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96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一组初定位结构,用于对层叠放置的多组圆锯片进行初步对中定位;步骤二:设置一组次定位结构,用于对初步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进行二次对中定位;步骤三:通过转移结构将初定位结构处的圆锯片转移至次定位结构处;步骤四:设置一组检测结构,用于对二次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进行平面度检测;步骤五:通过移载结构将二次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移载至检测结构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中,整个圆锯片的转移过程不需要人工进行,而且均为弹性接触,不会对圆锯片的表面产生损伤,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而且也保证了圆锯片表面的完整性。证了圆锯片表面的完整性。证了圆锯片表面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锯片平面度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修枝机适用于茶叶修剪、公园、庭园、路旁树篱等园林绿化方面专业修剪,其中圆形锯片的使用较为广泛。高速钢圆锯片是一种含多量碳、钨、钼、铬等元素组成的锯片,热处理后具有高热硬性,如图1所示,为圆锯片的结构示意图,圆锯片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安装孔,方便圆锯片的安装,圆锯片的边缘设置有多组修剪齿,圆锯片高速转动下带动边缘的修剪齿完成修剪工作。
[0003]圆锯片加工成型之后,不能直接投入生产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平面度检测,否则在后续使用时,如果圆锯片表面不平整,在高速转动的条件下会发生剧烈振动,不仅影响修剪工作,还会产生安全隐患。
[0004]现有的圆锯片平面度检测设备中,需要操作工进行圆锯片的转运,人工转运之后的圆锯片无法保证对中精度,因此会影响后续的检测结果,而且现有的检测设备在检测时容易擦伤圆锯片的表面,对圆锯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圆锯片平面度检测结果准确率低以及容易擦伤圆锯片表面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一组初定位结构,用于对层叠放置的多组圆锯片进行初步对中定位;步骤二:设置一组转移结构,用于转移初定位结构处的圆锯片;步骤三:设置一组次定位结构,用于承接步骤二转移的初步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并且对该圆锯片进行二次对中定位;步骤四:设置一组移载结构,用于移载次定位结构处的圆锯片;步骤五:设置一组检测结构,用于承接移载结构移载至此的二次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并对该圆锯片进行平面度检测;步骤六:设置一组放料结构,用于收集检测后的圆锯片。
[0007]优化地,步骤一中,所述初定位结构包括初定位底板、同步相对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初定位底板顶部的初定位板以及间隔固定在所述初定位板顶部的多组初定位柱,多组初定位柱向内移动以完成圆锯片的初步对中定位,所述初定位板呈“V”字形。
[0008]优化地,步骤二中,所述转移结构包括转移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转移架顶部的转移板、固定在所述转移架顶部用于带动转移板移动的转移机构以及固定在所述转移板一侧的吸取机构,所述吸取机构用于吸取初定位柱内侧的圆锯片,并将其放置在次定位结构
上。
[0009]优化地,步骤三中,所述次定位结构包括呈“十”字交叉分布的四组载板、开设在所述载板内侧的载槽以及设置在所述载槽外侧的弧形部,其中一组载板固定不动,另外三组载板同步向内运动至四组弧形部围成与圆锯片相配合的锯片放置槽,所述转移结构将初步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放置在锯片放置槽内进行二次对中定位。
[0010]优化地,步骤四中,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检测底架、设置在所述检测底架底部的下压合机构、固定在所述检测底架顶部的上压合机构以及固定在所述上压合机构一侧的检测机构,所述下压合机构用于承载移载结构移载的二次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并带动圆锯片上升与上压合机构共同带动圆锯片转动。
[0011]优化地,所述初定位结构还包括滑动安装在初定位底板上的初调节板、固定在所述初定位底板顶部的转接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转接板顶部的枢接板以及一端与枢接板相枢接且另一端与初调节板相枢接的调节杆,所述初定位板固定在初调节板上。
[0012]优化地,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固定在转移板一侧的吸取支撑板、可弹性升降地设置在吸取支撑板下方的第一升降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板底部的第二升降板、弹性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板底部的转移固定板以及圆周固定在所述转移固定板底部的转移吸柱。
[0013]优化地,所述吸取机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二升降板顶部的下导套、固定在所述转移固定板顶部且贯穿第二升降板和下导套的下导柱、固定在所述下导柱顶部的缓冲板、贯穿所述缓冲板的转移套孔、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板顶部且与转移套孔相配合的转移套筒、开设在所述转移套筒顶部的套装面以及套设在所述下导柱的下弹簧;当所述第一升降板上升时,所述转移套筒上升插在转移套孔内,而带动缓冲板和转移固定板同步上升;当所述第一升降板下降时,所述第二升降板压缩下弹簧,且转移套筒离开转移套孔。
[0014]优化地,所述下压合机构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检测底架内的下压合输送板、转动安装在所述下压合输送板顶部的下压合旋转柱、间隔固定在所述下压合旋转柱顶部的下压合垫块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压合垫块外侧的侧垫块,所述下压合垫块和侧垫块用于承载待检测的圆锯片。
