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提出一种适于内存的修复模块、使用其的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修复模块可以通过m位总线修复n条位线的其中之一,这里m≥n。在该修复方法中,依据n条位线的其中之一的索引值,产生切换控制信号和选择控制信号。接着,依据切换控制信号,将虚拟线逐一从第1条位线位移至n条位线之一,以取代n条位线中的该位线。之后,依据选择控制信号,选择第L条位线或虚拟线来进行信号传输,这里1≤L≤m。由此,采用虚拟线来取代受损的位线,便可通过未损坏的位线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其的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适于内存的修复装置,且特别关于一种可以修复内存中 受损位线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诸如计算机、手机,数字相机或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来处理及 记录数据的装置。在电子产品中,内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计算机而言, 驱动程序或应用程序等数据必需加载到内存,再由中央处理单元(CPU)进 行存取及执行数据。这里,内存可以暂时地存储数据,以加速计算机的操作。众所周知,内存包括以数组排列的多个存储单元。在列地址经译码后, 对应列地址的字符线便会致能,以开启字符在线的存储单元。而在行地址经 译码后,便可选择对应行地址的位线,进而从内存读取数据至总线,或者通 过总线将数据写入内存。如果其中的一个位线受损,数据便不能传送至目的 地,因此必需发展适于内存的修复方式,以提高内存的成品率。其中一个修复内存的简单方法,便是使用虚拟线来取代受损的位线。但 是,每一条位线对应内存中某一地址,因此需要组合逻辑单元来进行虚拟线 的寻址动作。寻址虚拟线的li存器转4奂语言码(register transfer language code, RTL code)是相当复杂的,而且在合成后也会耗费大量的逻辑门。 一旦虚拟 线经寻址来取代受损的位线后,此虚拟线便不能重复使用。总线位宽度决定 了进行一次数据传输的最大数据量,也就是说在数据传输期间,总线决定了 所选择的位线数。如果内存内有多条位线受损,且这些受损的位线在不同传 输期间需要进行数据的传输,则该使用未能重复利用的虚拟线的方法不符合 成本效益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修复模块及其修复方法,其在内存中将虚拟线逐一地从起始位线位移至位线之一,以取代该位线。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数据传输顺 畅,也可以提升内存的成品率。另外,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一种修复装置,其为采用n个迭接的修复模块,来修复内存中的n条位线。本专利技术提出 一种,其通过m位总线修复n条位线的 其中之一,其中m》n。修复模块包括译码单元、多个切换单元以及多个多任 务器。译码单元依据n条位线的其中之一的索引值,产生切换控制信号及选 择控制信号。第1个切换单元的第一及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1条位线及虚 拟线。第i个切换单元的第一及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i条位线及第i-l切换 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其中2《i《m。各切换单元依据切换控制信号,分别导 通第 一及第二输入端至第 一及第二输出端,或者分别导通第一及第二输入端 至第二及第一输出端。第j个多任务器的第一及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j+l 个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及第j个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其中l<j《m-l。 第m个多任务器的第一及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m个切换单元的第一及第二 输出端。各多任务器依据选择控制信号,选择第一输入端的位线或是第二输 入端的位线来进行信号的传输。本专利技术另提出 一种适于内存的修复装置,其能通过m位总线修复内存中 的n条位线。该修复装置包括n个迭接的修复模块来修复n条位线,其中m >n。本专利技术另提出 一种适于内存的修复方法,其通过m位总线来修复n条位 线的其中之一。首先,依据n条位线的其中之一的索引值,产生切换控制信 号选择控制信号。依据切换控制信号,将虚拟线逐一从第1条位线位移至n 条位线之一,以取代n条位线中的该位线。依据选择控制信号,选择第L条 位线或是虛拟线来进行信号传输,其中l《L《m。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其利用切换单元将虚拟线逐一 从起始位线位移至n条位线的其中之一。之后,修复模块利用各多任务器选 择对应的位线或虚拟线,来进行信号传输。这样,便能以虚拟线来取代受损 的位线,确保数据传输顺畅及提升内存的成品率。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 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6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修复模块的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修复装置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内存的修复方法的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修复模块 110:译码单元Dum、 Dum_l~Dum—4:虚拟线bit—index 、 bit一index一l bit—index一4: 索引值bit一0 bit—7:位线SH:选择控制信号SW:切换控制信号SW一0 SW一7:切换控制信号所包含的位信号SH—0~SH—7:选择控制信号所包含的位信号120—1~120—8:切换单元130—1 130—8:多任务器Ol、 02:切换单元的输出端II、 12:切换单元的输入端Nl、 N2:多任务器的输入端200:修复装置200—1 200—4:修复模块210:内存Bus:总线S301 S3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内存修复方法的各个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修复模块的框图。请参照图1,修复模块 100通过m位总线来修复内存中n条位线的其中之一,其中m》n。该内存例 如为,争态随才几存耳又内存(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 )。々支i殳总线位宽 度为8位,即m=8,且在内存中需通过总线修复4条位线,Wn=4。修复模 块100包括译码单元110、多个切换单元120 1 120—8以及多个多4壬务器130—1 130_8,其中切换单元或是多任务器的数目与总线位宽度有关。当内存 在进行存取时,经由位线bit_0到bit—7,可以从内存读取数据至总线,或者 将数据从总线写入内存。如果位线bitj)到bit—7的其中之一受损,数据便不 能传送至目的地,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修复模块100进行受损位线的修复。译码单元110依据n条位线的其中之一的索引值,产生切换控制信号SW 及选择控制信号SH。在实施例中,切换控制信号SW具有8位,且切换控制 信号SW的位信号分别表示为SW—0 SW—7,以控制切换单元120一1~120—8 的操作。选择控制信号SH也具有8位,且选择控制信号SH的位信号分别表 示为SH—0 SH一7,以控制多任务器130—1~130—8的操作。各切换单元120—1 120—8具有第一输入端II、第二输入端12、第一输出 端Ol及第二输出端02。第1个切换单元120_1的第一输入端II及第二输入 端12分别耦接第1条位线bit—0及虚拟线Dum。第i个切换单元120一i的第一 输入端II及第二输入端12分别耦接第i条位线bitj;i-l)及第i-l个切换单元 120—(i-l)的第一输出端Ol,其中2《i《8。各切换单元120—1-120—8依据切 换控制信号SW,分别导通第一输入端II及第二输入端12至第一输出端Ol 及第二输出端02,或是分别导通第一输入端II及第二输入端I2至第二输出 端02及第一输出端Ol。各多任务器130—1~130—8具有第一输入端Nl及第二输入端N2。第j个 多任务器130J的第一输入端Nl及第二输入端N2分别耦接第j+l个切换单 元120—(j+l)的第二输出端02及第j个切换单元120J的第二输出端02,其 中l《j《7。此外,第8个多任务器130—8的第一输入端Nl及第二输入端 N2分别耦接第8个切换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模块,适于内存,其通过m位总线修复n条位线的其中之一,这里m≥n,包括: 译码单元,依据n条位线的其中之一的索引值,产生切换控制信号和选择控制信号; 多个切换单元,各切换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第 1个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1条位线及虚拟线,第i个切换单元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i条位线及第i-1个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这里2≤i≤m,其中各切换单元依据所述切换控制信号,分别导通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或者分别导通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至第二输出端及第一输出端;以及 多个多任务器,各多任务器具有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第j个多任务器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j+1个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及第j个切换单元的第二输 出端,这里1≤j≤m-1,第m个多任务器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m个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其中各多任务器依据所述选择控制信号,选择第一输入端的位线或者第二输入端的位线来进行信号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光,
申请(专利权)人: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