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集成的逆变组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26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集成的逆变组件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支撑底板两侧的电容和功率模块,电容设置有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支撑凸台和散热铝板;输出端子设于支撑凸台顶部,散热铝板与支撑底板的背面之间通过填充导热胶锁紧接触;功率模块的输入铜端子分别与电容的输出端子锁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集成度高等优点。有集成度高等优点。有集成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集成的逆变组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逆变组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集成的逆变组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三合一电桥系统中,将DC转AC的逆变组件作为电机控制器最核心的部分,它的模组化设计开发便是当前的重点发展方向。现有的一种逆变输出组件如图2所示,核心零部件功率模块、薄膜电容、电流传感器平铺布置在底板上方,薄膜电容和三相输出部分底部设有支撑支架;底板内部则集成了散热水槽和薄膜电容安装的腔体空间。逆变组件装置其内部的核心零部件通常都是采用平铺布置,逆变组件宽度方向占用面积过大,安装不灵活,无法满足客户平台化需求;且采用平铺布局的水道结构一般无法兼容电容的散热需求,不利于提高电容的可靠性;而电容与模块之间、模块与三相输出之间都需要转接支架支撑过渡,集成度不高,增加了物料成本。CN204859061U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若干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分别安装在散热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通过散热器对若干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进行统一散热。但是,该专利需要控制线路板通过驱动线路板驱动功率模块工作,且需要直流复合铜排把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电连接在一起,结构比较复杂且集成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集成的逆变组件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高集成的逆变组件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支撑底板两侧的电容和功率模块,功率模块的上方设有控制板,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装置和三相铜排,电容设置有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支撑凸台和散热铝板,散热铝板的形状为长方体,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设于电容的一侧,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设置的方向与散热铝板的长所在的直线平行;
[0006]输出端子设于支撑凸台顶部,散热铝板与支撑底板的背面之间通过填充导热胶锁紧接触;
[0007]功率模块的输入铜端子分别与电容的输出端子锁紧连接。
[0008]进一步地,控制板上设有旋变插件、板载放电电阻、低压插件和互锁插件,低压插件和互锁插件设于控制板的同一侧,旋变插件设于与该侧相对的一侧。
[0009]进一步地,三相铜排依次穿过电流检测装置,三相铜排与功率模块的输出铜端子锁紧固定,所述三相铜排包括U相铜排、V相铜排和W相铜排;
[0010]电流检测装置的针脚与控制板连接,电流检测装置的支脚锁在支撑底板上。
[0011]进一步地,支撑底板的正面设有避让孔、散热水槽和密封槽,
[0012]所述避让孔为通孔,输出端子穿过避让孔,
[0013]密封槽内部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对散热水槽和功率模块密封。
[0014]进一步地,支撑底板的背面设置有出水口、水道盖板和进水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水道盖板与支撑底板通过搅拌摩擦焊连接。
[0016]进一步地,输出端子的正负铜排之间采用叠层设计。
[0017]进一步地,支撑凸台由电容壳体直接注塑成型。
[0018]进一步地,支撑底板与两侧的电容和功率模块通过螺栓连接。
[0019]进一步地,功率模块的输入铜端子与电容的输出端子通过螺栓连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通过在内部集成支撑凸台,功率模块的输入铜端子分别与电容的输出端子锁紧连接,通过支撑凸台上的输出端子连接功率模块和电容,无需设置直流复合铜排,结构简单,并且控制板上集成多种插件和板载放电电阻的设计,使得逆变组件的体积非常紧凑,有利于整车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布置。
[0022](2)本技术采用上下叠层的结构布置,功率模块和薄膜电容在支撑底板的上下两侧,工作时可以同时对模块和薄膜电容进行散热,提高薄膜电容的可靠性。
[0023](3)本技术便于安装,可适配主机厂自制电驱的不同布置和接口需求,大大拓展了应用的场景,同时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常规逆变输出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底板正面结构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底板背面结构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薄膜电容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控制板示意图;
[0030]其中,控制板1、功率模块2、支撑底板3、电容4、U相铜排5、V相铜排6、W相铜排7、电流检测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2]本技术提出一种高集成的逆变组件装置,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高集成逆变组件装置采用上下叠层布局,其主要结构包括控制板1、功率模块2、支撑底板3、电容4、U相铜排5、V相铜排6、W相铜排7和电流检测装置8。电容4为薄膜电容。
[0033]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底板正面结构图。如图3所示,支撑底板3正面上设置有避让孔3

1、散热水槽3

2和密封槽3

3结构,避让孔3

1结构用于避让薄膜电容4的输出端子4

2部分;散热水槽3

2用于对功率模块2水冷散热;密封槽3

3内部放置密封圈用于散热水槽3

2与功率模块2之间的密封。
[0034]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底板背面结构图。如图4所示,支撑底板3背面上设置有出水口3

4、水道盖板3

5和进水口3

6;水道盖板3

5是与支撑底板3本体搅拌摩擦焊连接。
[0035]图5为本技术的薄膜电容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容4设置有输入端子4

1、输出端子4

2、支撑凸台4

3和散热铝板4

4结构。散热铝板4

4的形状为长方体,输入端子4

1和输出端子4

2设于电容4的一侧,输入端子4

1和输出端子4

2的设置的方向与散热铝板4

4的长所在的直线平行,提高结构的集成度。输出端子4

2正负铜排之间采用叠层设计用于减少等效串联电感;支撑凸台4

3由电容壳体直接注塑成型,用于与功率模块2的输入铜端子之间的固定,节约零部件;散热铝板4

4在安装时与支撑底板3底部之间填充导热胶锁紧接触后用于对薄膜电容4进行散热。
[0036]图6为本技术的控制板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集成的逆变组件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支撑底板(3)两侧的电容(4)和功率模块(2),功率模块(2)的上方设有控制板(1),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装置(8)和三相铜排,电容(4)设置有输入端子(4

1)、输出端子(4

2)、支撑凸台(4

3)和散热铝板(4

4),散热铝板(4

4)的形状为长方体,输入端子(4

1)和输出端子(4

2)设于电容(4)的一侧,输入端子(4

1)和输出端子(4

2)的设置的方向与散热铝板(4

4)的长所在的直线平行;输出端子(4

2)设于支撑凸台(4

3)顶部,散热铝板(4

4)与支撑底板(3)的背面之间通过填充导热胶锁紧接触;功率模块(2)的输入铜端子分别与电容(4)的输出端子(4

2)锁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集成的逆变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板(1)上设有旋变插件(1

1)、板载放电电阻(1

2)、低压插件(1

3)和互锁插件(1

4),低压插件(1

3)和互锁插件(1

4)设于控制板(1)的同一侧,旋变插件(1

1)设于与该侧相对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集成的逆变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相铜排依次穿过电流检测装置(8),三相铜排与功率模块(2)的输出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位超群陈登峰宋君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