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华西短波单胞菌及其抑制苗期香蕉根际病原菌定殖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30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华西短波单胞菌及其抑制苗期香蕉根际病原菌定殖的应用。所述短波单胞菌S6的分类命名为华西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huaxiensi),该菌株于2023年2月2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6597。在向每g基质中短波单胞菌含量为107CFU时,可显著抑制病原菌在根际的定殖,具体表现为:温室条件下接种可显著增加香蕉苗叶片几丁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香蕉苗根际病原菌数量。总而言之,短波单胞菌的添加抵御病原菌入侵降低了香蕉苗的发病率。侵降低了香蕉苗的发病率。侵降低了香蕉苗的发病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华西短波单胞菌及其抑制苗期香蕉根际病原菌定殖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华西短波单胞菌及其抑制苗期香蕉根际病原菌定殖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香蕉(学名MusananaLour),芭蕉科、芭蕉属草本单子叶常绿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和经济作物,也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作为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香蕉生产国,香蕉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正逐年上涨,但是,目前我国各大香蕉种植区均已发现由尖孢镰刀菌造成的枯萎病害,严重危害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
[0003]现代集约化农业种植模式使病原生物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当病原生物的数量超过土壤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阈值时,土壤传播疾病将爆发并开始迅速传播。香蕉枯萎病由土壤传播的坏死性真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FOC)引起,是最具破坏性的土壤传播病原菌之一,也是香蕉生产中的主要产量限制因素。探索克服香蕉枯萎病的有效管理是支持香蕉可持续生产的前提。
[0004]采用常规的物理化学方式处理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随着人们对于绿色有机健康食品的追求,微生物作为绿色高效的处理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利用从香蕉抑病土壤中分离到的既能增加香蕉苗抗病酶活物质又能拮抗尖孢菌的细菌菌株进行香蕉土传枯萎病的防治是最具潜力的生物防治方法。筛选效果好和活性稳定的拮抗菌株则是保证生物防治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这类微生物对人畜无毒害,对环境友好,可开发为植物病害生防细菌资源。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利用从香蕉抑病土壤中筛选到的功能型微生物短波单胞菌,研究了其对香蕉苗根际病原菌定殖的影响,为香蕉苗期抵御病原菌的入侵提供技术保障,进而降低香蕉的枯萎病发病率,最终为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提供一株有效抑制香蕉苗根际病原菌定殖的短波单胞菌。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植物抗病菌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株华西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huaxiensis)S6,该菌株于2023年2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存编号为CGMCCNO.26597。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华西短波单胞菌S6在抑制香蕉苗根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定殖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华西短波单胞菌S6制备的菌剂。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的菌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所述的华西短波
单胞菌S6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0℃、170rmin
‑1摇床上振荡1d,获得短波单胞菌S6的发酵液即为所述的菌剂。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华西短波单胞菌S6单菌落为将所述的短波单胞菌S6甘油菌种在1/10TSB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活化,置于30℃培养箱中过夜培养长出的菌落。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菌剂在抑制香蕉苗根际病原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定殖的应用。
[0015]一种抑制香蕉苗根际病原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定殖的方法,向移栽后的香蕉苗育苗基质中接入发酵后的本专利技术菌剂,其接种比例为107CFU/g基质干重,共浇菌三次,每次间隔10d。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在温室完成三次浇菌后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将所有盆栽移至田间再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菌剂进行一次浇菌处理。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华西短波单胞菌S6在香蕉苗移栽驯化过程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菌剂在香蕉苗移栽驯化过程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应用效果如下:
[0020]本专利技术首次筛选到一株能够抑制香蕉苗根际病原菌定殖的华西短波单胞菌S6。与添加清水对照相比,在向每g基质(干重)中添加5
×
107CFU的短波单胞菌S6后,显著降低了香蕉苗根际病原菌的数量,提高了香蕉植株中的酶活性,均有抑病的显著体现。
附图说明
[0021]图1菌株照片及其分类发育树图
[0022]图2菌株与病原菌在液体PDB培养基的共培养体系中病原菌的数量
[0023]图3接种不同菌株处理对温室内香蕉苗叶片几丁质酶、多酚氧化酶和茉莉酸活性的影响
[0024]图4接种不同菌株处理对温室内香蕉苗根际病原菌丰度的影响注:小写英文字母为不同功能菌株处理之间差异(p=0.05)。(下同)
[0025]生物材料保藏信息
[0026]S6,分类命名为华西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huaxiensis),该菌株于2023年2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存编号为CGMCCNO.26597,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0028]若无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如下:
[0029]普通育苗基质:是用进口泥炭和椰糠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天然矿物质和腐殖酸有机肥以及生物发酵和无害化处理后所制得的普通育苗基质,该基质由江苏兴农基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可通过购买方式获得。
[0030]实施例1、功能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0031]称取5g香蕉抑病土壤,置于装有45mL无菌水的三角瓶内(瓶内含有4

6颗玻璃珠),30℃、170rmin
‑1振荡30min后取出,进行梯度稀释。吸取不同浓度梯度的土壤悬液100μL置于1/10TSB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涂布,然后将涂布后的平板放入30℃培养箱中培养2d,当菌落长出以后,挑选差异菌落纯化,将纯化后的菌株接种到TSB平板上并置于4℃冰箱保存待用,并用甘油管保存纯化后的单个菌落至

80℃冰箱中。
[0032]通过筛选最终获得一株短波单胞菌命名为S6,菌株在TSB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菌体呈短杆状,色黄。菌株16S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图1)分析表明,菌株S6位于Brevundimonashuaxiensis分支上,将S6归类为Brevundimonashuaxiensis,将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存编号为CGMCCNO.26597。同时筛选出来另一株短波单胞菌S7,用于后续实验。
[0033]固体培养基配方:TSB培养基,即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1L):胰蛋白胨大豆肉汤30g,去离子水定容至1L,20g琼脂粉,115℃灭菌30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华西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huaxiensis)S6,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于2023年2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存编号为CGMCCNO.26597。2.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西短波单胞菌S6在香蕉苗期抑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在根际定殖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波单胞菌S6制备的菌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西短波单胞菌S6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0℃、170rmin
‑1摇床上振荡1d,获得华西短波单胞菌S6的发酵液即为所述的菌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宗专吕娜娜李荣沈其荣刘红军王琰袁紫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