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68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包括纵梁主体MIG焊接工位、前地板连接内板点焊工位、前地板连接内板FDS点定工位、前地板连接内板FDS补焊工位、前地板连接外板FDS工位、总成点焊工位、总成点焊补焊工位和产品测量检查工位,该生产线为直线布局,所有人工上线工位、机器人上线工位和总成产品下线工位均位于布局同一侧,生产线内半成品周转采用AGV小车和机器人搬运转运方式;该生产线设置了视觉实时涂胶质量检测和生产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该生产线可混线生产左右前纵梁两种产品生产,还可以实现线外其他车型或产品夹具快速切换和生产线换型生产,进一步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且降低了产线成本。且降低了产线成本。且降低了产线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生产
,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前纵梁是汽车下部车体发动机舱的重要组成部件,承载了发动机、蓄电池等车辆较重的零部件车辆正向碰撞时,左右前纵梁又是纵向力的主要承受体,约70%的纵向力会由前纵梁承担。因此车辆结构设计中要求前纵梁的结构既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承载车身和重要零部件的重量,保证车身框架的稳定性,还要具备良好的吸能能力,确保车身受到正向撞击时,纵梁前段能够出现吸能变形,后端结构稳定以确保驾驶舱变形尽量小,进而保护车内人员。
[0003]随着轻量化车身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碳钢前纵梁逐渐被钢铝混合结构取代。钢铝混合前纵梁一般包括纵梁主体、前地板连接外板、前地板连接内板和若干机舱连接小件等,其中纵梁主体为铝合金型材,其他零件为碳钢材质,连接工艺包含了钢点焊、铝合金弧焊、胶接、FDS(热熔自攻螺接)、螺柱焊和铆接等。传统的碳钢前纵梁以电阻点焊为主,连接工艺单一,生产一般采用机器人工作站,钢铝混合前纵梁的生产如果沿用这个模式则会产生诸多问题,首先作业人员过多,钢铝混合前纵梁的连接工艺种类繁多,每种工艺都要在单独的工作站中完成,工作站工件取放需要专门人员处理,因此作业人员数量增加不少;其次生产物流复杂,钢铝混合前纵梁生产需要多道工序,如果采用工作站模式生产,会产生大量半成品库存,物流周转也会占用大量人力和资源,生产组织也很容易发生混乱;再次,产品质量控制困难,离散式的工作站无法有效收集工艺参数信息,容易出现质量缺陷,且数据追溯困难,工序间增加半成品人工质量检查又会大大增加成本;最后,设备投入和占地面积较大,总体上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程度都较差。
[0004]通过检索,发现如下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其具体内容:
[0005]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355577A,公开了一种汽车左前纵梁柔性自动生产线,包括PLC控制装置、一区生产线、二区生产线、三区生产线;一区生产线、二区生产线和三区生产线分别设有多个上件工位、多个焊接工位、多个搬运工位、下件工位;上件工位设有人工上件台,人工上件台设有带有上件检测感应器的夹具切换装置和用于放置有若干种型号夹具的夹具储存装置;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器人、用于放置有若干种型号抓手的抓手储存架及固定焊枪;搬运工位设有搬运机器人;一区生产线还包括设有涂胶机的涂胶工位、设有传送带的输送工位;三区生产线还包括设有弧焊机的弧焊工作台及移动滑台;可见,该专利技术描述的汽车前纵梁的左右件是由单独的生产线生产,以致车间占地面积大且设备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可混线生产左右前纵梁,兼容不同车型同类工件的生产,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包括
[0009]纵梁主体MIG焊接工位,其与前地板连接内板FDS点定工位通过AGV小车(10)转运纵梁主体零件半成品,包括用以对纵梁主体工件进行打码的激光打码设备和用以进行扫码记录的扫码设备;
[0010]前地板连接内板点焊工位,其与前地板连接内板FDS点定工位通过搬运机器人进行工件转运,包括点焊搬运机器人、第一自动挤胶系统以及用以进行人工取放件和点焊操作的第二伺服转台;
[0011]前地板连接内板FDS点定工位,其与前地板连接内板FDS补焊工位通过第一七轴搬运机器人进行工件转运,包括左前纵梁、右前纵梁以及两套焊接夹具,其中,所述第一七轴搬运机器人工作区域设置有人工拉铆工位和三套上件滑台;
[0012]前地板连接内板FDS补焊工位,其与前地板连接外板FDS工位通过第二七轴搬运机器人进行工件转运,包括用以进行FDS补焊作业的第二FDS机器人和两套焊接夹具;
