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高铁轨道板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722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5
一体化高铁轨道板张拉装置涉及一种高铁轨道板张拉装置。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张拉装置张拉效率低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基座,基座上的前后移动滑轨上有前后移动滑块,基座上的第一气缸的缸杆与前后移动滑块连接;中部有凹槽的前后移动梁固定在前后移动滑块上。前后移动梁上的左右移动滑轨上有左右移动滑块,相对应的两个左右移动滑块上有张拉底板,张拉底板上的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前后移动梁上的齿条啮合,张拉底板上有制动器和支架,支架顶部的张拉油缸的缸杆端部有传感器,传感器连有气动夹爪。支架上的第二气缸的缸杆与驱动电机安装板连接,驱动电机装在驱动电机安装板上,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有锁紧齿轮。优点是提高轨道板的张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铁轨道板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铁轨道板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1、高铁轨道板及其模具有多种规格,且重量较大,现有的张拉装置在生产轨道板时由于张拉使用长度不同,尤其是预应力钢筋位置不可调整,一台装置不能满足不同规格轨道板的张拉要求,通用性比较差。另外,传统的张拉装置中各张拉机构不能适应性调整,张拉同步性较差,容易造成轨道板预应力张拉力值不均匀,力值偏差过大,使成品轨道板变形,且无法进行修复。所以,生产几种型号的轨道板就要配套几种型号的张拉装置,增加成本的同时也影响生产效率。因此,亟需对现有流水机组法生产线的张拉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满足不同型号轨道板的张拉需要,保证轨道板每根预应力钢筋的独立控制同步张拉,提高轨道板张拉效率的一体化高铁轨道板张拉装置

2、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基座,基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前后移动滑轨,前后移动滑块与前后移动滑轨配合安装,控制前后移动的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基座上,第一气缸的缸杆与前后移动滑块的底部连接;前后移动梁固定在前后移动滑块上,控制前后移动的第一气缸工作通过前后移动滑块带动前后移动梁进行前后运动。

3、前后移动梁的上表面中部开有左右方向的向下凹进的凹槽,凹槽前、后两侧的前后移动梁的上表面都固定有左右移动滑轨,两个左右移动滑轨上相对应的都设有若干个左右移动滑块,两个左右移动滑轨上的每相对应的两个左右移动滑块上都固定有一个张拉底板,每个张拉底板上都固定有一个伺服电机;

4、齿条固定在凹槽后侧的前后移动梁上表面上,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均与齿条啮合,各伺服电机工作能带动各张拉底板及左右移动滑块在左右移动滑轨上进行左右运动。

5、每个张拉底板的下表面都安装有制动器,制动器位于前后移动梁的凹槽内,当张拉底板到达固定位置后,制动器动作与前后移动梁抱死,实现固定张拉底板位置的作用。

6、每个张拉底板的上表面都固定有支架,支架顶部固定有张拉油缸,张拉油缸后方的支架上固定有支撑板,张拉油缸的缸杆端部连接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张拉用气动夹爪。

7、张拉用的气动夹爪和制动器均可从市场购得。

8、支撑板下方设有垂直设置的控制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固定在支架上,第二气缸的缸杆与驱动电机安装板连接,驱动电机安装板的滑块与支架的滑轨配合安装,驱动电机固定在驱动电机安装板上,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锁紧齿轮。

9、本技术的优点是: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一机多能,一台装置可满足不同型号轨道板的张拉需要,保证了轨道板每根预应力钢筋的独立控制同步张拉,自动锁紧,更精准的保证张拉力值要求,提高了轨道板质量,也提高了轨道板张拉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高铁轨道板张拉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是:基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前后移动滑轨(3),前后移动滑块(4)与前后移动滑轨(3)配合安装,控制前后移动的第一气缸(5)的缸体固定在基座上,第一气缸的缸杆与前后移动滑块的底部连接;前后移动梁(2)固定在前后移动滑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高铁轨道板张拉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是:基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前后移动滑轨(3),前后移动滑块(4)与前后移动滑轨(3)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揣宏磊姚佳禹马珍杨玉林田桂华周健陈忠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