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封胶及其线束灌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18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封胶及其线束灌胶方法,所述灌封胶包括A组分与B组分;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分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封胶及其线束灌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灌封胶相关
,尤其是涉及一种灌封胶及其线束灌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灌胶就是将聚氨酯灌封胶、有机硅灌封胶、环氧树脂灌封胶等胶水灌注入电子元件、线路、线束等所需要密封的位置,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从而达到粘接、密封、注封和涂敷保护的目的。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完整性、抗震形以及扛冲击能力;避免产品内部元件与线路之间的绝缘性,因为长期运行所导致的损坏;避免元件、线路的裸露,并增加防潮、防尘、防水的功能,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限。
[0003]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环氧树脂抗冷热变化能力弱,受到冷热冲击后容易产生裂缝,导致水汽从裂缝中渗入到电子元器件内,防潮能力差;并且固化后为胶体硬度较高且较脆,不便于损坏时的维修拆卸。
[0005]2.有机硅的附着能力较差,灌封完成后,有机硅与密封边缘存在缝隙,使得产品存在容易受潮的隐患。
[0006]3.聚氨酯耐高温性能较差,固化后胶体表面不平滑且韧性较差,抗老化能力和抗紫外线都很弱、胶体容易变色。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灌封胶及其线束灌胶方法。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封胶,所述灌封胶包括A组分与B组分;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分为:
[0009]双酚A型环氧树脂10

15份、乙烯基酯树脂15
/>20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25

40份、不饱和聚酯树脂20

3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

30份、聚酮树脂5

10份;
[0010]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A、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经水洗,脱溶剂精制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化学药品性,电气绝缘性能。能够有效的增加灌封胶的绝缘性、粘接强度以及韧性,并弥补不饱和聚酯树脂较差的粘度。
[0011]气干性乙烯基酯树脂是通过乙烯基酯树脂结构中接入烯丙基醚基团的方法来合成的,能够避免在常温固化时,表面与氧气发生聚合反应导致的表面发粘现象,拥有比环氧树脂更为出色的固化性与成型性。能够有效的增加灌封胶的耐化学性、耐高温性与固化性,并弥补双酚A型环氧树脂较差的耐高温性。
[0012]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是有有机硅与环氧树脂通过共混改性得到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粘合能力、耐高温能力、抗氧化能力以及稳定性,而且该材料的收缩性小能够减免灌封胶冷却后因为缩聚需要二次灌封的必要。能够有效的增加灌封胶的耐热性、绝缘性与耐水性。
[0013]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二元或多元羧酸与和二元或多元醇经过缩聚反应而生成的
树脂,拥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与浸渍性,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快速固化。能够有效的减少灌封胶冷却固化的时间,增加线束灌胶的效率,但不饱和聚酯树脂粘度较低,容易导致密封处的脱落。
[0014]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是由二甲基硅氧烷与少量乙烯基硅氧烷共聚而成,拥有优秀的耐高温与耐低温性能,还拥有优秀的防潮性、绝缘性、耐电晕性、耐电弧性、耐老化性以及憎水性。能够有效的减少长期运行时,电流对灌封胶的影响,并增加灌封胶的使用寿命。
[0015]聚酮树脂用作溶剂型胶黏剂和热熔压敏胶的增粘树脂,可提高初粘性和持粘性。能够使得灌封胶拥有更为优秀的粘接性能,延长灌封胶的使用寿命。并弥补不饱和聚酯树脂较差的粘接性。
[0016]所述B组分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纳狄克酸酐中任意一种或者是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0017]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纳狄克酸酐均为环氧树脂固化剂,能够使得灌封胶拥有更为快速的固化效率,缩短固化时间,还能够增加灌封胶的硬度、亮度以及粘合度,并与灌封胶的A组分发生的固化反应。
[0018]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值为10:1。
[0019]固化剂的用量与固化时间没有关系,但为了保持灌封胶的固化性能与固化时间,减少灌封胶的杂质,A组分与B组分的最优重量配比10:1。
[002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线束灌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一:将A组分与B组分按照重量比值进行配比,并加热搅拌;
[0022]加热搅拌是为了灌封胶材料的充分熔化与混合,避免材料在搅拌时,没有搅拌均匀,导致后期发生固化不完全的现象,影响固化质量。
[0023]步骤二:对搅拌均匀的灌封胶进行加热脱泡处理;
[0024]加热搅拌灌封胶时,容易使得灌封胶内部混入空气并产生气泡,气泡容易导致灌封胶在固化完成后,固化内部存在空洞,影响灌封质量,而加热脱泡处理就是为了使得灌封胶内的气泡排出。加热则是为了避免灌封胶进行冷却固化,导致无法使用或需要重新进行加热处理,降低生产效率。
[0025]步骤三:将线束密封位置进行表面清理;
[0026]线束密封位置或许存在灰尘、杂质以及线束加工时未能清理的线头,为了避免在密封完成后,因为内部存在杂质导致固化产品存在隐患或无法达到密封效果。因此,需要对线束密封位置进行表面清理的除尘。
[0027]步骤四:对线束密封位置进行密封胶的灌注;
[0028]将脱泡完成,但还未冷却固化的的灌封胶灌注在线束密封位置处,避免灌封胶冷却固化,导致无法正常灌注密封。
[0029]步骤五:等待密封完成的线束自然冷却固化。
[0030]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的搅拌时间为10

20min,搅拌速度为150

180R/min,加热温度为65

85℃。搅拌时间将根据灌封胶的重量份数进行选择,使得灌封胶能够充分的混合时间;搅拌速度能够让灌封胶充分的搅拌均匀;搅拌温度能够让灌封胶充分的熔化。
[0031]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的脱泡处理为真空脱泡或静置脱泡;所述真空脱泡时间为5

8min;所述静置脱泡时间为20

25min,加热温度为65

85℃。真空脱泡利用抽真空的方式,能够让灌封胶内的气泡在短时间内精准排出,因此真空脱泡速度较快,但真空脱泡的方式具有较高的成本。静置脱泡则是利用气泡在灌封胶内的上升性,使得气泡缓慢排出,因此静置脱泡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但静置脱泡会降低生产效率。而脱泡期间的加热温度能够使得灌封胶保持熔化程度,避免灌封胶在脱泡期间冷却固化。
[0032]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的冷却固化时间为1

2h。
[0033]灌封胶的冷却固化时间较长,由于本灌封胶内有添加气干性乙烯基酯树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能够有效的增加灌封胶的冷却固化效率,减少冷却固化时间,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胶包括A组分与B组分;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分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10

15份、乙烯基酯树脂15

20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25

40份、不饱和聚酯树脂20

3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

30份、聚酮树脂5

10份;所述B组分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纳狄克酸酐中任意一种或者是任意几种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值为10:1。3.一种线束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灌胶用的灌封胶包括A组分与B组分;所述线束灌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A组分与B组分按照重量比值进行配比,并加热搅拌;步骤二:对搅拌均匀的灌封胶进行加热脱泡处理;步骤三:将线束密封位置进行表面清理;步骤四:对线束密封位置进行密封胶的灌注;步骤五:等待密封完成的线束自然冷却固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搅拌时间为10

20min,搅拌速度为150

180R/min,加热温度为65

8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脱泡处理为真空脱泡或静置脱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南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