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角正伪品药材及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分子鉴定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89921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鹿角正伪品药材及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分子鉴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了鹿角正品(马鹿角、梅花鹿角)和伪品的差异位点657号位点,马鹿角和梅花鹿角的差异位点804号位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扩增片段较短,可满足鹿角制剂类经过高温处理过的样品的鉴定,包括鹿角及鹿角标准汤剂、配方颗粒,满足目前市场上的鹿角伪品的鉴定需求;可同时鉴定梅花鹿角、马鹿角与混伪品;耗时较短,可快速鉴定鹿角及其正伪品;价格便宜,适用于大批量的鉴定。适用于大批量的鉴定。适用于大批量的鉴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鹿角正伪品药材及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分子鉴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鹿角正伪品药材及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分子鉴定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μminck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具有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等功效(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35)。梅花鹿角中的锌含量是马鹿角、驼鹿角、狍角的1倍,马鹿角与梅花鹿角中的铁含量要显著高于驼鹿角与狍角(包海鹰,王全凯,王晓霞.东北产4种鹿角的无机元素分析[J].经济动物学报,2000,4(2):27~29);而马鹿角、梅花鹿角因其茸的经济价值较高,多已锯茸,仅一部分用于鹿角商品。故市场上多出现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据文献记载及市场调研,目前鹿角的混伪品主要有狍角、白尾鹿角、黑尾鹿角、白唇鹿角、驯鹿角、驼鹿角等(魏晓明,陈代贤,郭月秋.鹿角及八种类似品的显微组织比较鉴别[J].中药材,2004,27(4):246~249)。
[0003]目前,法定标准仅对鹿角的来源、药材性状和浸出物进行了规定,无法用于饮片、配方颗粒等中药制剂中基原的准确鉴定。而且,鹿角的化学成分较为单一,主要为氨基酸及一些无机物,很难区分多基原及其混伪品。鹿角分子鉴定已有部分学者开发了相关方法,如黄璐琦等使用2对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够特异性鉴定马鹿茸、梅花鹿茸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方法(公开号:CN104946730B);巴恒星等公开了一种测序鉴定的鹿茸品种的分子标记(公开号:CN107385090B);李楠等使用3对引物建立了用于鹿角正伪品的分子鉴定方法(公开号:CN 109971868);王凤霞等基于PCR

RFLP方法建立了鉴别鹿血与猪、牛、羊、鸭血的分子鉴定方法(王凤霞,陈媛媛,任贵奇,等.鹿血的PCR

RFLP鉴定研究[J].中草药,2018,49(8):1914

1918);邢秀梅等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鹿与驯鹿、猪、牛、羊、鸡的多重PCR方法(公开号:CN102605098A);魏艺聪等建立了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鹿茸的特异性PCR鉴别方法(魏艺聪,蒋超,袁媛,等.基于COI与SRY序列建立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鹿茸的分子鉴别方法[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4588

4591)。王学勇与钱润等均建立了能特异性鉴别鹿茸真伪品的分子鉴定方法。(王学勇,刘春生,张蓉,等.位点特异性PCR方法的建立及对近源种鹿茸药材的鉴别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23):3013

3016.)(钱润,田娜,张雪艳,等.鹿茸,鹿角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17):118

123.)。但是,上所述文献或专利对鹿角多基原及混伪品的鉴定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扩增片段较长,无法满足鹿角制剂类经过高温处理过的样品的鉴定,如配方颗粒等;2、仅对鹿科几种鹿角或其他动物的伪品进行鉴定,无法满足目前市场上的鹿角伪品的鉴定;3、仅对鹿角正伪品鉴定或梅花鹿与马鹿的鉴定,不能同时鉴定梅花鹿、马鹿与混伪品;4、耗时时间较长,不能快速鉴定鹿角及其正伪品;5、价格昂贵,不适应大批量的鉴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ytb基因位点及其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时提供一种基于Cytb基因位点得到的扩增片段较短的特异性引物对及其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耗时较短的区分马鹿角、梅花鹿角和伪品的方法。
[0007]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Cytb基因在鉴定和/或区分马鹿角、梅花鹿角或伪品中的应用,所述Cytb基因相对于genbank登录号为MN883859.1的第657位核苷酸为C、A或T。
[0008]其中,当所述Cytb基因的第657位核苷酸为C时,所述应用中的待测药材为马鹿角或梅花鹿角;当所述Cytb基因的第657位核苷酸为A或T时,所述应用中的待测药材为伪品。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Cytb基因在鉴定和/或区分马鹿角和梅花鹿角中的应用,所述Cytb基因相对于genbank登录号为MN883859.1的第804位核苷酸为T或C。
[0010]其中,当所述Cytb基因的第804位核苷酸为T时,所述应用中的待测药材为马鹿角;当所述Cytb基因的第804位核苷酸为C时,所述应用中的待测药材为梅花鹿角。
[0011]其中,所述马鹿角803

806位核苷酸序列为5
’‑
TTAA
‑3’
;所述梅花鹿角803

806位核苷酸序列为5
’‑
TCAA
‑3’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的657号位点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区分马鹿角、梅花鹿角或伪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提取待测药材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DNA后,利用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对进行PCR扩增,酶切,琼脂糖电泳检测;当在100

250bp出现特异性条带时,所述待测药材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为马鹿角或梅花鹿角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当在100

250bp没有出现特异性条带时,所述待测药材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为伪品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当所述在100

250bp出现的特异性条带的待测药品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特异性条带的碱基对数目多的则为梅花鹿角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当所述在100

250bp出现的特异性条带的待测药品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特异性条带的碱基对数目少的则为马鹿角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
[0014]其中,所述伪品包括狍子角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白尾鹿角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黑尾鹿角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白唇鹿角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驯鹿角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或驼鹿角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区分马鹿角、梅花鹿角或伪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提取待测药材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DNA后,利用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对进行PCR扩增,琼脂糖电泳检测,观察凝胶电泳图;当出现224bp的特异性条带时,表明待测药材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为马鹿角或花鹿角;当没有出现224bp的特异性条带时,表明待测药材或其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为伪品。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区分马鹿和梅花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提取待测药材或其制剂的DNA后,利用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对进行PCR扩增,酶切,琼脂糖电泳检测;当出现的最大条带为120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Cytb基因在鉴定和/或区分马鹿角、梅花鹿角或伪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ytb基因相对于genbank登录号为MN883859.1的第657位核苷酸为C、A或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Cytb基因的第657位核苷酸为C时,所述应用中的待测药材为马鹿角或梅花鹿角;当所述Cytb基因的第657位核苷酸为A或T时,所述应用中的待测药材为伪品。3.Cytb基因在鉴定和/或区分马鹿角和梅花鹿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ytb基因相对于genbank登录号为MN883859.1的第804位核苷酸为C或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Cytb基因的第804位核苷酸为T时,所述应用中的待测药材为马鹿角;当所述Cytb基因的第804位核苷酸为C时,所述应用中的待测药材为梅花鹿角。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鹿角803

806位核苷酸序列为5
’‑
TTAA
‑3’
;所述梅花鹿角803

806位核苷酸序列为5
’‑
TCAA
‑3’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Cytb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其特征在于,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7.一种区分马鹿角、梅花鹿角或伪品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润周海琴海丰胡剑虹李松陈盛君张开雪梁倩查同乐梅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