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树脂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8550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环氧树脂的制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己二胺、丙烯酸、环氧树脂、乳化剂和疏水粉末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了环氧树脂堵漏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丙烯酸和己二胺的反应,保持环氧树脂和疏水粉末的分散稳定性并降低己二胺环氧固化剂的反应活性,保证堵漏剂在到达裂缝后再发生固化反应。同时疏水粉末的加入增加了堵漏剂的重力,保证堵漏剂在水下环境中在到达裂缝前不会被水压力分解。在加重同时,在裂缝位置形成架桥堵塞,对环氧树脂固化点进行定位,使环氧树脂能够自适应裂缝形状,增强固结性能。本申请制备得到的环氧树脂堵漏剂在水下环境中性质稳定,填充固结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无变形。无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树脂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氧树脂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隧道工程中使用的堵漏和加固材料越来越多,丙烯酸盐、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化学灌浆材料都得到了大体量应用。在这些灌浆材料中,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具有优良层力学性能,能有效在水介质中快速固化,而且固结体强度高、与混凝土、金属粘结性能良好、收缩率低,同时,环氧材料兼顾堵漏和加固作用,在堵漏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水工构筑物漏水是最常见且棘手的问题。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水下渗漏部位的封堵,提高封堵强度、降低作业风险、保障作业安全是水下封堵剂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环氧树脂需要和固化剂配合才能形成力学性能良好的三维网络结构,要实现水下环境堵漏,存在以下问题:需要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在到达裂缝前不能固化。
[0004]因此,提供一种在水下环境中性质稳定的环氧树脂堵漏剂,保证其在到达裂缝后再发生固化反应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氧树脂堵漏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提供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环氧树脂堵漏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技术问题是提供该环氧树脂堵漏剂的应用。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一种环氧树脂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丙烯酸与己二胺按摩尔比进行混合,加热反应制得A组分;
[0009]S2、将环氧树脂和乳化剂按用量比进行混合,制得B组分;
[0010]S3、将A组分、B组分和疏水粉末按用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得到环氧树脂堵漏剂。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己二胺与丙烯酸的反应如下:
[0012][0013]固化机理如下:
[0014][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步骤S1中,丙烯酸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1:1~1.3。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步骤S1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0~70℃,加热反应的时间为1~2h。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丙烯酸与己二胺反应后的产物能够稀释环氧树脂,保持环氧树脂和疏水粉末的分散稳定性。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利用丙烯酸降低己二胺环氧固化剂的反应活性。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步骤S2中,环氧树脂选自XT101环氧树脂、E51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R140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步骤S2中的环氧树脂与步骤S1制得的A组分的质量比为8:1~1.5。
[0021]在本实例中,乳化剂的材料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能够起乳化作用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具体选择,例如,可以为Span80。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步骤S2中,乳化剂的添加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0.1~0.2%。
[0023]在本实例中,疏水粉末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能够实现疏水性能的粒子,不做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具体选择,例如,可以为硅粉或石松粉。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疏水粉末直接采用市售产品。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步骤S3中,疏水粉末的粒径为25~75μm。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步骤S3中,疏水粉末的添加量为A组分和B组分总质量的3~7%。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疏水粉末增加环氧树脂堵漏剂的重力并在裂缝位置形成架桥堵塞,对环氧树脂固化点进行定位。
[0028]第二方面,上述方法制得的环氧树脂堵漏剂,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环氧树脂堵漏剂的主要原料为:己二胺、丙烯酸、环氧树脂、乳化剂和疏水粉末。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环氧树脂堵漏剂为一种使用己二胺、丙烯酸、环氧树脂、乳化剂和疏水粉末制备得到的粘稠状液体。
[0031]第三方面,所述的环氧树脂堵漏剂在水工构筑物堵漏中的应用。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1)本申请利用丙烯酸和己二胺的反应,降低己二胺环氧固化剂的反应活性,保证堵漏剂在到达裂缝前不发生固化,到达裂缝后再发生固化反应。同时,丙烯酸与己二胺反应
后的产物能够稀释环氧树脂,有利于环氧树脂和疏水粉末的分散稳定性。
[0034]2)本申请通过加入疏水粉末增加了堵漏剂的重力,保证堵漏剂在水下环境中在到达裂缝前不会被水压力分解。在加重同时,在裂缝位置形成架桥堵塞,增加环氧树脂在裂缝位置的润湿能力和渗透能力,对环氧树脂固化点进行定位,使环氧树脂能够自适应裂缝形状,并且增强固结性能。
[0035]3)本申请制备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高,便于广泛推广。
[0036]4)本申请制备得到的环氧树脂堵漏剂在水下环境中性质稳定,依靠自身重力沉降到水下渗漏部位,到达裂缝后,随时间增长开始进行固化反应,对裂缝进行填充加固,固结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无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8]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效果,以下谨就说明书中提及的术语及用语进行一般性的说明及定义。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上的字词,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专利技术所了解的通常意义,当有冲突情形时,应以本说明书的定义为准。
[0039]本文描述和公开的理论或机制,无论是对或错,均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即本
技术实现思路
可以在不为任何特定的理论或机制所限制的情况下实施。
[0040]本文中,所有以数值范围或百分比范围形式界定的特征如数值、数量、含量与浓度仅是为了简洁及方便。据此,数值范围或百分比范围的描述应视为已涵盖且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次级范围及范围内的个别数值(包括整数与分数)。
[0041]本文中,若无特别说明,“包含”、“包括”、“含有”、“具有”或类似用语涵盖了“由
……
组成”和“主要由
……
组成”的意思,例如“A包含a”涵盖了“A包含a和其他”和“A仅包含a”的意思。
[0042]下列实施例中使用本领域常规的仪器设备。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下列实施例中使用各种原料,除非另作说明,都使用常规市售产品,其规格为本领域常规规格。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以及下述实施例中,如没有特别说明,“%”都表示重量百分比,“份”都表示重量份,比例都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树脂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丙烯酸与己二胺按摩尔比进行混合,加热反应制得A组分;S2、将环氧树脂和乳化剂按用量比进行混合,制得B组分;S3、将A组分、B组分和疏水粉末按用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得到环氧树脂堵漏剂。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丙烯酸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1:1~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0~70℃,加热反应的时间为1~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环氧树脂选自XT101环氧树脂、E51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R140环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彪
申请(专利权)人:智仑超纯环氧树脂西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