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系统及芯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418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被控设备温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系统及芯片;获取工作状态下加热元件的使用时长、使用次数以及实时温度值;基于加热元件的使用时长、使用次数获得折旧等级和频次等级,基于折旧等级和频次等级获得当前加热元件对应的加热模式;基于加热模式获得对应等效温度值的加热预警等级,基于加热预警等级中的等效温度值的更新生成更新后温控加热区间;将实时温度值与更新后温控加热区间进行匹配,获得当前加热元件对应的加热温度的温度补偿策略,补偿策略可以是调整加热功率、加热时间或其他相关参数,以确保达到期望的加热效果。以确保达到期望的加热效果。以确保达到期望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系统及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被控设备温控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系统及芯片。

技术介绍

[0002]温度补偿系数和加热控制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许多需要温度控制的领域和设备,以确保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能够提供稳定的加热效果和温度范围;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设备和系统需要通过加热来实现温度控制,如炉温控制、液体加热、高温烘烤等,温度补偿系数可以确保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加热系统能够稳定地提供所需的温度范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许多家用电器,如电热水壶、电磁炉、咖啡机等,都需要进行加热控制,通过使用温度补偿系数和相应的控制方法,这些设备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保持稳定的加热效果,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温度范围。在医疗领域,一些设备需要进行加热控制以实现治疗、检测或实验需要,如恒温培养箱、温控制液体循环装置等。温度补偿系数可以确保这些设备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稳定地提供所需的温度条件,保证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汽车领域,温度补偿系数和加热控制方法常被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控制、座椅加热、空调控制等系统中。通过根据环境温度调整加热功率的输出,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范围,提高驾驶舒适度和性能稳定性。
[0003]一般来说制造商会预设一个温度补偿策略固化在芯片或控制系统中的数值,主要通过控制PWM脉冲频率和占空比来控制加热功率的输出,加热功率结合温度补偿系数控制加热温度,从而获取适宜的温度范围。
[0004]如申请公开号为CN11584817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快速加热充电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动车辆,该方案利用初始时刻的电池温度、SOC和电池的充电MAP来确定差异化的最优温度阈值的逻辑,以及加热充电退出阈值的计算方法,其包含了在线或离线加热充电温度寻优模型的建立、PTC特性等仿真关键参数的辨识获取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案可以有效改善低温下电池充电倍率低的问题,同时在加热过程中采用电流补偿策略,在电池具备充电能力后即可进入到加热充电阶段。
[0005]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考虑加热元件的使用时长和使用次数、加热元件的折旧等级和频次等级等相关参数,即加热元件自身的状况信息,然而,这些加热元件自身的状况信息直接影响了加热元件的加热状态,且容易导致温度加热失误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系统及芯片。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工作状态下加热元件的使用时长、使用次数以及实时温度值;基于加热元件的使用时长、使用次数获得折旧等级和频次等级,基于折旧等级和
频次等级获得当前加热元件对应的加热模式;基于加热模式获得对应等效温度值的加热预警等级,基于加热预警等级中的等效温度值的更新生成更新后温控加热区间;将实时温度值与更新后温控加热区间进行匹配,获得当前加热元件对应的加热温度的温度补偿策略。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折旧等级和频次等级获得当前加热元件对应的加热模式的具体逻辑为:将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长划分为若干频次等级和折旧等级,并对频次等级和折旧等级进行笛卡尔乘积组合;组合的数量共有个,其中为频次等级的数量,为折旧等级的数量;将每个频次等级和折旧等级的组合标记为,将组合分配至对应的电子元件的加热模式;其中,;;根据对应电子元件的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长所属的频次等级和折旧等级,将其分配至对应的电子元件的加热模式中。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控加热区间的生成逻辑为:基于加热模式获得所述加热元件对应的物理特征参数和在预设时长的历史使用时间内的连续温度波动;所述物理特征参数包括加热元件的厂家和/或型号;基于加热元件的厂家和/或型号匹配当前加热元件的加热预警等级,所述加热预警等级包括一级快速加热和二级精确加热;所述一级快速加热对应的等效温度值标记为一级等效温度值;所述二级精确加热对应的等效温度值标记为二级等效温度值;其中,一级等效温度值小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将一级等效温度值和二级等效温度值形成的区间标记为温控加热区间。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预设时长的历史使用时间内的连续温度波动的采样分析逻辑为:在历史使用时间内提取连续的次连续温度波动,其中,连续温度波动的温度范围在一级等效温度值和二级等效温度值之间,从个温度最高值中去除温度值最大的数值;从个温度最低值中去除温度值最小的数值;再对剩下的个温度最高值和温度最低值进行相加求平均值,分别获得平均温度最高值和平均温度最低值;将平均温度最高值标记为安全温度阈值最大值;将平均温度最低值标记为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其中,且。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控加热区间的更新逻辑为:基于预设时长的历史使用时间内的连续温度波动获得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和安全温度阈值最大值;若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小于或等于一级等效温度值,则一级等效温度值不更新;若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大于一级等效温度值,且小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则将一级等效温度值更新为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
