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804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并存储白名单信息;接收并存储变电站反制无人机区域的范围划分信息;当检测到进入所述告警区的无人机时,判断该无人机是否已经登记在所述白名单信息中,若已经登记在所述白名单信息中则不生成告警信号;若该无人机未登记在所述白名单信息中,则判断其为误入无人机并生成告警信号;当检测到该无人机继续进入所述缓冲区时,则将所述告警信号发送至当地公安部门,以询问是否可以迫降或驱离该无人机;接收当地公安部门反馈回的应答信息且检测到该无人机继续进入反制区时,通过无人机诱骗系统向该无人机发送指令以驱离或迫降该无人机。机。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侦测反制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人机逐渐民用化、商业化,无人机失控以及触碰变电站内部设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当无人机触碰到变电站一次设备可能会导致相间短路或者接地故障、无人机距离变电站二次设备一定近距离且二次设备柜门打开时会受到无人机电磁信号干扰从而造成一次设备误动作,为保证变电站内部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更有效地驱离入侵变电站的无人机,有必要研究及时发现并防止无人机入侵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及系统。现阶段根据政策要求变电站只能安装无人机诱骗设备,所以只能针对无人机诱骗设备研发无人机侦测反制系统。
[0003]目前已有的一种应用于变电站无人机安全防御的无线电反制干扰系统所采用的反制方式为无线电干扰;无人机反制系统发射功率和使用频段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即发射功率应小于10mW。但是无线电信号干扰的使用会对周边区域内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产生干扰且发射功率远大于10mW,不适用于当前政策形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使用无人机诱骗设备对无人机进行迫降或驱离,对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不产生电磁干扰影响,从而帮助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更好地预防误入无人机对变电站的威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7]接收并存储白名单信息,所述白名单信息是可以在变电站内巡检的无人机的名单;
[0008]接收并存储变电站反制无人机区域的范围划分信息,所述变电站反制无人机区域包括从距离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区域远至近的告警区、缓冲区、反制区和保护区;
[0009]当检测到进入所述告警区的无人机时,判断该无人机是否已经登记在所述白名单信息中,若已经登记在所述白名单信息中则不生成告警信号;若该无人机未登记在所述白名单信息中,则判断其为误入无人机并生成告警信号,其中,所述告警信号包含该无人机的坐标位置信息;
[0010]当检测到该无人机继续进入所述缓冲区时,则将所述告警信号发送至当地公安部门,以询问是否可以迫降或驱离该无人机;
[0011]接收当地公安部门反馈回的应答信息且检测到该无人机继续进入反制区时,通过无人机诱骗系统向该无人机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驱离或迫降该无人机。
[0012]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进一步的,建立所述白名单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0013]将可以在变电站内巡检的无人机的信号特征进行分类采集,从中提取无人机的信号特征指纹;
[0014]存储这些信号特征指纹,并设置为所述白名单信息的无人机信号特征指纹。
[0015]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进一步的,所述变电站反制无人机区域的范围划分信息具体为:所述告警区处于距离变电站外50m到变电站的范围之内;所述缓冲区处于告警区与反制区之间;所述反制区处于从保护区到距离保护区10m范围之内;保护区是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区域。
[0016]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进一步的,当检测到进入所述告警区的无人机时,利用无线电频谱设备与光电探测设备持续对该无人机进行定位追踪,同时无线电频谱设备对该无人机进行识别提取无人机的信号特征指纹。
[0017]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进一步的,生成告警信号的过程中还包括标记该未登记在所述白名单信息中的无人机。
[0018]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进一步的,还包括:当该无人机驱离或迫降后,关闭无人机诱骗系统。
[00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系统,其包括:无人机侦测系统、无人机管理平台、无人机诱骗系统;
[0020]无人机侦测系统通信连接有无线电频谱设备和光电探测设备,所述无线电频谱设备用于区分识别无人机信号特征指纹以及无人机定位,所述光电探测设备通过与所述无线电频谱设备配合对无人机实时准确定位;
[0021]所述无人机管理平台分别与所述无人机侦测系统和无人机诱骗系统通信连接,用于实施如上所述的方法。
[002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0023]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002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5]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及系统,及时响应国家政策,使用无人机诱骗设备对无人机进行迫降或驱离,对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不产生电磁干扰影响,从而帮助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更好地预防误入无人机对变电站的威胁;
[0026]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无人机侦测系统是通过无线电频谱设备识别无人机特征指纹与白名单无人机所区分,无线电频谱设备和光电探测设备两种无源探测设备的融合定位,确保无人机能准确定位,且无人机诱骗系统的诱骗范围为全方位无防护盲区,对多个误入无人机单位也能轻松攻击,确保拦截成功率为100%;
[0027]3、本专利技术系统是通过全自动无人机管理平台控制,可以实时显示误入无人机的动态信息并及时进行处理应对,实现了无人机诱骗系统对误入无人机及时精准打击;
[0028]4、本专利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变电站反制无人机区域划分方法,分别为告警区、缓冲区、反制区、保护区。告警区处于距离变电站外50m到变电站的范围之内;缓冲区处于告警与反制区之间;反制区处于从保护区到距离保护区10m范围之内;保护区是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区域。其适用于变电站无人机预警和防治工作,在变电站对无人机的预防反制工作具有巨大价值;
[0029]5、该专利技术方法使得变电站通过无线网络跟当地公安部门密切联系,在公安部门的报备下使用无人机诱骗系统,且能及时对误入无人机进行反制,提高了变电站对民用无人机预警和防治工作的及时性以及有效性,为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并存储白名单信息,所述白名单信息是可以在变电站内巡检的无人机的名单;接收并存储变电站反制无人机区域的范围划分信息,所述变电站反制无人机区域包括从距离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区域远至近的告警区、缓冲区、反制区和保护区;当检测到进入所述告警区的无人机时,判断该无人机是否已经登记在所述白名单信息中,若已经登记在所述白名单信息中则不生成告警信号;若该无人机未登记在所述白名单信息中,则判断其为误入无人机并生成告警信号,其中,所述告警信号包含该无人机的坐标位置信息;当检测到该无人机继续进入所述缓冲区时,则将所述告警信号发送至当地公安部门,以询问是否可以迫降或驱离该无人机;接收当地公安部门反馈回的应答信息且检测到该无人机继续进入反制区时,通过无人机诱骗系统向该无人机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驱离或迫降该无人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白名单信息包括如下步骤:将可以在变电站内巡检的无人机的信号特征进行分类采集,从中提取无人机的信号特征指纹;存储这些信号特征指纹,并设置为所述白名单信息的无人机信号特征指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变电站的无人机侦测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反制无人机区域的范围划分信息具体为:所述告警区处于距离变电站外50m到变电站的范围之内;所述缓冲区处于告警区与反制区之间;所述反制区处于从保护区到距离保护区10m范围之内;保护区是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变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