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436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涉及隧道排水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转杆和两个箱体,所述第一转杆转动套设于两个箱体之间,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均贯穿至对应的箱体的内部且均固定连接有蜗杆,每个所述蜗杆的杆壁均啮合连接有蜗轮,每个所述蜗轮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套设于第一转杆的杆壁的多个叶轮,能够在雨水量较大时冲击多个叶轮带动第一转杆转动,进而能够驱动两个增压转轮同方向同时转动,达到增加雨水流速的效果,加快了雨水的排水速度,通过设置的两个注油管,能够便于向两个蜗轮的表面添加润滑油,从而能够降低两个蜗轮与对应的蜗杆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两个蜗杆与蜗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两个蜗杆与蜗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两个蜗杆与蜗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隧道都处于低位地区,隧道两侧的雨水会向隧道中部的方向流动,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来不及排出会导致隧道内部积水,随着积水量的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0003]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的隧道排水结构大多采用安装排水管的方式进行,而排水过程往往依靠水流的自身动能得以实现,而当降雨量较大时由于排水管的直径限制,会导致排水速度受限,进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的隧道排水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解决了当降雨量较大时由于排水管的直径限制,会导致排水速度受限,进而存在安全隐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包括第一转杆和两个箱体,所述第一转杆转动套设于两个箱体之间,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均贯穿至对应的箱体的内部且均固定连接有蜗杆,每个所述蜗杆的杆壁均啮合连接有蜗轮,每个所述蜗轮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转杆,每个所述第二转杆均与对应的箱体转动套接且位于对应的箱体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增压转轮,所述第一转杆位于两个箱体之间的杆壁固定套接有多个叶轮;
[0008]利用设置的多个叶轮,能够在水流较大时驱动多个叶轮带动第一转杆转动,从而能够通过两个蜗杆与对应的蜗轮之间的啮合连接驱动对应的第二转杆转动,进而能够驱动两个增压转轮同步转动,以便于增加雨水的流动速度。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箱体的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注油管,两个所述注油管的顶部均设置有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机构且均通过对应的连接机构与对应的箱体传动连接,利用开设的通孔以及安装于通孔内部的注油管,能够对蜗轮的侧壁添加润滑油,保证蜗轮和蜗杆的使用寿命。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箱体相背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L形杆,每个所述箱体的侧壁的两个第一L形杆的另一端均共同固定连接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设置为圆形且内部环绕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均设置有紧固螺栓,利用设置的格栅板以及对应的四个紧固螺栓,能够将整个装置安装在排水管的内部,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的同时能够进行过滤,尽量避免垃圾进入排水管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U形板和第二L形杆,所述U形板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箱体的顶部且内部转动设置有轴销,所述第二L形杆的一端接与密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销与第二L形杆的另一端杆壁固定套接且杆壁套接有复位机构,利用设置的连接机构,能够
实现密封板与对应的箱体之间的传动连接,避免密封板掉落。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片,两个所述密封垫片均与对应的箱体的顶部接触连接,利用设置的密封垫片,能够保证密封板与对应的注油管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有水进入箱体的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扭簧,所述扭簧与轴销的杆壁活动套接,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U形板的侧壁以及对应的第二L形杆的杆壁固定连接,利用设置的扭簧,能够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驱动第二L形杆带动对应的密封板底部的密封垫片与对应的箱体的上表面保持紧密贴合状态。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固定套设于第一转杆的杆壁的多个叶轮,能够在雨水量较大时冲击多个叶轮带动第一转杆转动,进而能够驱动两个增压转轮同方向同时转动,达到增加雨水流速的效果,加快了雨水的排水速度。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两个注油管,能够便于向两个蜗轮的表面添加润滑油,从而能够降低两个蜗轮与对应的蜗杆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两个蜗杆与蜗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第一转杆;2、箱体;3、蜗杆;4、蜗轮;5、第二转杆;6、增压转轮;7、叶轮;8、注油管;9、密封板;10、第一L形杆;11、格栅板;12、紧固螺栓;13、U形板;14、第二L形杆;15、轴销;16、密封垫片;17、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
[0026]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包括第一转杆1和两个箱体2,第一转杆1转动套设于两个箱体2之间,第一转杆1的两端均贯穿至对应的箱体2的内部且均固定连接有蜗杆3,每个蜗杆3的杆壁均啮合连接有蜗轮4,每个蜗轮4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转杆5,每个第二转杆5均与对应的箱体2转动套接且位于对应的箱体2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增压转轮6,第一转杆1位于两个箱体2之间的杆壁固定套接有多个叶轮7;
[0027]利用设置的多个叶轮7,能够在水流较大时驱动多个叶轮7带动第一转杆1转动,从而能够通过两个蜗杆3与对应的蜗轮4之间的啮合连接驱动对应的第二转杆5转动,进而能
够驱动两个增压转轮6同步转动,以便于增加雨水的流动速度。
[0028]为了能够对两个蜗杆3和蜗轮4进行维护保养,如图3所示,两个箱体2的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注油管8,两个注油管8的顶部均设置有密封板9,两个密封板9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机构且均通过对应的连接机构与对应的箱体2传动连接,利用开设的通孔以及安装于通孔内部的注油管8,能够对蜗轮4的侧壁添加润滑油,保证蜗轮4和蜗杆3的使用寿命。
[0029]为了能够对两个箱体2进行固定安装以保证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如图1

2所示,两个箱体2相背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L形杆10,每个箱体2的侧壁的两个第一L形杆10的另一端均共同固定连接有格栅板11,格栅板11设置为圆形且内部环绕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的内部均设置有紧固螺栓12,利用设置的格栅板11以及对应的四个紧固螺栓12,能够将整个装置安装在排水管的内部,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的同时能够进行过滤,尽量避免垃圾进入排水管的内部。
[0030]为了实现密封板9与对应的箱体2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包括第一转杆(1)和两个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1)转动套设于两个箱体(2)之间,所述第一转杆(1)的两端均贯穿至对应的箱体(2)的内部且均固定连接有蜗杆(3),每个所述蜗杆(3)的杆壁均啮合连接有蜗轮(4),每个所述蜗轮(4)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转杆(5),每个所述第二转杆(5)均与对应的箱体(2)转动套接且位于对应的箱体(2)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增压转轮(6),所述第一转杆(1)位于两个箱体(2)之间的杆壁固定套接有多个叶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体(2)的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注油管(8),两个所述注油管(8)的顶部均设置有密封板(9),两个所述密封板(9)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机构且均通过对应的连接机构与对应的箱体(2)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体(2)相背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L形杆(10),每个所述箱体(2)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