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92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显示层与至少一触控装置。第二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而配置。显示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触控装置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显示层旁。上述触控式显示面板的所显示的亮度不会受到这些触控装置的干扰。此外,上述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厚度较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display panel),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touch-sensitive display panel)。
技术介绍
图1是现有习知的一种触控式显示器(touch-sensitive display)的侧视示意 图。请参考图1所示,现有习知触控式显示器100包括一触控面板(touch panel) 110与 一显示面板120。显示面板120具有一显示区(display area) 122、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 面124与一第二表面126。显示区122位于第一表面124。显示面板120包括一第一基板 (substrate) 121、一第二基板123与一显示层(display layer) 125。显示层125配置于第 一基板121与第二基板123之间。显示层125为一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第一 基板 121 为一薄膜晶体管数组基板(thin-film-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TFT array substrate),且第二基板 123 为一彩色滤光基板(color filter substrate) 触控面板110配置于第一表面124上且对应于显示区122。触控面板110为一电阻 式角虫控面板(resistive touch panel)或一电容式角虫控面板(capacitive touch panel)。然而,当使用者沿着图1所示的观视方向(viewing direction)Dl观看显示区122 所显示的信息时,由于触控面板110配置于显示区122上,所以使用者必须透过触控面板 110才能看见显示区122所显示的信息。因此,整体而言,触控式显示器100所显示的亮度 会受到触控面板120的影响而变差。此外,触控式显示器100的厚度Tl较厚。有鉴于此,现有习知的另一种触控式显示器被提出。图2是现有习知的另一种触 控式显示器的侧视示意图。请参考图2,现有习知触控式显示器200包括多个力量传感器 (force sensor) 210、一显示面板 220 与一固定装置(fixing device) 230。显示面板 220 具 有一显示区222、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224与一第二表面226。显示区222位于第一表面 224。固定装置230具有一底板(bottom plate) 232与多条固定线(fixing line) 234。 底板(bottom plate) 232配置于第二表面226上,这些力量传感器210配置于底板232与 显示面板220之间。各个固定线234连接显示面板220与底板232。然而,整体而言,触控 式显示器200的厚度T2较厚。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显示面板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 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 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 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实属 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显示面板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 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 的触控式显示面板,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显示面板,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显示面板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触 控式显示面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当使用者观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 板时,触控式显示面板的所显示的亮度不会受到这些触控装置的干扰,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是使其厚度较薄,从而更加方便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 的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第一基板 而配置;一显示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至少一触控装置,配置于该 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该显示层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触控装置为一力量传感器。前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更包括一框体,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该触控装置与该显示层位于该框体内。前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其更包括一间隔壁,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 间且位于该框体内,该间隔壁与该框体相连,使得该间隔壁在该框体内区隔出一第一区域 与一第二区域,该显示层位于该第一区域,且该触控装置位于该第二区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 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其具有内建的(built-in)触控装置 (touch-sensitive device)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显示层与至 少一触控装置。第二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而配置。显示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触控装置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显示层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装置为一力量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式显示面板更包括一框体(frame),配置于第一 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触控装置与显示层位于框体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式显示面板更包括一间隔壁(partition wall),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框体内。间隔壁与框体相连,使得间隔壁于 框体内区隔出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显示层位于第一区域,且触控装置位于第二区域。由于这些触控装置是内建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显示层旁,所以与现 有习知技术相较,当使用者观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时,触控式显示面板的 所显示的亮度不会受到这些触控装置的干扰。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 厚度较薄。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触控式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这些触控装置是内建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显示层旁,所 以与现有习知技术相较,当使用者观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时,触控式显示 面板的所显示的亮度不会受到这些触控装置的干扰。2、由于这些触控装置是内建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显示层旁,所以与 现有习知技术相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厚度较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 一显示层与至少一触控装置。第二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而配置。显示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 第二基板之间。触控装置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显示层旁。上述触控式显 示面板的所显示的亮度不会受到这些触控装置的干扰。此外,上述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厚度 较薄。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 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第一基板而配置;一显示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至少一触控装置,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该显示层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辉
申请(专利权)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