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线圈部件
[0001]本公开涉及层叠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现有的层叠线圈部件,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
141945号公报)中记载的层叠线圈部件。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层叠线圈部件具备:素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互相对的一对端面、在第二方向上相互相对的安装面以及主面、以及在第三方向上相互相对的一对侧面;线圈,其配置于素体内;以及一对端子电极,其配置于素体的安装面。线圈构成为包含:多个第一配线部,其配置于主面侧;多个第二配线部,其配置于安装面侧;以及多个连接部,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将第一配线部和第二配线部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层叠线圈部件中,多个第二配线部中的各个,从第二方向观察,具有:第一部分,其包含与对应的连接部重叠的区域,并且位于靠近一个端面的位置;第二部分,其包含与对应的连接部重叠的区域,并且位于靠近另一个端面的位置;以及第三部分,其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在该结构中,如果将多个第二配线部中的各个设为相同的形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叠线圈部件,其中,具备:素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互相对的一对端面、在第二方向上相互相对的安装面以及主面、以及在第三方向上相互相对的一对侧面;一对端子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素体的所述安装面;线圈,其配置于所述素体内,与一对所述端子电极电连接;以及第一连接导体以及第二连接导体,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将所述线圈的一端部与一个所述端子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体将所述线圈的另一端部与另一个所述端子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导体配置在靠近一个所述端面且靠近另一个所述侧面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导体配置在靠近另一个所述端面且靠近一个所述侧面的位置,所述线圈包含:多个第一配线部,其配置在所述主面侧;多个第二配线部,其配置在所述安装面侧;以及多个连接部,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配线部中的各个,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具有:第一部分,其包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重叠的区域,并且位于靠近一个所述端面的位置;第二部分,其包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重叠的区域,并且位于靠近另一个所述端面的位置;以及第三部分,其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在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配线部,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位于靠近一个所述侧面的位置的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边界的位置,相比于位于靠近另一个所述侧面的位置的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边界的位置,位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更靠近另一个所述端面的位置,并且位于靠近另一个所述侧面的位置的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边界的位置,相比于位于靠近一个所述侧面的位置的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边界的位置,位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更靠近一个所述端面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线圈部件,其中,多个所述第二配线部中的各个,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边界具有两个弯曲点,并且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边界具有两个弯曲点,在所述第二配线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两个所述弯曲点位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两个所述弯曲点位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在相邻的所述第二配线部,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位于靠近一个所述侧面的位置的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两个所述弯曲点,相比于位于靠近另一个所述侧面的位置的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两个所述弯曲点,位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更靠近另一个所述端面的位置,并且位于靠近另一个所述侧面的位置的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
的两个所述弯曲点,相比于比位于靠近一个所述侧面的位置的所述第二配线部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两个所述弯曲点,位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更靠近一个所述端面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线圈部件,其中,多个所述第二配线部中的各个,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边界具有两个弯曲点,并且在所述第二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久宗裕,奥泽信之,飞田和哉,光安昭博,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