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948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底座主体将机加工区域和立柱底座融为一体,立柱底座内设有用于容纳基准座动力源的内腔,并与底座主体内用于容纳多级齿轮传动部件的内腔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机加工区域和立柱底座相结合的设计,一体性和整合度更高,减少了实际制作中的浇筑工序,避免了后期底座与机加工区域因装配问题引起的机床整体定位精度及刚性问题,同时起到了保护驱动及传动部件的作用,提高使用寿命。底座内部空间大范围贯通并通过合理布置内部加强筋板的位置规划出了贯通式散热风道使得在底座空间最大化利用和整体刚性保证的前提下降低了底座重量,加快底座内部的空气循环。底座内部的空气循环。底座内部的空气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床底座领域,具体为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机床是一种多用途金属车削设备,主要由立柱、底座、横梁、主轴、刀架等部件组成。底座是车床重要结构部件之一,起支承连接机床的各零部件、承受切削力等各种载荷的作用,其结构特性对机床整体性能的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加工精度、抗振性、切削效率、使用寿命等方面;现有的机床底座装置如公开号CN208575527U 的中国技术,涉及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数控车床底座,其包括通过设置有挤压固定板,通过旋转一号调节旋钮,使其挤压固定板对其数控车床进行挤压,能很好的对数控车床进行加固,通过设置有铁屑挡板,从而数控车床底座在加工过程中铁屑能很好的存放,通过设置有橡皮垫圈,从而能通过橡皮垫圈的材质效果进行很好的减震,整个数控车床底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目前机床底座结构普遍采用分体式设计即立柱底座与床身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进行刚性连接,该结构不仅装配繁琐增加机床的生产周期,同时由于采用刚性连接在重载切削时容易因X轴横向及Z轴纵向的位移使底座及立柱连接处紧固件产生机械疲劳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及使用寿命。目前,车床设计中传动及驱动部件通常采用主动散热的方式,整体能耗大,并且的机床底座在收集切削碎屑时,碎屑锋利容易伤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现有技术对碎屑的回收一般进行挤压处理,而为处理的废料之间间隙较大,导致挤压后内部依然存有大量油液,影响废料的回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该装置旨在解决重载切削时机体的形变传动驱动部件的散热以及缺少处理切削废料机构的问题。
[0004]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由机加工区域和立柱底座构成,立柱底座内设有基准座动力源内腔,并与底座主体内多级齿轮传动部件内腔相连通,机加工区域由承载卡盘固定座的固定平面及用于切屑、切削液排出的多斜度坡面组成,固定平面与底座内部传动空间相贯通。
[0005]作为优选的,采用机加工区域和立柱底座相结合的设计,减少了实际制作中的浇筑工序,避免了后期底座与机加工区域因装配问题引起的机床整体定位精度及刚性问题,同时起到了保护驱动及传动部件的作用。
[0006]作为优选的,底座内部空间采用大范围贯通设计,并布置加强筋板在底座空间最大化利用和整体刚性保证的前提下降低了底座重量。
[0007]作为优选的,通过合理内部加强筋板的位置规划出了贯通式散热风道加快底座内部的空气循环,使加工时传动部件所产生的废热快速排出,实现自调温的功能。
[0008]作为优选的,通过在机加工区域设多斜度大坡面结构使得切屑、切削液能快速通过,起到落屑稳定排屑迅速的效果。
[0009]多斜度坡面最低处设置有碎屑处理筒,所述底座主体外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碎屑处理筒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碎屑处理筒在多斜度坡面内横向设置,所述碎屑处理筒外侧内壁安装有第一筛分网,所述碎屑处理筒外侧相对第一筛分网的间隔处活动安装有碾碎转杆,所述碎屑处理筒外侧开设有放置碾碎转杆的凹槽,所述碾碎转杆两端穿过固定环后还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底座主体上端内壁对应碎屑处理筒的两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所述多斜度坡面最低处为圆弧状设置,所述碎屑处理筒外侧对应第一筛分网的间隔处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碎屑处理筒内部固定安装隔离筒,所述隔离筒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筛分网,所述碎屑处理筒内部对应隔离筒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碾磨板,所述碾磨板另一侧设置有与碎屑处理筒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朝向第一限位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穿出碎屑处理筒向外延伸进入第一限位槽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槽为环状设置且内部为连续波浪状弯曲设置,所述底座主体内部对应两个碎屑处理筒之间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两端分别穿入两个碎屑处理筒内部,所述碎屑处理筒内部中端设置有进入出料管内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片。