[0015]优化地,所述上压合机构包括固定在检测底架顶部的上压合架、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压合架底部的上压合旋转柱、一体连接在所述上压合旋转柱底部的压头以及倾斜设置在所述压头底部的斜压面,所述下压合机构带动圆锯片上升抵至压头的斜压面上,并带动圆锯片与压头同步转动。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初定位结构完成圆锯片的初步对中定位,再由转移结构将其转移至次定位结构进行二次对中定位,确保圆锯片在检测时的位置精度,最后由检测结构中的位移传感器进行平面度检测,整个圆锯片的转移过程不需要人工进行,而且均为弹性接触,不会对圆锯片的表面产生损伤,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而且也保证了圆锯片表面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待检测圆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初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初定位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移结构的右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移结构中吸取机构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次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次定位结构中次定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次定位结构中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次定位结构中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次定位结构中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次定位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移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结构中下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图15中B处的放大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结构中上压合机构的剖视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放料结构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初定位结构;11、初定位底板;12、初调节板;13、传送带避让槽;14、转接板;15、枢接板;16、调节杆;17、初定位板;18、初定位柱;2、转移结构;21、转移架;22、转移板;23、转移机构;231、转移滑轨;232、转移滑块;233、伺服电机;234、转移齿条;235、转移齿轮;236、转移立柱;24、吸取机构;2401、吸取支撑板;2402、上导套;2403、上导柱;2404、同步板;2405、上弹簧;2406、升降气缸;2407、第一升降板;2408、第二升降板;2409、连接柱;2410、转移套筒;2411、套装面;2412、缓冲板、2413、转移套孔;2414、下导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一组初定位结构(1),用于对层叠放置的多组圆锯片进行初步对中定位;步骤二:设置一组转移结构(2),用于转移初定位结构(1)处的圆锯片;步骤三:设置一组次定位结构(3),用于承接步骤二转移的初步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并且对该圆锯片进行二次对中定位;步骤四:设置一组移载结构(4),用于移载次定位结构(3)处的圆锯片;步骤五:设置一组检测结构(5),用于承接移载结构(4)移载至此的二次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并对该圆锯片进行平面度检测;步骤六:设置一组放料结构(6),用于收集检测后的圆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初定位结构(1)包括初定位底板(11)、同步相对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初定位底板(11)顶部的初定位板(17)以及间隔固定在所述初定位板(17)顶部的多组初定位柱(18),多组初定位柱(18)向内移动以完成圆锯片的初步对中定位,所述初定位板(17)呈“V”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转移结构(2)包括转移架(2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转移架(21)顶部的转移板(22)、固定在所述转移架(21)顶部用于带动转移板(22)移动的转移机构(23)以及固定在所述转移板(22)一侧的吸取机构(24),所述吸取机构(24)用于吸取初定位柱(18)内侧的圆锯片,并将其放置在次定位结构(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次定位结构(3)包括呈“十”字交叉分布的四组载板(319)、开设在所述载板(319)内侧的载槽(320)以及设置在所述载槽(320)外侧的弧形部(321),其中一组载板(319)固定不动,另外三组载板(319)同步向内运动至四组弧形部(321)围成与圆锯片相配合的锯片放置槽,所述转移结构(2)将初步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放置在锯片放置槽内进行二次对中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检测结构(5)包括检测底架(51)、设置在所述检测底架(51)底部的下压合机构(52)、固定在所述检测底架(51)顶部的上压合机构(53)以及固定在所述上压合机构(53)一侧的检测机构(54),所述下压合机构(52)用于承载移载结构(4)移载的二次对中定位后的圆锯片,并带动圆锯片上升与上压合机构(53)共同带动圆锯片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锯片多级平面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定位结构(1)还包括滑动安装在初定位底板(11)上的初调节板(12)、固定在所述初定位底板(11)顶部的转接板(14)、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华潘云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振宇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