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64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属于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包括:腔体本体,腔体本体具有腔室,腔体本体包括位于腔室四周的前板、后板以及两个侧板,前板设置有激光窗;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一端与后板连接,并且三通接头与腔室连通,三通接头的另外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气路控制阀以及第二气路控制阀;第一接头与一侧板连接,第一接头设置有第一液路控制阀;第二接头与另一侧板连接,第二接头设置有第二液路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专门基于激光法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配合多通路和控制阀实现在气相或者液相的条件下定制、批量制备特定纯金属或金属合金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功能。金属合金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功能。金属合金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合成
,涉及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纳米材料在我国经济、产业等各方面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预计未来我国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工业上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工艺方法有激光法、离子溅射、高能球磨、分子束外延、水热和溶胶凝胶等,激光法因可瞬间提供超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合成特殊纳米结构,且具有纯度高、操作可控性好、便利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制备特殊型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激光法根据材料的制备环境,可分为气相和液相法。
[0003]纯金属或金属合金非氧化物纳米材料因具有特殊和可调变的电子结构、表面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在能源、化工、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金属铁(Fe)纳米粒子被证明在多个器官中表现出高效的磁共振(MR)对比增强(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1,50(18),4206

4209);金属铁与贵金属金(Fe

Au)合金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4D性能,即多模态成像特性以及在生理环境下随时间改变其形状、大小和结构的自降解特性(ACS Nano 2020,14(10),12840

12853)。
[0004]由于难以用简单的化学合成方法和前体制备以上稳定的纯金属或金属合金非氧化物纳米材料,激光法制备以上材料具有简单、便利和操作性好的独特优势,但是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在无氧反应环境或者特殊气体、液体环境中进行制备,目前尚无用于制备合金纳米粒子的专用装置,在制备纳米材料时无法实现定制、批量制备特定纯金属或金属合金非氧化物纳米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包括:
[0007]腔体本体,所述腔体本体具有腔室,所述腔体本体包括位于所述腔室四周的前板、后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前板设置有用于透过高能量聚焦型和平行型激光光束的激光窗;
[0008]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后板连接,并且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另外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气路控制阀以及第二气路控制阀;
[0009]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一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一接头设置有第一液路控制阀;
[0010]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另一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设置有第二液路控制阀。
[0011]较佳的,所述腔体本体还包括底板以及腔盖,所述底板、所述前板、所述后板以及两个所述侧板拼合构成盒状结构,所述腔盖可拆卸地盖住所述盒状结构的开口并封闭所述
腔室。
[0012]较佳的,所述腔盖设置有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腔室连通并且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实时监测所述腔室内压强的气压表。
[0013]较佳的,所述侧板设置有用于观察激光点纳米材料生成过程信号变化或影像信息的信号检测窗。
[0014]较佳的,还包括烧蚀杯,所述烧蚀杯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烧蚀杯的进口以及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以及所述第二接头连接。
[0015]较佳的,所述烧蚀杯为方形杯,所述烧蚀杯朝向所述激光窗的一面垂直于透过所述激光窗的烧蚀光轴,所述烧蚀杯朝向所述信号检测窗的一面垂直于透过所述信号检测窗的成像光轴。
[0016]较佳的,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后板均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三通接头通过所述快速接头与所述后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接头以及所述第二接头通过所述快速接头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
[0017]较佳的,还包括抽气泵以及气瓶,所述第一气路控制阀与所述抽气泵连接,所述第二气路控制阀与所述气瓶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提供了一种专门基于激光法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配合多通路和控制阀实现在气相或者液相的条件下定制、批量制备特定纯金属或金属合金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功能。
[0020]2、该腔体装置主要的特点在于集成了气路系统以及液路循环控制系统,既能够适用于激光气相制备法,又能够适用于激光液相制备法,且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能够在操作时提供无氧反应环境或者特殊气体、液体环境。
[0021]3、气压表用于实时监测腔室内的压强变化情况,在实际使用时,将腔室内的空气抽出,可以根据气压表观察腔室内的真空度,然后将所需气体打入腔室时,可以根据气压表观察腔室内的气压。
[0022]4、本装置在使用时具有操作便利的优点,三通接头、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均能够通过快速接头实现快速安装拆卸的效果,其中,快速接头可以通过卡箍与三通接头、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连接。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腔体装置的一侧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腔体装置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腔体装置的后侧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腔体装置打开腔盖后的腔室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腔体本体打开腔盖后的示意图。
[0028]图中,100、腔体本体;110、腔室;120、前板;121、激光窗;130、后板;140、侧板;141、信号检测窗;150、底板;160、腔盖;200、三通接头;210、第一气路控制阀;220、第二气路控制阀;300、第一接头;310、第一液路控制阀;400、第二接头;410、第二液路控制阀;500、第三接头;510、气压表;600、烧蚀杯;700、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0]如图1

5所示,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包括:腔体本体100、三通接头200、第一接头300以及第二接头400,所述腔体本体100具有腔室110,所述腔体本体100包括位于所述腔室110四周的前板120、后板130以及两个侧板140,所述前板120设置有用于透过高能量聚焦型和平行型激光光束的激光窗121;所述三通接头200的一端与所述后板130连接,并且所述三通接头200与所述腔室110连通,所述三通接头200的另外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气路控制阀210以及第二气路控制阀220;所述第一接头300与一所述侧板140连接,所述第一接头300设置有第一液路控制阀310;所述第二接头400与另一所述侧板140连接,所述第二接头400设置有第二液路控制阀410。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装置中,第一气路控制阀210以及第二气路控制阀220可以采用气动阀与电磁阀组合形成能够控制气路开关的元件,只要是具有执行器的阀体结构即可;同理第一液路控制阀310与第二液路控制阀410可以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本体(100),所述腔体本体(100)具有腔室(110),所述腔体本体(100)包括位于所述腔室(110)四周的前板(120)、后板(130)以及两个侧板(140),所述前板(120)设置有用于透过高能量聚焦型和平行型激光光束的激光窗(121);三通接头(200),所述三通接头(200)的一端与所述后板(130)连接,并且所述三通接头(200)与所述腔室(110)连通,所述三通接头(200)的另外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气路控制阀(210)以及第二气路控制阀(220);第一接头(300),所述第一接头(300)与一所述侧板(140)连接,所述第一接头(300)设置有第一液路控制阀(310);第二接头(400),所述第二接头(400)与另一所述侧板(140)连接,所述第二接头(400)设置有第二液路控制阀(4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本体(100)还包括底板(150)以及腔盖(160),所述底板(150)、所述前板(120)、所述后板(130)以及两个所述侧板(140)拼合构成盒状结构,所述腔盖(160)可拆卸地盖住所述盒状结构的开口并封闭所述腔室(1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腔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盖(160)设置有第三接头(500),所述第三接头(500)的一端与所述腔室(110)连通并且另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波吴爱国杨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