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070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及控制系统,固溶加热保温后的不锈钢板输送至喷淋区,通过喷淋区对不锈钢板进行喷淋淬水,喷淋淬水后的不锈钢板移动至料框中,通过水槽对不锈钢板进行水槽淬水,通过喷淋淬水和水槽淬水两种冷却方式组合对不锈钢板进行降温,提升淬火后板型不平度的控制能力,在对不锈钢板加工时,输入不锈钢板材料号,通过识别材料号生成对应的尺寸数据,并根据尺寸数据生成相应的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输送至计时模块,此时计时模块根据控制信息进行计时,当时间达到阈值后,发出提示要求提醒工作人员,此时将料框提升出水槽,以此控制水槽淬水的时间,操作简单,控制精度高。控制精度高。控制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及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普通奥氏体不锈钢板压力加工流程,依次采用板坯加热、轧制、固溶热处理、矫直、抛丸、酸洗、人工修磨、包装等工序。其中,固溶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好的使用性能,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至1000~1150℃,使碳化物全部溶解到奥氏体中,然后通过水冷或快速冷却的方式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不锈钢板固溶热处理过程,包括淬火冷却过程,主要决定了普通奥氏体不锈钢板的内材性能,也对板材的板型不平度有较大影响,目前常用的普通奥氏体不锈钢板固溶热处理淬火冷却装备为:中厚板辊式淬火机和无约束淬火控冷装备,因此目前的淬火冷却工艺分为两种:
[0003]1.辊式淬火是将钢板通过辊道的输送,进入喷水区进行淬火,钢板在运动中进行淬火,辊式淬火机淬火冷却速率很高,但工艺复杂,冷却过程控制难度大,并且中厚板辊式淬火机的造价高,强冷需要高水耗,淬火机必须有约7000m3/h以上的供水能力,才能满足不锈钢的淬火要求,耗水量大;当不锈钢板的板厚增大时,淬火装备造价明显增高。
[0004]2.无约束淬火控冷装备是将钢板通过辊道的输送,进人喷水区进行淬火,钢板在运动中进行淬火,优势是冷却速率较高,工艺简单,冷却过程控制难度小,由于无约束造价较低,所需供水能力在900m3/h以上,供水量比辊式淬火机小,但淬火后板型不平度达到20

40mm/m,不锈钢板的板厚受到淬火装备和工艺的限制,不锈钢板一次内材性能合格率较低。
[0005]因此需要一种针对厚度6

116mm、宽度1000

3800mm、长2000

12800mm的不锈钢板,能够满足大幅度降低固溶热处理淬火过程的供水量(节约用水)、提升淬火后板型不平度的控制能力和提高稳定不锈钢板一次内材性能合格率的不锈钢板热处理冷却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包括:
[0007]S1:固溶加热保温后的不锈钢板输送至喷淋区,通过所述喷淋区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喷淋淬水;
[0008]S2:喷淋淬水后的所述不锈钢板移动至料框中;
[0009]S3:移动所述料框至水槽中,通过所述水槽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水槽淬水;
[0010]S4:将所述料框提升出所述水槽,所述不锈钢板输送至辊道,所述料框复位。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喷淋区供水系统供水量为800m3/h,工作水压力为0.1

0.15MPa。
[0012]优选的:所述不锈钢板在所述喷淋区中前进速度为0.8

6m/mi n。
[0013]优选的:所述S1中喷淋区开始时不锈钢板温度为980

1150℃。所述S2中不锈钢板
在喷淋区结束时:当所述不锈钢板厚度H≤10mm时,其喷淋区结束时不锈钢板温度为600

720℃,所述不锈钢板厚度10mm<H≤25mm时,其喷淋区结束时不锈钢板温度为605

736℃,所述不锈钢板厚度25mm<H≤35mm时,其喷淋区结束时不锈钢板温度为610

750℃,所述不锈钢板厚度35mm<H≤116mm时,其喷淋区结束时不锈钢板温度为615

800℃。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不锈钢板在所述水槽中的冷却时间为h,所述h≥(1~2,3)
×
H秒(钢板厚度H单位为mm),且出水槽温度为≤100℃。
[0015]优选的:所述不锈钢板厚度H≤10mm时,时间系数取1,此时所述不锈钢板进水槽温度为600

720℃,所述不锈钢板厚度10mm<H≤25mm时,时间系数取1.5,此时所述不锈钢板进水槽温度为605

736℃,所述不锈钢板厚度25mm<H≤35mm时,时间系数取2,此时所述不锈钢板进水槽温度为610

750℃,所述不锈钢板厚度35mm<H≤116mm,时间系数取3,此时所述不锈钢板进水槽温度为615

800℃。
[0016]优选的:所述S4中所述不锈钢板提升出所述水槽时,所述料框宽度方向倾斜一定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具体为6

15
°

[0017]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包括:
[0018]输入模块,用以输入不锈钢板的材料号,输入材料号后生成对应的尺寸数据,并根据上述尺寸数据生成一控制信息输送至相应模块;
[0019]计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进行计时。
[0020]优选的:所述不锈钢板材料号输入所述输入模块后,通过识别材料号生成对应的尺寸数据,并根据所述尺寸数据生成相应的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输送至所述计时模块,此时所述计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进行计时,当时间达到阈值后,发出提示要求提醒工作人员。
[002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2]1.通过喷淋淬水和水槽淬水两种冷却方式组合对不锈钢板进行降温,大幅度降低固溶热处理淬火过程的供水量,实际供水量在800m3/h。提升料框出水槽时,离开水面后:料框宽度方向倾斜6~15
°
,钢板上表面的水自然流入水槽,省去了风吹扫装置的功能。提升淬火后板型不平度的控制能力,淬火后板型不平度1)85%以上>5

18mm/m;2)其余>18

28mm/m;达到了后续矫直工序的要求,矫直后不锈钢板不平度≦5mm/m,满足了市场和用户高标准的需求。提高和稳定不锈钢一次内材性能合格率,稳定在99.9%以上。
[0023]2.设置控制系统,在对不锈钢板加工时,输入不锈钢板材料号,通过识别材料号生成对应的尺寸数据,并根据尺寸数据生成相应的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输送至计时模块,此时计时模块根据控制信息进行计时,当时间达到阈值后,发出提示要求提醒工作人员,此时将料框提升出水槽,以此控制水槽淬水的时间,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示意图;
[0026]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7]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0、输入模块,11、计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固溶加热保温后的不锈钢板输送至喷淋区,通过所述喷淋区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喷淋淬水;S2:喷淋淬水后的所述不锈钢板移动至料框中;S3:移动所述料框至水槽中,通过所述水槽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水槽淬水;S4:将所述料框提升出所述水槽,所述不锈钢板输送至辊道,所述料框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喷淋区供水系统供水量为800m3/h,工作水压力为0.1

0.15MP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在所述喷淋区中前进速度为0.8

6m/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喷淋区开始时不锈钢板温度为980

1150℃。所述S2中不锈钢板在喷淋区结束时:当所述不锈钢板厚度H≤10mm时,其喷淋区结束时不锈钢板温度为600

720℃,所述不锈钢板厚度10mm<H≤25mm时,其喷淋区结束时不锈钢板温度为605

736℃,所述不锈钢板厚度25mm<H≤35mm时,其喷淋区结束时不锈钢板温度为610

750℃,所述不锈钢板厚度35mm<H≤116mm时,其喷淋区结束时不锈钢板温度为615

8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板热处理的组合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不锈钢板在所述水槽中的冷却时间为h,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宗春黄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瀛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