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663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一组取料组件,用于夹取圆锯片;步骤二:设置一组检测组件,用于承接步骤一中夹取的圆锯片,并且对圆锯片进行探伤检测;步骤三:设置一组清洗组件,用于清洗步骤二中探伤检测之后的圆锯片;步骤四:设置一组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步骤三中清洗之后的圆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取料机构,将圆锯片夹取并放置在检测组件上,先由初喷淋箱进行锯片表面油污的清洗,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检测完成之后由清洗组件进行二次清洗,最后由收集组件将圆锯片套装在套柱上,整个圆锯片的转移过程不需要人工进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而且不会对圆锯片的表面产生损伤,节约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锯片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修枝机适用于茶叶修剪、公园、庭园、路旁树篱等园林绿化方面专业修剪,其中圆形锯片的使用较为广泛。高速钢圆锯片是一种含多量碳、钨、钼、铬等元素组成的锯片,热处理后具有高热硬性,如图1所示,为圆锯片的结构示意图,圆锯片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安装孔,方便圆锯片的安装,圆锯片的边缘设置有多组修剪齿,圆锯片高速转动下带动边缘的修剪齿完成修剪工作。
[0003]圆锯片在加工成型之后,不能直接投入使用,需要对其进行探伤检测,以此来确定圆锯片表面是否有裂痕或者缺陷,避免在后续使用时发生安全事故。
[0004]现有的圆锯片探伤检测中,需要由操作工将圆锯片搬运至探伤检测设备内部进行探伤检测,检测完成之后再由操作工将其移走,检测效率低,而且在转移过程中,还可能碰撞圆锯片的表面,提高了废品率,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圆锯片探伤检测存在的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设置一组取料组件,用于夹取圆锯片;
[0008]步骤二:设置一组检测组件,用于承接步骤一中夹取的圆锯片,并且对圆锯片进行探伤检测;
[0009]步骤三:设置一组清洗组件,用于清洗步骤二中探伤检测之后的圆锯片;
[0010]步骤四:设置一组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步骤三中清洗之后的圆锯片。
[0011]优化地,步骤一中,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取料底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取料底板顶部的料盘、圆周固定在所述料盘顶部的料柱、圆周开设在所述料盘外周面的定位槽、可升降地贯穿所述定位槽的托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料盘一侧的夹取机构,所述夹取机构用于夹取套设在料柱上的圆锯片,所述托板用于将料柱上的圆锯片托起。
[0012]优化地,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固定在取料底板顶部的立柱、固定在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顶板一侧的移动板、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上的取料气缸、与所述取料气缸相连的取料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取料板底部的吸盘。
[0013]优化地,步骤二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检测侧板、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侧板之间的检测辊、固定在所述检测辊上方的初喷淋箱、设置在所述初喷淋箱一侧的检测架以及固定在所述检测架顶部的喷头和紫外灯,所述吸盘夹取圆锯片并将其放置在检测辊上。
[0014]优化地,步骤三中,所述清洗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清洗侧板、转动安装在所述清洗侧板之间的清洗辊、设置在所述清洗辊上方的次喷淋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次喷淋箱一侧的烘干箱,所述清洗辊用于承接检测辊输送的圆锯片。
[0015]优化地,步骤四中,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底板、转动安装在所述收集底板顶部的旋转柱、固定在所述旋转柱顶部的角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柱两侧的转板、固定在所述转板顶部的套柱以及固定在所述角板上的吸取机构,所述吸取机构用于吸取清洗辊上的圆锯片,并将其套装在套柱上。
[0016]优化地,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可弹性升降地设置在角板下方的第一升降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板底部的第二升降板、弹性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板底部的转移固定板以及圆周固定在所述转移固定板底部的转移吸柱。
[0017]优化地,所述吸取机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二升降板顶部的下导套、固定在所述转移固定板顶部且贯穿第二升降板和下导套的下导柱、固定在所述下导柱顶部的缓冲板、贯穿所述缓冲板的转移套孔、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板顶部且与转移套孔相配合的转移套筒、开设在所述转移套筒顶部的套装面以及套设在所述下导柱的下弹簧;
