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719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工艺方法,相较于传统工艺,对双相不锈钢板进行压力加工,采用先抛丸后矫直的流程,可以大幅度降低热轧双相不锈钢板表面缺麻面、麻点、划伤等缺陷的产生。在矫直过程,采用矫直机前后(3个)辊道工作辊表面粗糙度Ra为3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压力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双相不锈钢板的加工过程中,矫直机用来消除钢板固溶热处理后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瓢曲和波浪缺陷,以改善板材平直度和残余应力,使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或满足用户的要求,在普通奥氏体不锈钢板产品中,以304、316和321等300系不锈钢的压力加工最具代表性,双相不锈钢的强度大约是常规奥氏体不锈钢强度的2倍,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压力加工过程更为困难,技术控制也更为复杂,因此双相不锈钢板不平度、出厂标准或技术协议,都有具体的规定,在双相不锈钢板产品中,以S32750、S32205、S32304和S32101等牌号最具代表性,其中S32205系列双相不锈钢同时具备铁素体不锈钢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奥氏体不锈钢的优良耐蚀性,已在管道运输、桥梁、化工、造船行业等得到广泛应用。
[0003]S32205双相不锈钢成分设计,具有高铬、高氮、高钼的特征,目前,国内外知名企业采用的热轧S32205系列双相不锈钢板,与矫直工序质量相关压力加工的工艺方法,主要有两种,相应的工艺过程和技术如附图1所示。
[0004]工艺1工艺流程:固溶热处理

矫直

抛丸

酸洗

人工修磨

包装等工序。其中,固溶热处理,矫直工艺,抛丸工艺等过程。决定化学品船用双相不锈钢板和其它工业板的上下表面质量和板型不平度,关键的就是固溶热处理过程,钢板热处理保温后采用辊底式淬火机冷却方法,钢板连续冷却,钢板温度≤150℃。矫直过程,十五辊组合矫直机针对双相不锈钢板设计,扩大矫直产品的厚度范围。薄规格产品的矫直工艺一般采用平行矫直工艺。平行矫直工艺使钢板在小辊系中处于大反弯曲率、大变形的状态,残余曲率趋于一致。钢板矫直后抛丸,钢板抛丸后表面质量为A和BSa2.5。
[0005]此工艺的特点是:钢板热处理保温后采用辊底式淬火机冷却方法,要求钢板温度≤150℃。矫直过程,薄规格产品和厚规格产品在一台矫直机上面矫直。抛丸过程,钢板矫直后抛丸,钢板抛丸后表面质量为A和BSa2.5,整个过程,装备技术先进且自动化程度高。
[0006]工艺2工艺流程:固溶热处理

矫直

抛丸

酸洗

人工修磨

包装等工序。其中,固溶热处理,矫直工艺,抛丸工艺等过程。决定了工业板的上下表面质量和板型不平度,关键的就是固溶热处理过程,钢板热处理保温后采用辊底式淬火机冷却方法,钢板连续冷却,钢板温度≤100℃。矫直过程,薄规格产品和厚规格产品在一台矫直机上面矫直,采用两套辊系。钢板矫直后抛丸,钢板抛丸后表面质量为A和BSa2.5。
[0007]此工艺的特点是:钢板热处理保温后采用辊底式淬火机冷却方法,要求钢板温度≤100℃。矫直过程,通过更换辊系的方法,薄规格产品和厚规格产品在一台矫直机上面矫直,抛丸过程,钢板矫直后抛丸,钢板抛丸后表面质量为A和BSa2.5,整个过程,装备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
[0008]工艺1和工艺2存在共同的缺陷:在双相不锈钢板工序选择上,先固溶热处理,然后
矫直,再抛丸处理。由于双相不锈钢的强度大约是常规奥氏体不锈钢强度的2倍,在矫直过程有更大的矫直压力才能将钢板矫直。另外钢板固溶热处理后,表面会产生一层薄的氧化铁皮。这些氧化铁皮在矫直过程,会部分脱落掉进矫直机下支撑辊底部,也会粘贴在矫直机工作辊和支撑辊表面,在实际矫直过程,给钢板表面造成麻面、麻点、划伤等缺陷,在后续的酸洗过程暴露了这些缺陷,增加了修磨过程的工作量,也造成了钢板复酸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工艺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11]一种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所述双相不锈钢板固溶热处理过程,通过喷淋和水槽冷却方式对双相不锈钢板材进行水冷淬火,淬火后的双相不锈钢板温度在200~300℃,不平度≤20mm/m;S2、将淬火后的双相不锈钢板通过辊道传送至抛丸机中进行抛丸处理,进抛丸机钢板温度在190~290℃,使用高碳钢丸粒,丸粒型号S260

S280。抛丸后钢板表面质量,光洁度为ASa2.5;S3、通过矫直机对抛丸后双相不锈钢板钢板进行矫直处理,矫直机前3个辊道和后3个辊道辊道表面粗糙度Ra为3μm

6μm,进矫直机钢板温度在180~280℃。
[0013]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步骤S2中,通过抛丸机配合高碳钢丸粒进行相应抛丸,高碳钢丸粒型号为S280。
[0014]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步骤S2中,所述双相不锈钢板抛丸后表面清洁度满足ASa2.5。
[0015]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步骤S3中,所述双相不锈钢板矫直后不平度≤5mm/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中,对双相不锈钢板进行压力加工,采用先抛丸后矫直的流程,可以将每块钢板的上和/或下表面质量,在矫直过程,采用矫直机前后(3个)辊道工作辊(表面粗糙度Ra为3μm

6μm)对钢板进行矫直作用,进矫直机钢板温度在180~280℃的优化控温技术,大幅度降低了热轧双相不锈钢板表面麻面、麻点、划伤等缺陷的产生,减少后续酸洗过程的人工修磨工作量,降低了热轧双相不锈钢板复酸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传统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工艺方法表格;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工艺方法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工艺方法实施例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相不锈钢板的矫直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所述双相不锈钢板固溶热处理过程,通过喷淋和水槽冷却方式对双相不锈钢板材进行水冷淬火,淬火后的双相不锈钢板温度在200~300℃,不平度≤20mm/m;S2、将淬火后的双相不锈钢板通过辊道传送至抛丸机中进行抛丸处理,进抛丸机钢板温度在190~290℃,使用高碳钢丸粒,丸粒型号S260

S280,抛丸后钢板表面质量,光洁度为ASa2.5;S3、通过矫直机对抛丸后双相不锈钢板进行矫直处理,矫直机前后设置有辊道,位于所述矫直机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苇张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瀛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