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石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30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石输送装置,属于矿车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工字型的轨道及滚动设于轨道上的车斗。车斗的底板开设有排料孔,车斗的底部设有两块对开式挡板,挡板对开的方向垂直于轨道的侧面,挡板的外侧均设有滚轮,当滚轮与轨道内壁接触时,两块挡板的内侧壁贴合。轨道的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设有引导板,引导板的前端铰接于条形孔的前侧壁,引导板前端朝向轨道的前端,引导板的后端倾斜朝向轨道后端的外侧,当滚轮移动至条形孔内,并从引导板的前端向后端移动时,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可自动开启及关闭排料孔,不仅可实现自动排料,而且整体结构简单,还能有效提高车斗的运行稳定性。还能有效提高车斗的运行稳定性。还能有效提高车斗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石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车及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矿石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矿石输送中,通常会采用牵引式矿车对矿石进行输送,矿车大致可分为固定式矿车、翻斗式矿车,翻斗式矿车包括侧向翻斗或是向后翻斗,虽然可通过翻转的方式实现排料,但是需要通过工人借助外部设备使矿车翻转,以此实现排料。矿车到达排料位置后不能实现自动排料,不仅影响输送效率,而且耗费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石输送装置,可自动开启及关闭排料孔,不仅可实现自动排料,而且整体结构简单,还能有效提高车斗的运行稳定性。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一种矿石输送装置,包括:工字型的轨道及滚动设于轨道上的车斗。
[0005]车斗的底板开设有排料孔,车斗的底部设有两块对开式挡板,挡板对开的方向垂直于轨道的侧面,挡板的外侧均设有滚轮,当滚轮与轨道内壁接触时,两块挡板的内侧壁贴合。
[0006]轨道的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设有引导板,引导板的前端铰接于条形孔的前侧壁,引导板前端朝向轨道的前端,引导板的后端倾斜朝向轨道后端的外侧,当滚轮移动至条形孔内,并从引导板的前端向后端移动时,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轨道上设置条形孔以及引导板,并利用滚轮与轨道及引导板侧壁的接触,以控制设置在车斗底部的挡板移动,从而在车斗的移动过程中控制排料孔的启闭,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无需人工值守。
附图说明
[0008]本文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更不是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9]图1示出了本申请车斗的底部结构视图。
[0010]图2示出了本申请轨道的局部结构视图。
[0011]图3示出了挡板合拢时本申请整体结构的底部视图。
[0012]图4示出了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5示出了挡板打开时本申请整体结构的底部视图。
[0014]图6示出了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7示出了本申请轨道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0016]图8示出了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标记:轨道

