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52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包括智能移动座,所述智能移动座上固定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两处转轴。该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通过转动部、夹臂和弧形夹板,这样在将轮毂放到智能移动座上的指定位置后,通过驱动电机转动丝杆,在限位滑块限位作用下使得齿条块发生水平移动,并且驱动齿轮进行转动,继而使得转轴带动夹臂转动,最终两处夹臂上的弧形夹板将轮毂夹持住即可,之后通过智能移动座内部的导航系统和传感器驱动移动轮进行匀速导航移动即可,这样使得轮毂在移动过程中因为被夹持住不会发生晃动和碰撞,不仅运输效率高,且匀速运输更加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人力投入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轮毂转运
,具体为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

技术介绍

[0002]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在轮毂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对轮毂进行多道程序加工,因此需要经常对轮毂在各个车间进行转运。
[0003]传统的转运方式大多通过人工搬运到推车上,在通过推运的方式进行运输,这样人力投入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同时人工搬运存在不稳定性,不能匀速运转,移动过快或者加速移动都肯会对轮毂产生晃动造成影响,同时推运过程中手滑或者脚滑导致发生碰撞等等。
[0004]同时经检索专利号CN208246858U公开了一种轮毂搬运机器人用夹具,该专利在背景提出目前轮毂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其坯件铸造成型后,一般通过人工搬运于各工序之间,不仅人力投入成本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搬运效率低,而且搬运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易发生碰撞和摩擦并破坏已加工好的表面结构,造成产品表面损伤,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而影响整车的美感,与本申请所提出问题一致。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通过自动化搬运来降低人力投入成本和提高搬运效率,同时避免人工搬运过程中因碰撞和移动速度不稳定而导致轮毂发生晃动产生损害的有益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智能移动座,所述智能移动座上固定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两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夹臂,且夹臂一端固定有弧形夹板,所述防护罩内部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与防护罩内壁转动连接的齿轮,且齿轮与转轴对接,所述齿轮一侧啮合有齿条块,所述防护罩内部上下端固定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在齿条块的滑槽中滑动,所述齿条块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且丝杆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智能移动座上。
[0008]优选的,所述转轴插入夹臂底端的圆槽中,且转轴和夹臂通过对应的螺栓孔穿插螺栓固定对接。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一侧和智能移动座安装有电机罩,且电机罩将驱动电机罩在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的内壁粘接有软垫,且软垫使用弹性硅胶制作而成。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的外壁粘接有反光条,且反光条使用玻璃珠材料制作而成。
[0012]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的上下端设有通口,且通口在弧形夹板的上下端为等距排列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智能移动座的外壁钉接有一圈铝合金管,且铝合金管上套接有缓冲泡棉。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如下:
[0015]本技术通过转动部、夹臂和弧形夹板,这样在将轮毂放到智能移动座上的指定位置后,通过驱动电机转动丝杆,在限位滑块限位作用下使得齿条块发生水平移动,并且驱动齿轮进行转动,继而使得转轴带动夹臂转动,最终两处夹臂上的弧形夹板将轮毂夹持住即可,之后通过智能移动座内部的导航系统和传感器驱动移动轮进行匀速导航移动即可,这样使得轮毂在移动过程中因为被夹持住不会发生晃动和碰撞,不仅运输效率高,且匀速运输更加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整体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防护罩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转动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转动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智能移动座;2、防护罩;3、转轴;4、夹臂;5、弧形夹板;51、通口;52、反光条;53、软垫;6、转动部;61、齿轮;62、齿条块;63、限位滑块;64、丝杆;65、驱动电机;7、电机罩;8、铝合金管;9、缓冲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如图1

图7所示,包括智能移动座1,智能移动座1上固定有防护罩2,防护罩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两处转轴3,转轴3上固定有夹臂4,且夹臂4一端固定有弧形夹板5,防护罩2内部设有转动部6,转动部6包括与防护罩2内壁转动连接的齿轮61,且齿轮61与转轴3对接,齿轮61一侧啮合有齿条块62,防护罩2内部上下端固定有限位滑块63,且限位滑块63在齿条块62的滑槽中滑动,齿条块62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64,且丝杆64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65,驱动电机65固定在智能移动座1上。
[0026]上述,通过转动部6、夹臂4和弧形夹板5,这样在将轮毂放到智能移动座1上的指定位置后,通过驱动电机65转动丝杆64,在限位滑块63限位作用下使得齿条块62发生水平移动,并且驱动齿轮61进行转动,继而使得转轴3带动夹臂4转动,最终两处夹臂4上的弧形夹板5将轮毂夹持住即可,之后通过智能移动座1内部的导航系统和传感器驱动移动轮进行匀速导航移动即可,这样使得轮毂在移动过程中因为被夹持住不会发生晃动和碰撞,不仅运输效率高,且匀速运输更加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0027]转轴3插入夹臂4底端的圆槽中,且转轴3和夹臂4通过对应的螺栓孔穿插螺栓固定对接。
[0028]上述,这样便于对夹臂4和弧形夹板5进行拆装以适配不同半径大小的轮毂,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
[0029]防护罩2一侧和智能移动座1安装有电机罩7,且电机罩7将驱动电机65罩在内部。
[0030]上述,电机罩7可以对驱动电机65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驱动电机65内部进灰尘或者受潮发生损坏。
[0031]弧形夹板5的内壁粘接有软垫53,且软垫53使用弹性硅胶制作而成。
[0032]上述,通过软垫53可以更有力的夹持轮毂,同时弹性硅胶制作而成的软垫53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避免发生碰撞时因为较大的震动导致轮毂损坏。
[0033]弧形夹板5的外壁粘接有反光条52,且反光条52使用玻璃珠材料制作而成。
[0034]上述,通过反光条52可以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发出反光,从而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0035]弧形夹板5的上下端设有通口51,且通口51在弧形夹板5的上下端为等距排列分布。
[0036]上述,通过一排通口51可以有效减少弧形夹板5的制作材料,从而使得本装置的成本更低,有利于批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包括智能移动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座(1)上固定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两处转轴(3),所述转轴(3)上固定有夹臂(4),且夹臂(4)一端固定有弧形夹板(5),所述防护罩(2)内部设有转动部(6),所述转动部(6)包括与防护罩(2)内壁转动连接的齿轮(61),且齿轮(61)与转轴(3)对接,所述齿轮(61)一侧啮合有齿条块(62),所述防护罩(2)内部上下端固定有限位滑块(63),且限位滑块(63)在齿条块(62)的滑槽中滑动,所述齿条块(62)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64),且丝杆(64)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65),所述驱动电机(65)固定在智能移动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毂自动转运移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插入夹臂(4)底端的圆槽中,且转轴(3)和夹臂(4)通过对应的螺栓孔穿插螺栓固定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三贵蔡卫军魏培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贵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