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输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901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输入机构,涉及割台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输入壳、输入杆、动力转杆、转接杆、第一分杆、第二分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输入壳包括动力输入部分和动力输出部分,所述动力输出部分设置在动力输入部分的顶部且朝侧方向延伸,所述动力转杆、转接杆、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处于动力输入部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输入杆处于动力输出部中,所述动力转杆和转接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分别与转接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分杆和第一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和第一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输入杆和第二传动杆传动连接,本方案能够保证割台设备动力的稳定传输。设备动力的稳定传输。设备动力的稳定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输入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割台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动力输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农作物的收割过程中需要通过割台对其进行收割作业,例如玉米或者稻穗的收割设备中,会在收割机的前端设置一个割台,在割台上设置多组拨禾链来将农作物的果实部分送入设备中,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4402800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果穗收割割台及玉米收获机,该专利中在单个变速箱需要驱动单个拨禾链组,在整个设备中需要同时设置多个变速箱驱动多个拨禾链组进行收割作业,但是当相邻一个变速箱损坏后会导致其上的拨禾链组停止运行,此时与损坏变速箱相邻的拨禾链组会受到停止运行拨禾链组阻挡,从而造成拨禾链组的相互磨损,同时会增加变速箱的载荷压力,致使正常运行的变速箱损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动力输入机构保证设备的动力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输入机构,包括输入壳、输入杆、动力转杆、转接杆、第一分杆、第二分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输入壳包括动力输入部分和动力输出部分,所述动力输出部分设置在动力输入部分的顶部且朝侧方向延伸,所述动力转杆、转接杆、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处于动力输入部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输入杆处于动力输出部中,所述动力转杆和转接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分别与转接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分杆和第一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和第一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输入杆和第二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输入杆和动力转杆的传动比为1~0.5。
[0004]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转杆上设置伞齿轮,所述转接杆上设置伞齿轮,动力转杆上的伞齿轮和转接杆上的伞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接杆上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分杆上设置第三齿轮,所述第一传动杆上设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杆上设置第六齿轮,所述输入杆上设置第七齿轮,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七齿轮与第六齿轮相互啮合。
[0005]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入机构中还包括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齿轮转动设置在输入壳内,所述同步齿轮设置在第二分杆和转接杆之间,所述第一齿轮与同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分杆上的第二齿轮与同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接杆与第一分杆的传动比例等于转接杆与第二分杆的传动比例。
[0006]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壳为中空结构,所述输入杆、动力转杆、转接杆、第一分杆、第二分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连接端均处于输入壳的内部,所述输入壳内注入润滑油,所述输入壳的顶部设置第一注油口,所述第一注油口连通至输入壳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杆和动力转杆的传动比为0.5、0.6、0.7、0.8、0.9或者1。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壳内壁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轴承,所述动力转杆的两侧设置在轴承上。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10]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输入壳、输入杆、动力转杆、转接杆、第一分杆、第二分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相互传动,从而将输入的动力进行转向后稳定的输出,提高了割台设备动力的稳定输入。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动力输入机构的剖视图一;
[0012]图2为动力输入机构的剖视图二;
[0013]图3为动力输入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输入杆11,输入壳12,动力转杆13,转接杆14,第一分杆15,第二分杆16,第一传动杆17,第二传动杆18,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第四齿轮44,第五齿轮45,第六齿轮46,第七齿轮47,同步齿轮48。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结合附图1

3所示,动力输入机构包括输入壳12、输入杆11、动力转杆13、转接杆14、第一分杆15、第二分杆16、第一传动杆17和第二传动杆18,所述输入壳12包括动力输入部分和动力输出部分,所述动力输出部分设置在动力输入部分的顶部且朝侧方向延伸,所述动力转杆13、转接杆14、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处于动力输入部分中,所述第一传动杆17、第二传动杆18和输入杆11处于动力输出部分中,动力输入部分用于将动力源输入的动力进行转向调速后输入至动力输出部分中,通过动力输出部分将动力传递至联动机构3中,所述动力转杆13和转接杆1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分别与转接杆1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分杆16和第一传动杆1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18和第一传动杆17传动连接,所述输入杆11和第二传动杆18传动连接;
[0016]所述输入杆11、动力转杆13、转接杆14、第一分杆15、第二分杆16、第一传动杆17和第二传动杆18之间相互传动连接,在设置过程中可以根据其工作环境驱动力矩设置不同的传动结构,例如通过齿轮结构配合进行相互传动连接,通过皮带结构配合进行相互传动连接,通过链条结构配合进行相互的传动连接。
[0017]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的动力传递方式一:所述动力转杆13上设置伞齿轮,所述转接杆14上设置伞齿轮,动力转杆13上的伞齿轮和转接杆14上的伞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接杆14上设置第一齿轮41,所述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齿轮42,所述第二分杆16上设置第三齿轮43,所述第一传动杆17上设置第四齿轮44和第五齿轮45,所述第二传动杆18上设置第六齿轮46,所述输入杆11上设置第七齿轮47,两个第二齿轮42分别与第一齿轮41啮合,所述第三齿轮43与第四齿轮44相互啮合,所述第五齿轮45与第六齿轮46相互啮合,所述第六齿轮46与第七齿轮47相互啮合;
[0018]运行时,将动力源连接至动力转杆13上,通过动力转杆13带动转接杆14旋转,通过转接杆14带动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同时进行旋转,此时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相同,在设置过程中可以将运行设备分别连接至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
16上,通过同向同速设置的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同时带动两个运行设备的使用,通过第二分杆16带动第一传动杆17旋转,通过第一传动杆17带动第二传动杆18旋转,通过第二传动杆18带动输入杆11旋转,再通过输入杆11将输入的动力传递至联动机构3中。
[0019]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的动力传递方式二:所述动力输入机构中还包括同步齿轮48,动力转杆13上设置伞齿轮,所述转接杆14上设置伞齿轮,动力转杆13上的伞齿轮和转接杆14上的伞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接杆14上设置第一齿轮41,所述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齿轮42,所述第二分杆16上设置第三齿轮43,所述第一传动杆17上设置第四齿轮44和第五齿轮45,所述第二传动杆18上设置第六齿轮46,所述输入杆11上设置第七齿轮47,所述同步齿轮48设置在第二分杆16和转接杆14之间,第一分杆15上的第二齿轮42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输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壳(12)、输入杆(11)、动力转杆(13)、转接杆(14)、第一分杆(15)、第二分杆(16)、第一传动杆(17)和第二传动杆(18),所述输入壳(12)包括动力输入部分和动力输出部分,所述动力输出部分设置在动力输入部分的顶部且朝侧方向延伸,所述动力转杆(13)、转接杆(14)、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处于动力输入部中,所述第一传动杆(17)、第二传动杆(18)和输入杆(11)处于动力输出部中,所述动力转杆(13)和转接杆(1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分别与转接杆(1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分杆(16)和第一传动杆(1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18)和第一传动杆(17)传动连接,所述输入杆(11)和第二传动杆(18)传动连接,所述输入杆(11)和动力转杆(13)的传动比为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输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杆(13)上设置伞齿轮,所述转接杆(14)上设置伞齿轮,动力转杆(13)上的伞齿轮和转接杆(14)上的伞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接杆(14)上设置第一齿轮(41),所述第一分杆(15)和第二分杆(16)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齿轮(42),所述第二分杆(16)上设置第三齿轮(43),所述第一传动杆(17)上设置第四齿轮(44)和第五齿轮(45),所述第二传动杆(18)上设置第六齿轮(46),所述输入杆(11)上设置第七齿轮(47),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衡李侠杨香林李元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