1、条形孔

11、车斗

2、排料孔

201、轨道轮

21、圆柱部

211、轮缘

212、滑槽

22、挡板

3、滚轮

31、弹簧

32、引导板

4、伸缩装置

5。
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矿石输送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工字型的轨道1及滚动设于轨道1上的车斗2。
[0020]具体的,如图1所示,车斗2的底板开设有排料孔201,车斗2的底部设有两块对开式挡板3,用于控制排料孔201的启闭,挡板3对开的方向垂直于轨道1的侧面,挡板3的外侧均设有滚轮31,当滚轮31与轨道1内壁接触时,两块挡板3的内侧壁贴合,从而将排料孔201关闭。
[0021]具体的,如图2至图6所示,轨道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11,条形孔11位于排料工位,条形孔11内设有引导板4,用于引导滚轮31,引导板4的前端铰接于条形孔11的前侧壁,引导板4前端朝向轨道1的前端,即引导板4前端朝向与车斗2在轨道1上的输送方向相反,车斗2从轨道1的前端向后端移动,引导板4的后端倾斜朝向轨道1后端的外侧,当滚轮31移动至条形孔11内,并从引导板4的前端向后端移动时,挡板3在弹簧32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从而将排料孔201打开,车斗2内的矿石将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排出,从而实现自动排料,并且当车斗2反向移动时,滚轮31将从引导板4的后端向前端移动,直至滚轮31再次与轨道1的侧壁接触,使得车斗2从排料工位移出的过程中自动关闭排料孔201,此种方式适合往复式输送。且无论是打开或是关闭挡板3,均无需人工参与,也无需利用外部设备进行操作,不仅结构简单,效率高,而且能减少人工;并且当车斗2在轨道1上运输的过程中,因为滚轮31时刻保持着与轨道1侧壁的接触,有效地提高了车斗2运行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弯道上有效的降低了车斗2侧倾的概率;又因为,当滚轮31与轨道1的内侧壁接触时,两块挡板3的内侧面呈贴合状态,使得两块挡板3之间形成刚性的平板结构,轨道1为工字结构,当滚轮31与轨道1的内侧壁接触时,滚轮31势必位于轨道1顶板的下方,如此一来,轨道1的顶板便在滚轮31的上方形成了限位结构,可有效防止滚轮31向上移动,以此便能防止车斗2脱离轨道1;并且因为引导板4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所以可推动引导板4使其与轨道1的侧壁平齐,便可使车斗2顺利通过条形孔11,使车斗2继续向轨道1的后方移动,直至车斗2移动至预定排料工位的条形孔11处,再进行排料,便可对排料位置进行控制,以方便沿轨道1的轨迹设置多处排料工位。
[0022]优选的,如图1、图3及图5所示,车斗2的轨道轮21设于车斗2侧壁上,车斗2的底部低于轨道1的顶面,以降低排料孔201的高度位置,从而使其更加接近装载设备,例如运输车,同时也使得车斗2的整体重心更低,使车斗2在轨道1上更加稳定的运行,防止车斗2侧倾,同时因为车斗2的底部低于轨道1的顶面,也使得挡板3的高度位置与轨道1的侧壁更加接近,可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挡板3的厚度尺寸,从而减轻车斗2的整体重量。
[0023]进一步优选的,如图1、图5所示,轨道轮21包括与轨道1顶面滚动接触的圆柱部
211,以及设于圆柱部211一端的轮缘212,轮缘212位于轨道1的外侧,轮缘212与滚轮31分别设于轨道1的两侧,在轨道1的两侧形成了限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车斗2与轨道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车斗2在轨道1上侧向滑动。
[0024]优选的,如图1、图4所示,弹簧32设于挡板3外侧与车斗2的外壁之间,当弹簧32为自然状态时,排料孔201开启,因而当滚轮31与轨道1的侧壁接触时,弹簧32被拉伸,当滚轮31位于条形孔11时,在弹簧32自然收缩力的作用下,将推动滚轮31沿着引导板4移动;弹簧32还可连接于挡板3的端部,当其为自然伸展状态时,挡板3之间具有最大间距,此时排料孔201打开,当滚轮31与轨道1的侧壁接触时,弹簧32被压缩。
[0025]优选的,如图1至图6所示,挡板3的外侧均设有两个滚轮31,且两个滚轮31与轨道1的接触高度不同,每一根轨道1上对应每块挡板3上的两个滚轮31均设有条形孔11,且条形孔11之间的距离等于同一块挡板3上两个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石输送装置,包括:工字型的轨道(1)及滚动设于轨道(1)上的车斗(2),其特征在于:车斗(2)的底板开设有排料孔(201),车斗(2)的底部设有两块对开式挡板(3),挡板(3)对开的方向垂直于轨道(1)的侧面,挡板(3)的外侧均设有滚轮(31),当滚轮(31)与轨道(1)内壁接触时,两块挡板(3)的内侧壁贴合;轨道(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11),条形孔(11)内设有引导板(4),引导板(4)的前端铰接于条形孔(11)的前侧壁,引导板(4)前端朝向轨道(1)的前端,引导板(4)的后端倾斜朝向轨道(1)后端的外侧,当滚轮(31)移动至条形孔(11)内,并从引导板(4)的前端向后端移动时,挡板(3)在弹簧(32)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弹簧(32)设于挡板(3)外侧与车斗(2)的外壁之间,当弹簧(32)为自然状态时,排料孔(201)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斗(2)的轨道轮(21)设于车斗(2)侧壁上,车斗(2)的底部低于轨道(1)的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轮(21)包括与轨道(1)顶面滚动接触的圆柱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权母昌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冶金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