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毒柑橘苗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05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毒柑橘苗繁育方法,步骤1:摘取成熟期柑橘果实,将其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其内的败育胚,即获得无菌败育胚;步骤2:将步骤1所得到的无菌败育胚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中,将接种了无菌败育胚的诱导培养基进行暗培养,以诱导无菌败育胚生长成白色子叶型胚状体;步骤3:将步骤2所获得的白色子叶型胚状体继代到生长培养基上,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诱导生芽培养,以诱导白色子叶型胚状体分化出丛芽;步骤4:将步骤3中白色子叶型胚状体分化出丛芽切下,且丛牙的底端修剪成楔形并嫁接在管培砧木上,将整株嫁接苗置于装有清水的试管中进行光培养,待砧木的茎秆部分转绿后移入栽培基质,本方法脱毒效率可达100%,且丛芽嫁接易于成活。于成活。于成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毒柑橘苗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无性繁育
,尤其涉及一种脱毒柑橘苗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柑橘的的繁殖方式有实生繁殖、嫁接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繁殖这几种。实生繁殖周期较长、投产晚,较少用于商品化品种生产,主要用于砧木的繁殖。嫁接繁殖周期较短,且可配套使用亲和力强、根系发达、抗性强的砧木,嫁接后使之发育成优良的苗木,有利于实现良种商品化大规模生产。但上述两种繁殖方式均无法产生脱毒植株。组织培养繁殖主要以是新兴的微繁殖技术,操作程序复杂、成本较高,是繁殖无病毒柑橘苗木接穗的主要技术之一。目前,柑橘生产上使用的脱毒方法主要有热处理法脱毒、茎尖组织培养脱毒、超低温脱毒以及茎尖微嫁接脱毒等。这些方法虽然都能生产柑橘无病毒苗木,但也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热处理法需要控制较为精准的时间和温度,超低温脱毒对设备和材料的要求较高,茎尖组织培养和微嫁接成活率低且对部分病毒无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基于柑橘果实中的败育胚来繁育脱毒柑橘苗的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脱毒柑橘苗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1:摘取成熟期柑橘果实,将摘取的柑橘果实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其内的败育胚,并用无菌水洗去败育胚上的残留物,即获得无菌败育胚;
[0006]步骤2:将步骤1所得到的无菌败育胚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中,将接种了无菌败育胚的诱导培养基进行暗培养,以诱导无菌败育胚生长成白色子叶型胚状体;
[0007]步骤3:将步骤2所获得的白色子叶型胚状体继代到生长培养基上,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诱导生芽培养,以诱导所述白色子叶型胚状体分化出丛芽;
[0008]步骤4:将步骤3中白色子叶型胚状体分化出丛芽切下,且所述丛芽的底端修剪成楔形并嫁接在管培砧木上,将砧木根部的培养基洗净,并将整株嫁接苗置于装有清水的试管中进行光培养,待砧木的茎秆部分转绿后移入栽培基质,栽培至少一个月后即可获得脱毒柑橘苗木。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败育胚从柑橘果实中取出的具体操作是:
[0010]柑橘果实消毒:将当天摘取的柑橘果实在自来水下洗净,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洗净后柑橘果实先用酒精浸泡,再用无菌水洗净,随后在酒精灯上晃烤3

5mi n以对柑橘果实的外皮进行消毒;
[0011]取败育胚:将外皮消毒后的柑橘果实的果肉剥开,于果肉囊衣内紧靠中柱处取出败育胚即完成从柑橘果实中取出败育胚。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柑橘果实消毒的具体操作是:将柑橘果实在自来水
下冲洗5

10mi n(可以是冲洗5mi n、6mi n、7mi n、8mi n、9mi n或10mi n),在超净工作台的无菌条件下,先用浓度为70

80vo l%酒精浸泡10

20mi n(可以是75vo l%的酒精浸泡10

15mi n,也可以是采用70vo l%或80vo l%的酒精浸泡20mi n),再用无菌水冲洗多次直至柑橘果实上无明显的酒精味,随后将柑橘果实置于酒精灯上晃烤3

