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216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装置,涉及模具斜顶脱模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开设有上成型腔,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与上成型腔相适配的下成型腔,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置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推力杆和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开设在下模具的表面且与推力杆相适配,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活动腔相连通,本设备设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保证活动柱和顶杆在脱模过程中不会与下模具脱离或发生偏移导致卡死,增强了实用性,有利于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设置有复位机构,方便活动柱和顶杆快速回位,方便顶板复位与下成型腔内壁的底部形成有效贴合,提升脱模的效果。脱模的效果。脱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斜顶脱模
,具体是涉及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射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0003]在利用模具进行工业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配合模具顶出结构将成型后的工件顶出,对于一些结构较为特殊的工件,经常使用斜顶脱模机构来完成脱模。现有的斜顶脱模结构在脱模工作完成后,顶杆容易卡在滑槽内,造成模具损坏,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且现有的斜顶脱模结构很容易与下模具脱离或发生偏移,导致脱模不成功,甚至造成模具损坏,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斜顶脱模结构很容易与下模具脱离或发生偏移,导致脱模不成功,甚至造成模具损坏,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端开设有通槽,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开设有上成型腔,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与上成型腔相适配的下成型腔,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置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推力杆和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开设在下模具的表面且与推力杆相适配,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活动腔相连通,所述安装腔与活动腔连通处的上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下端与内部开设有导向槽的推杆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左端与推力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右侧呈向下倾斜状,所述第一限位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复位组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设置在活动柱的表面,所述活动柱的倾斜端表面与顶杆的下端滑动连接,所述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二限位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复位组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顶杆的表面。
[0007]优选的,所述推力杆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推力杆的上端通过螺纹孔与限位杆螺纹连接,所述通槽的尺寸与推力杆和限位杆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共同组成注塑腔,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安装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贯穿上模具的顶端并与上成型腔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一对第一限位板,左侧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
于活动柱的表面且与第一限位腔的内壁滑动连接,右侧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腔的内壁且与活动柱的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套设在活动柱外侧的第一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一对第二限位板,下侧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于顶杆的表面且与第二限位腔的内壁滑动连接,上侧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于第二限位腔的内壁且与顶杆的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套设在顶杆外侧的第二弹簧。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提出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保证活动柱和顶杆在脱模过程中不会与下模具脱离或发生偏移,增强了实用性,有利于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0013]在本技术中设置有复位机构,方便活动柱和顶杆快速回位,同时顶板复位与下成型腔内壁的底部形成有效贴合,提升脱模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为:
[0020]1、下模具;101、活动腔;102、下成型腔;103、安装腔;2、上模具;201、通槽;202、上成型腔;3、注塑口;4、推力杆;401、限位杆;5、推杆;6、固定件;7、活动柱;701、第一弹簧;702、第一限位板;8、顶杆;801、第二弹簧;802、第二限位板;803、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2]参照图1

5所示,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装置,包括上模具2和下模具1,上模具2的顶端开设有通槽201,上模具2的底部开设有上成型腔202,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与上成型腔202相适配的下成型腔102,上成型腔202和下成型腔102共同组成注塑腔,模具的样式有上成型腔202和下成型腔102共同决定,上模具2的顶部安装有注塑口3,注塑口3贯穿上模具2的顶端并与上成型腔202相连通,通过注塑口3进行对模具的浇筑,上模具2与下模具1之间设置有脱模机构,脱模机构不但需要对浇筑好的模具进行快速脱模,而且还需要保证脱下的模具完好。
[0023]参照图2

5所示,脱模机构包括推力杆4和活动腔101,活动腔101开设在下模具1的表面且与推力杆4相适配,推力杆4可以在活动腔101上下移动,下模具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03,安装腔103与活动腔101相连通,安装腔103与活动腔101连通处的上端设置有固定件6,固定件6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轴,固定件6的下端与内部开设有导向槽的推杆5滑动连接,固
定轴插设在推杆5内部开设的导向槽中,推杆5的左端与推力杆4的下端转动连接,当推力杆4向上移动,与其转动连接的推杆5同步向上移动,通过导向槽的引导,使推杆5向固定件6的方向移动,安装腔10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安装腔10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7,活动柱7沿安装腔103的内部移动,活动柱7的右侧呈向下倾斜状,第一限位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复位组件,第一复位组件包括一对第一限位板702,保证活动柱7在脱模过程中不会与下模具1脱离或发生偏移,左侧第一限位板702固定连接于活动柱7的表面且与第一限位腔的内部滑动连接,右侧第一限位板702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腔的内壁且与活动柱7的表面滑动连接,两个第一限位板702之间固定安装有套设在活动柱7外侧的第一弹簧701,当推力杆4带着推杆5挤压活动柱7,活动柱7开始向右移动,左侧第一限位板702同活动柱7一起移动,对第一弹簧701进行挤压,脱模完成后,第一弹簧701使活动柱7和第一限位板702复位,保证其与下模具1不会脱离或卡死,增强了实用性,有利于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活动柱7的倾斜端表面与顶杆8的下端滑动连接,顶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803,第二限位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包括一对第二限位板802,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2)和下模具(1),所述上模具(2)的顶端开设有通槽(201),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开设有上成型腔(202),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与上成型腔(202)相适配的下成型腔(102),所述上模具(2)与下模具(1)之间设置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推力杆(4)和活动腔(101),所述活动腔(101)开设在下模具(1)的表面且与推力杆(4)相适配,所述下模具(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03),所述安装腔(103)与活动腔(101)相连通,所述安装腔(103)与活动腔(101)连通处的上端设置有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的下端与内部开设有导向槽的推杆(5)滑动连接,所述推杆(5)的左端与推力杆(4)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腔(10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所述安装腔(10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7),所述活动柱(7)的右侧呈向下倾斜状,所述第一限位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复位组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设置在活动柱(7)的表面,所述活动柱(7)的倾斜端表面与顶杆(8)的下端滑动连接,所述顶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803),所述第二限位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复位组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顶杆(8)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飞奔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