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735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移动终端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差,存在漏液隐患,无法精细控温的问题。装置包括液冷片、风冷换热器,液冷片覆盖在终端发热器件的散热部件上,液冷片内设有导热流道,风冷散热器设置在终端外,风冷散热器包括散热管路机构和散热风扇,液冷片导热流道与散热管路机构之间通过管路形成闭环散热通道,散热通道内充入有液体。装置采用液冷风冷结合散热,散热效果好,装置外置,降低了漏液造成设备损坏的风险,采用双向水泵控制流体正反向循环回路,根据不同发热器件的不同温度选择不同回路进行工作,起到精确控制芯片温度,节约用电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功能越来越强大,这导致发热量逐渐升高。由于需要移动使用,需要考虑便携,产品尺寸不能扩大。这使得移动终端设备无法使用大功耗芯片,功能大大受限。
[0003]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纯风冷设计,但纯风冷装置散热上限低,芯片易超温降频,严重影响使用体验。散热能力强的风冷设备,笨重粗大不便携。还有采用风液混合冷却设计,液冷管道嵌入电脑内部,经过电脑内部的CPU、GPU等高功耗元器件,但存在较大的漏液隐患;液冷管道覆盖于原有设计的热管、VC上方,造成产品厚重,不利于使用,装配困难且难以维修;且现有液冷系统仅有液冷泵启停两种运行状态,系统不同状态下,所跨越的温度梯度较大,无法做到根据芯片温度精准控制系统的运行,提升制冷的能效,达到精细控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移动终端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差,存在漏液隐患,无法精细控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包括液冷片、风冷换热器,液冷片覆盖在终端发热器件的散热部件上,所述液冷片内设有导热流道,风冷散热器设置在终端外,风冷散热器包括散热管路机构和对其进行风冷的散热风扇,液冷片导热流道与散热管路机构之间通过管路形成封闭循环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内充入有液体。r/>[0006]本技术采用液冷和风冷相结合的散热结构,散热能力更强。液冷片安装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发热器件的原有散热部件上,液冷片通过高性能导热胶或使用回流焊连接在散热部件上,对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结构设计、硬件设计干扰小,装配便捷,维护方便。只有液冷片设置在设备内,风冷换热器设置在设备外部,液冷片通过管路与风冷散热器快捷连接,液冷片远离核心芯片,大部分液体管路位于设备外,降低了漏液造成设备损坏的风险。风冷换热器为外接设备,通过连接器与液冷片快捷连接,在外出使用时,可以方便拆除,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恢复原有散热方案,使用灵活。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可以放置在风冷散热器上,使得风冷散热器不会额外占用用户的使用空间,且可以不启动液冷情况下利用风冷散热器上的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增加了装置的功能,能分级更精细的对设备进行控温,同时节约了用电。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冷片包括第一液冷片和第二液冷片,第一液冷片和第二液冷片分别覆盖在终端不同发热器件的散热部件上,第一液冷片与第二液冷片通过管路相连接,第一液冷片、第二液冷片通过管路分别与风冷换热器连接,共同形成封
闭循环的散热通道。本方案中优选设置两个液冷片,分别对不同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第一液冷片导热流管一个端口与第二液冷片导热流管一个端口连接,第一液冷片导热流管另一端口、第二液冷片导热流管另一个端口分别与风冷换热器的两个端口连接,共同形成封闭循环的散热通道。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风冷换热器还包括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连接在风冷换热器与液冷片之间的管路上。本方案中双向水泵能进行正反向泵水,双向水泵连接在第一液冷片与风冷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或者连接在第二液冷片与风冷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这样形成两个工作模式,两个工作模式分别对应两个冷却回路,包括第一个冷却回路:第一液冷片

第二液冷片

风冷换热器

第一液冷片;第二个冷却回路:第二液冷片

风冷换热器

第一液冷片

第二液冷片。通过第一液冷片和第二液冷片对应的发热器件不同温度来可以选择不同工作模式,优先对第一液冷片或第二液冷片对应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达到精确控制芯片温度,节约用电的效果。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风冷换热器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连接在风冷换热器与液冷片之间的管路上。本方案中水箱用于存储散热管路机构内的液体,水箱连接在第一液冷片与风冷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或者连接在第二液冷片与风冷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优先选择连接在与双向水泵所在的同一管路上。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冷片为扁平状板体,载液冷片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导热流道包括若干相并联的通道,导热流道密布设置在液冷片内,导热流道的两端口分别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口。液冷片扁平形状能够紧密的与散热部件接触连接,液冷片表面通过高性能导热胶或回流焊焊接在散热部件如热管或VC上。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在液冷片同一侧,且位于同一侧的两端位置,导热流道为多条并联的流道,密布设置在液冷片范围内,导流流道两端分别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口。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冷换热器包括托盘,散热管路机构覆盖在托盘上,在托盘上设置有进出风口,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进出风口上,散热管路机构包括两个进出水管口,液冷片导热流道的端口通过管路分别与两个进出水管口连接。本方案中散热管路机构覆盖设置在托盘上,散热风扇设置在托盘另一侧上,散热风扇可以设置多个,尽可能大范围的覆盖散热管路机构,散热风扇将风吹向散热管路机构,将热量带走实现风冷。两个进出水管口分别连接散热管路机构中管路的两端。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管路机构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连接有若干微通道管相连通,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内分别设置有隔板,隔板呈两边交错设置,将微通道管分隔成往复迂回的换热通道,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进出水管口。隔板将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分别分隔成若干段,位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内的隔板相互之间交错分布,这使得连接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微通道管形成了往复迂回的流动通道,液体流动的路径更长,更有利于进行散热。优选的连个进出水管口都设置在同一侧的集流管的两端上,便于连接。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通道管为扁平的管道。扁平形状使得散热面积更大,更有利于散热。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微通道管之间连接有往返弯折的散热片。散热片折成锯齿状连接在两微通道管之间,散热片能将微通道管上的热量导出,扩大了散
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也保证风扇的风吹过。
[0015]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6]1.采用液冷和风冷相结合的散热结构,散热能力更强;
[0017]2.液冷片通过导热胶或焊接安装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发热器件的原有散热部件上,对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结构设计、硬件设计干扰小,装配便捷,维护方便;
[0018]3.液冷片设置在设备内,风冷换热器设置在设备外部,液冷片远离核心芯片,大部分液体管路位于设备外,降低了漏液造成设备损坏的风险;
[0019]4.风冷换热器为外接设备,通过连接器与液冷片快捷连接,在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片、风冷换热器,液冷片覆盖在终端发热器件的散热部件上,所述液冷片内设有导热流道,风冷散热器设置在终端外,风冷散热器包括散热管路机构和对其进行风冷的散热风扇,液冷片导热流道与散热管路机构之间通过管路形成封闭循环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内充入有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液冷片包括第一液冷片和第二液冷片,第一液冷片和第二液冷片分别覆盖在终端不同发热器件的散热部件上,第一液冷片与第二液冷片通过管路相连接,第一液冷片、第二液冷片通过管路分别与风冷换热器连接,共同形成封闭循环的散热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其特征是风冷换热器还包括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连接在风冷换热器与液冷片之间的管路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其特征是风冷换热器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连接在风冷换热器与液冷片之间的管路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外接风液冷却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光余剑萍王小展陈继良马金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衡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