若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大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则对被控设备的应用客户端发出预警维护指令;若安全温度阈值最大值小于或等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则将二级等效温度值更新为安全温度阈值最大值;若安全温度阈值最大值大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则对被控设备的应用客户端发出预警维护指令;将更新后一级等效温度值和二级等效温度值形成的区间标记为温控加热区间;并更新温控加热区间。
[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实时温度值与更新后温控加热区间进行匹配的分析逻辑为:将实时温度值与温控加热区间进行比较分析;若实时温度值小于一级等效温度值,则对加热元件生成一级快速加热;若实时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一级等效温度值,且小于等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则对加热元件生成二级精确加热;若实时温度值大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则对被控设备的应用客户端发出预警维护指令。
[00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补偿策略的获取逻辑为:所述温度补偿策略包括快速加热策略和精确调控策略;基于一级快速加热和对应的一级等效温度值生成快速加热策略,通过快速加热策略获得目标加热功率;基于二级精确加热,使用目标加热功率对加热元件继续加热和对对应的二级等效温度值生成精确调控策略,通过精确调控策略对加热元件的进行温度补偿,以保持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为二级等效温度值。
[00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快速加热的具体加热逻辑为:基于一级快速加热,提取当前加热元件的电池电压和工作电流;基于所述电池电压和所述工作电流确定所述加热元件的工作功率。
[0015]将加热元件的工作功率与预设的一级加热功率进行对比,若加热元件的工作功率大于等于预设的一级加热功率,则减少预设占空比,得到调节后的占空比;若加热元件的工作功率小于预设的一级加热功率,则增加预设占空比,得到调节后的占空比;当检测到加热元件温度到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时,将当前温度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工作状态下加热元件的使用时长、使用次数以及实时温度值;基于加热元件的使用时长、使用次数获得折旧等级和频次等级,基于折旧等级和频次等级获得当前加热元件对应的加热模式;基于加热模式获得对应等效温度值的加热预警等级,基于加热预警等级中的等效温度值的更新生成更新后温控加热区间;将实时温度值与更新后温控加热区间进行匹配,获得当前加热元件对应的加热温度的温度补偿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折旧等级和频次等级获得当前加热元件对应的加热模式的具体逻辑为:将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长划分为若干频次等级和折旧等级,并对频次等级和折旧等级进行笛卡尔乘积组合;组合的数量共有个,其中为频次等级的数量,为折旧等级的数量;将每个频次等级和折旧等级的组合标记为,将组合分配至对应的电子元件的加热模式;其中,;;根据对应电子元件的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长所属的频次等级和折旧等级,将其分配至对应的电子元件的加热模式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加热区间的生成逻辑为:基于加热模式获得所述加热元件对应的物理特征参数和在预设时长的历史使用时间内的连续温度波动;所述物理特征参数包括加热元件的厂家和/或型号;基于加热元件的厂家和/或型号匹配当前加热元件的加热预警等级,所述加热预警等级包括一级快速加热和二级精确加热;所述一级快速加热对应的等效温度值标记为一级等效温度值;所述二级精确加热对应的等效温度值标记为二级等效温度值;一级等效温度值小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将一级等效温度值和二级等效温度值形成的区间标记为温控加热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时长的历史使用时间内的连续温度波动的采样分析逻辑为:在历史使用时间内提取连续的次连续温度波动,其中,连续温度波动的温度范围在一级等效温度值和二级等效温度值之间,从个温度最高值中去除温度值最大的数值;从个温度最低值中去除温度值最小的数值;再对剩下的个温度最高值和温度最低值进行相加求平均值,分别获得平均温度最高值和平均温度最低值;将平均温度最高值标记为安全温度阈值最大值;将平均温度最低值标记为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其中,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加热区间的更新逻辑为:基于预设时长的历史使用时间内的连续温度波动获得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和安全温度阈值最大值;
若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小于或等于一级等效温度值,则一级等效温度值不更新;若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大于一级等效温度值,且小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则将一级等效温度值更新为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若安全温度阈值最小值大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则对被控设备的应用客户端发出预警维护指令;若安全温度阈值最大值小于或等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则将二级等效温度值更新为安全温度阈值最大值;若安全温度阈值最大值大于二级等效温度值,则对被控设备的应用客户端发出预警维护指令;将更新后一级等效温度值和二级等效温度值形成的区间标记为温控加热区间;并更新温控加热区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温度补偿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实时温度值与更新后温控加热区间进行匹配的分析逻辑为:将实时温度值与温控加热区间进行比较分析;若实时温度值小于一级等效温度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婕马莹晨邢万荣李浪标王风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四方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