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芽孢杆菌GM-12-PT、及其促进花榈木种子萌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24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子萌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芽孢杆菌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芽孢杆菌GM

12

PT、及其促进花榈木种子萌发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子萌发
,尤其涉及一种芽孢杆菌GM

12

PT、及其促进花榈木种子萌发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由杨成梓于2009年6月26日鉴定)属豆目蝶形花科红豆属树种,又名花梨木,我国二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种。其材质优良,树形通直美观,是常见的名贵硬木,也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同时其根、皮、茎、叶均可入药,因此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0003]花榈木的种子为典型的硬实种子,不经任何处理而播种的花榈木种子发芽率极低,在播种育苗中需要进行90℃以上热水浸种或95%浓硫酸酸蚀处理方可破除坚硬致密种子而萌发,但是采用这些方法极易引起物理和机械损伤,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导致种子和幼苗活力低下,长势不良、抗逆性差等问题,影响造林效果和质量。因此,探究得到一种能够有效促进种子发芽,提高种子活力,对花榈木种子本身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的方法是很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芽孢杆菌GM

12

PT、及其促进花榈木种子萌发的方法,所述芽孢杆菌GM

12

PT同时具有较好的产淀粉酶、产纤维素酶、溶解有机磷和固氮的能力,利用该菌株对花榈木种子进行生物引发,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引发后的储藏物质、淀粉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而种子脱落酸和纤维素含量均显著降低,为幼苗的生长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得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更健壮,提高了幼苗的抗逆性、播种出苗率和苗木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GM

12

PT,已于2023年4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240。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芽孢杆菌GM

12

PT作为促生菌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芽孢杆菌GM

12

PT在促进花榈木种子萌发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促进花榈木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将花榈木种子洗净、消毒后,置于芽孢杆菌GM

12

PT菌悬液中浸种;
[0011](2)将浸种后的花榈木种子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光暗交替培养15

25d。
[0012]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芽孢杆菌GM

12

PT菌悬液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将活化后的芽孢杆菌GM

12

PT菌株接种至培养基中,在25

32℃下震荡培养12

18h后,收集菌体,稀释得到(0.5

1.5)
×
108CFU/mL的菌悬液。
[0013]作为优选,所述震荡的速度为120

180rpm,所述收集菌体采用离心的方式进行,所述离心的速度为3500

4500rpm。
[0014]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消毒包括依次进行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和酒精消毒;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

6%,所述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的时间为8

12min;所述酒精的体积浓度为75%,所述酒精消毒的时间为20

40s。
[0015]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浸种的次数为1

3次,所述浸种的频率为8

12d/次,所述浸种的时间为2

6h/次。
[0016]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光暗交替培养的条件包括:白天温度23

28℃,光照10

13h,光照强度1300

1800Lux;夜间无光照培养10

13h。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筛选出的芽孢杆菌GM

12

PT是一种功能性有益菌株,同时具有产淀粉酶、产纤维素、溶解有机磷和固氮的能力。
[0019]2.本专利技术利用该菌株悬浮液对花榈木种子进行生物引发能够快速提高花榈木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引发后的储藏物质、淀粉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而种子脱落酸和纤维素含量均显著降低,为幼苗的生长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得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更健壮,提高了幼苗的抗逆性、播种出苗率和苗木质量。
[0020]3.本专利技术利用该菌株悬浮液对花榈木种子进行生物引发,相对于不引发和无菌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引发,在发芽率、发芽势、赤霉素含量、脱落酸含量、GA/ABA比值、β淀粉酶含量、总淀粉酶含量、BCA蛋白含量以及葡萄糖含量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芽孢杆菌GM

12

PT的系统发育树。
[0022]生物保藏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GM

12

PT,于2023年4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272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GM

12

PT,于2023年4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27240。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芽孢杆菌GM

12

PT来自于花榈木种子际土壤,属于土壤传播功能菌(不属于外来菌株),因此该菌接种花榈木种子不存在污染样本和土壤环境的问题。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芽孢杆菌GM

12

PT作为促生菌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芽孢杆菌GM

12

PT在促进花榈木种子萌发中的应用。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促进花榈木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sp.)GM

12

PT,其特征在于,已于2023年4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27240。2.权利要求1所述芽孢杆菌GM

12

PT作为促生菌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芽孢杆菌GM

12

PT在促进花榈木种子萌发中的应用。4.一种促进花榈木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花榈木种子洗净、消毒后,置于芽孢杆菌GM

12

PT菌悬液中浸种;(2)将浸种后的花榈木种子光暗交替培养15

25d。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芽孢杆菌GM

12

PT菌悬液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将活化后的芽孢杆菌GM

12

PT菌株接种至培养基中,在25

32℃下震荡培养12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小丽葛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