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碎屑处理筒外形为圆筒状设置,所述碎屑处理筒在多斜度坡面最低处共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筛分网沿碎屑处理筒外侧横向延伸,所述第一筛分网在碎屑处理筒外侧等距设置有多个。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碎屑处理筒外侧相对与碾碎转杆两端的位置设置有对碾碎转杆进行限位的固定环。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壁一侧设置有轮齿,所述齿轮设置在第二限位槽内部并且与其内侧轮齿相咬合。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隔离筒与碎屑处理筒为同心圆设置,所述第二筛分网在隔离筒内等距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筛分网的目数大于第一筛分网的目数。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碾磨板靠近隔离筒的一侧为倾斜状设置,所述隔离筒对应碾磨板一侧设置有锉刀层。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穿入碎屑处理筒内壁内部,所述碎屑处理筒内壁设置有供连接板横向移动的滑槽。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穿入碎屑处理筒内的部分为上侧开放状设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底座主体采用立柱底座与床身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减少了实际制作中的浇筑工序,整合度更高,省去了床身与立柱底座的装配时间,加快机床的整体生产周期,同时使得底座整体的刚性增加,降低在重载荷大吃刀量的切削加工时底座的振动及形变量,提高了加工精度及运行稳定性,通过底座主体内采用大范围镂空设计,大幅减轻底座重量,同时加快底座内部的空气循环,使加工时传动部件所产生的废热快速排出,实现自调温的功能,通过合理设置落屑及排屑区域的面积及倾斜角度,采用多斜度大坡面的结构使切屑、切削液能快速通过,起到落屑稳定排屑迅速的效果。
[0019]2.通过多斜度坡面最低处设置有碎屑处理筒,碎屑处理筒外侧内壁安装有第一筛
分网,第一筛分网沿碎屑处理筒外侧横向延伸,第一筛分网在碎屑处理筒外侧等距设置有多个,碎屑处理筒外侧相对第一筛分网的间隔处活动安装有碾碎转杆,碎屑处理筒外侧开设有放置碾碎转杆的凹槽,碎屑处理筒外侧相对与碾碎转杆两端的位置设置有对碾碎转杆进行限位的固定环,碾碎转杆两端穿过固定环后还固定连接有齿轮,底座主体上端内壁对应碎屑处理筒的两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内壁一侧设置有轮齿,齿轮设置在第二限位槽内部并且与其内侧轮齿相咬合,多斜度坡面最低处为圆弧状设置,碎屑处理筒外侧对应第一筛分网的间隔处固定连接有刮板,则当加工金属件产生的碎屑通过多斜度坡面移动到碎屑处理筒外侧后,碎屑处理筒能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从而让碾碎转杆在第二限位槽内部移动,使得碾碎转杆在随碎屑处理筒公转的同时能自转,则能利用碾碎转杆外侧锐角状凸起对锋利的碎屑进行碾压,达到对碎屑进行初步破碎避免其伤人,再利用刮板,则能将初步破碎的碎屑向上刮动使其穿过第一筛分网进入内部。
[0020]3.通过碎屑处理筒内部固定安装隔离筒,隔离筒与碎屑处理筒为同心圆设置,隔离筒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筛分网,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1),所述底座主体(1)由机加工区域(3)和立柱底座(2)构成,所述立柱底座(2)内设置有基准座动力源内腔(7),并与底座主体(1)内多级齿轮传动部件内腔(6)相连通,所述机加工区域(3)由可承载卡盘固定座的固定平面(4)以及用于切屑、切削液排出的多斜度坡面(5)组成,所述固定平面(4)与底座内部传动空间为相互贯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底座结构为机加工区域(3)和立柱底座(2)为相结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内部为贯通设计,所述底座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内部设置有贯通式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由加强筋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斜度坡面(5)结构围绕机加工区域(3)外侧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箱式自调温一体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斜度坡面(5)最低处设置有碎屑处理筒(8),所述底座主体(1)外侧设置有驱动碎屑处理筒(8)旋转的驱动电机(9),所述碎屑处理筒(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宾宾卫小虎孟清远赵聪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盛联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