[0013]前地板连接外板FDS工位,其与总成点焊工位通过第三点焊搬运机器人进行工件转运,包括两台第三FDS机器人以及第三伺服转台;
[0014]总成点焊工位,其与总成点焊补焊工位和产品测量检查工位通过八轴点焊搬运机器人进行工件转运,包括用以进行点焊作业的第三点焊搬运机器人;
[0015]总成点焊补焊工位,其与总成点焊工位和产品测量检查工位通过八轴点焊搬运机器人进行工件转运,包括八轴点焊搬运机器人、第四伺服转台以及第一固定点焊焊钳,其中,所述第四伺服转台上安装有前地板连接外板螺母板;
[0016]产品测量检查工位,其与总成点焊工位和总成点焊补焊工位通过八轴点焊搬运机器人进行工件转运,包括一套视觉测量机器人、两套产品下线滑台以及两套视觉测量夹具,其中,所述视觉测量夹具落地固定安装。
[0017]而且,各个工位的工装夹具均设置有用以切换其他车型或产品夹具的导向、定位和固定机构,且各个工位均位于生产线同一侧。
[0018]而且,所述第一自动挤胶系统、第二自动挤胶系统和第三自动挤胶系统均设置有伺服定量机构和用以对涂胶过程产生的质量缺陷进行报警的实时视觉检测系统。
[0019]而且,所述产品测量检查工位进行作业时,机器人自动拍照后视觉系统以测量关键尺寸。
[0020]而且,所述激光打码设备对产品进行打码,在纵梁主体MIG焊接工位、七轴搬运机器人和纵梁主体零件上件工位进行扫码。
[0021]而且,所述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还设置有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用以根据扫码信息识别产品信息并关联生产设备上传的数据。
[0022]而且,所述工件在涂胶、FDS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不良产品分别由所述第一搬运机器人、第二搬运机器人和八轴点焊搬运机器人放置到距离最近的不良品下件工位进行下件,需返修的产品也从对应的不良品下件工位进行下件。
[0023]而且,所述第二点焊搬运机器人、第三点焊搬运机器人和八轴点焊搬运机器人所持点焊焊钳均即成安装了零件抓手机构,用以抓取所述工件进行搬运、涂胶、点焊补焊作业。
[0024]而且,所述抓手机构均采用用以兼容抓取多种零件和半成品工件的多面体结构。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涉及的汽车前纵梁产品为轻量化车身涉及结构,材料为碳钢和铝合金混合,除了碳钢点焊、铝合金孤焊等同种金属连接工艺外,还包含了钢铝异种材料连接工艺,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材料结构产品单一工艺生产线,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质量。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将左右前纵梁集成到一条生产线中生产,还可以兼容不同车型同类产品的生产,柔性度更高,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在最后一个工位设置有产品测量检查工位,采用机器视觉测量方式,对产品关键外形尺寸、孔的位置和尺寸、标准件种类和数量等进行检查,进一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主体MIG焊接工位(2),其与前地板连接内板FDS点定工位(4)通过AGV小车(10)转运纵梁主体零件半成品,包括用以对纵梁主体工件进行打码的激光打码设备(201)和用以进行扫码记录的扫码设备(202);前地板连接内板点焊工位(3),其与前地板连接内板FDS点定工位(4)通过搬运机器人(11)进行工件转运,包括点焊搬运机器人(301)、第一自动挤胶系统(303)以及用以进行人工取放件和点焊操作的第二伺服转台(302);前地板连接内板FDS点定工位(4),其与前地板连接内板FDS补焊工位(5)通过第一七轴搬运机器人(12)进行工件转运,包括左前纵梁、右前纵梁以及两套焊接夹具,其中,所述第一七轴搬运机器人(12)工作区域设置有人工拉铆工位(1202)和三套上件滑台(1201);前地板连接内板FDS补焊工位(5),其与前地板连接外板FDS工位(6)通过第二七轴搬运机器人(13)进行工件转运,包括用以进行FDS补焊作业的第二FDS机器人(501)和两套焊接夹具;前地板连接外板FDS工位(6),其与总成点焊工位(7)通过第三点焊搬运机器人(701)进行工件转运,包括两台第三FDS机器人(601)以及第三伺服转台(602);总成点焊工位(7),其与总成点焊补焊工位(8)和产品测量检查工位(9)通过八轴点焊搬运机器人(801)进行工件转运,包括用以进行点焊作业的第三点焊搬运机器人(701);总成点焊补焊工位(8),其与总成点焊工位(7)和产品测量检查工位(9)通过八轴点焊搬运机器人(801)进行工件转运,包括八轴点焊搬运机器人(801)、第四伺服转台(802)以及第一固定点焊焊钳(803),其中,所述第四伺服转台(802)上安装有前地板连接外板螺母板;产品测量检查工位(9),其与总成点焊工位(7)和总成点焊补焊工位(8)通过八轴点焊搬运机器人(801)进行工件转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龚蒙洪涛唐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