5mi n(可以是3mi n、4mi n或5mi n)即可。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柑橘果实酒精消毒是的酒精浓度为75vo l%,酒精浸泡的时长是15mi n。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取败育胚的具体操作是:取两个垫有无菌滤纸的无菌培养皿,分别为第一无菌培养皿和第二无菌培养皿,所述第一无菌培养皿中加入无菌水以将其内的无菌滤纸浸润,将外皮消毒后的柑橘果实置于第二无菌培养皿中,采用消毒后的刀片和镊子将柑橘果实的果肉剥开,于果肉囊衣内紧靠中柱处取出败育胚置于第一无菌培养皿内,即完成从柑橘果实中取出败育胚。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暗箱培养的具体操作是将接种了败育胚的诱导培养基置于人工气候箱进行暗箱培养,培养温度为26
±
1℃(可以是25℃、26℃或27℃),相对湿度65

75%(可以是65%、70%或75%),培养时长为45

60d(具体因样本个体的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得到白色子叶型胚状体。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诱导生芽培养的具体操作是:将继代有白色子叶型胚状体的生长培养基上置于24

26℃(可以是24℃、25℃或26℃)、相对湿度65

75%(可以是65%、70%或75%)、光照强度2000

2500Lux(可以是2000Lux、2250Lux或2500Lux)、光照10

12h/d(可以是10h/d、11h/d或12h/d)的培养条件下进行诱导生芽培养,培养时长为45

60d(具体因样本个体的实际情况而定)后即可。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管培砧木是将枳壳种子置于装有培养基的试管中培育出的枳壳嫩苗。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光培养的时长是10

15天(可以是10d、11d、12d、13d、14d或15d),所述嫁接苗在移载至栽培基质中先覆膜栽培30天,然后进行常规栽培管理。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由于柑橘果实中的败育胚基本不携带病毒,故采用败育胚繁育出来的植株基本能做到完全无毒;其次,败育胚取材方便,因为败育胚来源于柑橘果实,柑橘果实可长时间储存于4度冷库,实现周年随取随;其脱毒效率高且成活率高,通过病毒检测显示,本方法脱毒效率可达100%,且丛芽嫁接易于成活。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样品母本裂皮病的检测结果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样品母本黄脉病的检测结果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样品母本碎叶病的检测结果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样品母本碎叶病的另一检测结果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样品母本衰退病的检测结果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样本败育胚所繁育的嫁接苗裂皮病的检测结果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样本败育胚所繁育的嫁接苗黄脉病的检测结果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样本败育胚所繁育的嫁接苗的碎叶病的检测结果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样本败育胚所繁育的嫁接苗的衰退病的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柑橘母本均是材料均取自秭归县归州镇向家店村的伦晚脐橙果园中,母本品种分别为棕橙和伦晚两个品种,其中棕橙品种用“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毒柑橘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摘取成熟期柑橘果实,将摘取的柑橘果实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其内的败育胚,并用无菌水洗去败育胚上的残留物,即获得无菌败育胚;步骤2:将步骤1所得到的无菌败育胚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中,将接种了无菌败育胚的诱导培养基进行暗培养,以诱导无菌败育胚生长成白色子叶型胚状体;步骤3:将步骤2所获得的白色子叶型胚状体继代到生长培养基上,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诱导生芽培养,以诱导所述白色子叶型胚状体分化出丛芽;步骤4:将步骤3中白色子叶型胚状体分化出丛芽切下,且所述丛芽的底端修剪成楔形并嫁接在管培砧木上,将砧木根部的培养基洗净,并将整株嫁接苗置于装有清水的试管中进行光培养,待砧木的茎秆部分转绿后移入栽培基质,栽培至少一个月后即可获得脱毒柑橘苗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毒柑橘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败育胚从柑橘果实中取出的具体操作是:柑橘果实消毒:将当天摘取的柑橘果实在自来水下洗净,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洗净后柑橘果实先用酒精浸泡,再用无菌水洗净,随后在酒精灯上晃烤3

5min以对柑橘果实的外皮进行消毒;取败育胚:将外皮消毒后的柑橘果实的果肉剥开,于果肉囊衣内紧靠中柱处取出败育胚即完成从柑橘果实中取出败育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脱毒柑橘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柑橘果实消毒的具体操作是:将柑橘果实在自来水下冲洗5

10min,在超净工作台的无菌条件下,先用浓度为70

80vol%酒精浸泡10

2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多次直至柑橘果实上无明显的酒精味,随后将柑橘果实置于酒精灯上晃烤3

5min即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脱毒柑橘苗繁育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秀新张哲惠叶俊丽谢宗周聂睿涵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