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变速器及电桥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058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用变速器及电桥驱动系统。该变速器利用泵送组件将流体介质泵送到壳体组件的第一流路中和转动组件的第二流路中,使得流体介质能够经由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被引导到轴承。这样,根据本申请的车辆用变速器不必额外设置大量的辅助部件就实现对内部轴承进行润滑,因而与现有的具有同样润滑功能的变速器相比减小了整个变速器的重量并且降低了相应的成本。降低了相应的成本。降低了相应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变速器及电桥驱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用变速器及包括该变速器的电桥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中,可以采用电桥驱动系统来驱动车辆行驶。进一步地,在油冷电桥驱动系统中,油泵用作动力单元并且将油箱中的油经由油过滤器泵送到热交换器,然后利用专用流路将油主动分配到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但是,由于没有专用流路将油分配到电桥驱动系统的变速器内的轴承中,因此需要通过变速器内的齿轮溅起的油来实现对轴承的润滑。在这种方案中,需要例如导流件和引导件等的很多辅助部件并且需要在电桥驱动系统的壳体上加工例如肋和孔等的很多结构,来实现将油输送到轴承中对轴承进行润滑。
[0003]因此,在上述现有的对电桥驱动系统的变速器内的轴承的润滑方案中,需要数量较多的辅助部件并且需要在油箱内存储较多的油,这导致变速器甚至整个电桥驱动系统的重量和成本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做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变速器,其能够实现对内部轴承进行润滑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变速器包括:壳体组件(1),其形成有用于引导流体介质流动的第一流路;泵送组件(2),其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1)且用于将所述流体介质泵送到所述第一流路中;以及转动组件(3),其包括转动体(31、32、33)和轴承(31a、31b、32a、32b、33a、33b),所述壳体组件(1)经由所述轴承(31a、31b、32a、32b、33a、33b)支撑所述转动体(31、32、33),使得所述转动体(31、32、33)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1)转动,至少部分所述转动体(31、32、33)形成有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使得所述流体介质能够经由所述第一流路被直接引导到一部分所述轴承(31a、32a、33a)的内部,并且使得所述流体介质能够经由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两者被引导到另一部分所述轴承(31b、32b、33b)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主体(11)和引导件(12、13),所述引导件(12、13)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11),所述第一流路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主体(11)的壳体流路和形成于所述引导件(12、13)的引导流路,所述引导流路用于将所述壳体流路中的流体介质引导到一部分所述轴承(31a、32a、33a)中以及所述第二流路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2)包括盘状主体(121)和从所述盘状主体(121)延伸出的伸出部(122),所述盘状主体(121)形成有引导壁(121s)和引导孔(121h),所述引导壁(121s)面向所述壳体流路且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同时朝向对应的所述轴承(31a)延伸,所述引导孔(121h)贯通所述盘状主体(121),通过所述引导壁(121s)和所述引导孔(121h)朝向对应的所述轴承(31a)引导所述流体介质,所述伸出部(122)伸入所述转动体(31),所述伸出部(122)形成有轴孔(122h),所述轴孔(122h)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流路连通,所述轴孔(122h)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122)包括大径段(1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欧阳鹏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