[0018]当所述第一升降板上升时,所述转移套筒上升插在转移套孔内,而带动缓冲板和转移固定板同步上升;
[0019]当所述第一升降板下降时,所述第二升降板压缩下弹簧,且转移套筒离开转移套孔。
[0020]优化地,所述托板的宽度等于定位槽的宽度。
[002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取料机构,将圆锯片夹取并放置在检测组件上,先由初喷淋箱进行锯片表面油污的清洗,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检测完成之后由清洗组件进行二次清洗,最后由收集组件将圆锯片套装在套柱上,整个圆锯片的转移过程不需要人工进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而且不会对圆锯片的表面产生损伤,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待检测圆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取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取料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取料组件的主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组件的主视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清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专利技术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本专利技术收集组件的右视图;
[0033]图11为本专利技术吸取机构的剖视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取料组件;101、取料底板;102、料盘;103、料柱;104、通槽;105、定位槽;106、立
板;107、升降滑台;108、抬升板;109、托板;110、立柱;111、顶板;112、直线滑台;113、移动板;114、取料气缸;115、取料板;116、吸盘;
[0036]2、检测组件;201、检测侧板;202、检测搭板;203、检测辊;204、检测齿轮;205、检测齿带;206、初清洗箱;207、检测主管;208、检测副管;209、初喷淋箱;210、检测架;211、喷头;212、紫外灯;
[0037]3、清洗组件;301、清洗侧板;302、清洗搭板;303、清洗辊;304、清洗齿轮;305、清洗齿带;306、输送带;307、次清洗箱;308、次喷淋箱;309、清洗管;310、烘干机;311、烘干箱;312、烘干管;
[0038]4、收集组件;41、收集底板;42、旋转气缸;43、旋转柱;44、角板;45、旋转电机;46、转板;47、套柱;48、吸取机构;4801、上导套;4802、上导柱;4803、同步板;4804、上弹簧;4805、升降气缸;4806、第一升降板;4807、第二升降板;4808、连接柱;4809、转移套筒;4810、套装面;4811、缓冲板、4812、转移套孔;4813、下导柱;4814、下导套;4815、下弹簧;4816、转移固定板;4817、转移吸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40]本专利技术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用于对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一组取料组件(1),用于夹取圆锯片;步骤二:设置一组检测组件(2),用于承接步骤一中夹取的圆锯片,并且对圆锯片进行探伤检测;步骤三:设置一组清洗组件(3),用于清洗步骤二中探伤检测之后的圆锯片;步骤四:设置一组收集组件(4),用于收集步骤三中清洗之后的圆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取料组件(1)包括取料底板(101)、转动安装在所述取料底板(101)顶部的料盘(102)、圆周固定在所述料盘(102)顶部的料柱(103)、圆周开设在所述料盘(102)外周面的定位槽(105)、可升降地贯穿所述定位槽(105)的托板(109)以及设置在所述料盘(102)一侧的夹取机构,所述夹取机构用于夹取套设在料柱(103)上的圆锯片,所述托板(109)用于托起料柱(103)上的圆锯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固定在取料底板(101)顶部的立柱(110)、固定在所述立柱(110)顶部的顶板(11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顶板(111)一侧的移动板(113)、固定在所述移动板(113)上的取料气缸(114)、与所述取料气缸(114)相连的取料板(115)以及固定在所述取料板(115)底部的吸盘(1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间隔设置的检测侧板(201)、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侧板(201)之间的检测辊(203)、固定在所述检测辊(203)上方的初喷淋箱(209)、设置在所述初喷淋箱(209)一侧的检测架(210)以及固定在所述检测架(210)顶部的喷头(211)和紫外灯(212),所述吸盘(116)夹取圆锯片并将其放置在检测辊(20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锯片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清洗组件(3)包括间隔设置的清洗侧板(301)、转动安装在所述清洗侧板(301)之间的清洗辊(303)、设置在所述清洗辊(303)上方的次喷淋箱(308)以及设置在所述次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华潘云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振宇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