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257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增氧机,包括控制器、机壳、上端盖、电机轴、线圈绕组、磁钢组、下端盖和叶轮;机壳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机壳内居中设置有环形的磁钢组,在磁钢组内设置有线圈绕组;上端盖上设置有尼龙盘;尼龙盘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转接座;控制器固定在控制器转接座上;电机轴的下端穿过下端盖与叶轮连接,电机轴的上端穿过上端盖后与尼龙盘转动连接;控制器与线圈绕组电性连接;上端盖上设置有呼吸阀,呼吸阀的下端与机壳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壳中设置呼吸阀,对由于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造成内部反冲力增大进行卸压,保证增氧机的稳定性,避免在反冲力下造成增氧机的倾覆,大大减少进水的风险,安全性更高。全性更高。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氧机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上增氧设备
,尤其涉及增氧机。

技术介绍

[0002]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增氧机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主要有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充气式、吸入式、喷水式以及涡流式等等,其中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当属叶轮式增氧机。现有技术中,叶轮式增氧机的应用已经很广泛,但是常规的叶轮式增氧机电机运转过程中,发热量大,功率越大的增氧机,产生的热量越大,这就会造成机壳内产生反冲力,造成增氧机倾覆,有较大的进水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增氧机,来降低机壳内的反冲力,防止增氧机进水,提高安全性。
[0004]本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增氧机,包括控制器、机壳、上端盖、电机轴、线圈绕组、磁钢组、下端盖和叶轮;所述机壳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机壳内居中设置有环形的磁钢组,在磁钢组内设置有线圈绕组;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尼龙盘;所述尼龙盘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转接座;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控制器转接座上;所述电机轴的下端穿过下端盖与叶轮连接,电机轴的上端穿过上端盖后与尼龙盘转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线圈绕组电性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呼吸阀,呼吸阀的下端与机壳内腔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盘的上表面型腔中设置有轴套,下表面设置有与尼龙盘整体成型的防护筒;所述电机轴的上端穿过防护筒后与轴套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轴套上设置有止转垫片;所述止转垫片中设置有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母将止转垫片固定在轴套,对电机轴的上端进行限位。
[0008]进一步的,位于机壳内的电机轴部分通过第一轴承与上端盖连接;所述上端盖从下向上设置有套在机械密封件和骨架油封;位于上端盖内的电机轴的部分通过机械密封件和骨架油封进行密封。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轴的下端与下端盖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转接座与尼龙盘的上表面通过锁紧螺丝进行固定连接。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在增氧机中的机壳中设置呼吸阀,对由于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造成内部反冲力增大进行卸压,保证增氧机的稳定性,避免在反冲力下造成增氧机的倾覆,大大减少进水的风险,而尼龙盘设置的轴套,可以增加耐磨性能,下表面设置的防护筒可以对电机轴外露部分进行防护和密封,防止进水,提高电机轴的使用寿命,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尼龙盘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控制器1;控制器转接座2;尼龙盘3;上端盖4;骨架油封5;机械密封件6;锁紧螺母7;止转垫片8;第一轴承9;线圈绕组10;机壳11;叶轮12;下端盖13;第二轴承14;磁钢组15;呼吸阀16;电机轴17;锁紧螺丝18;轴套31;防护筒3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技术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增氧机,包括控制器1、机壳11、上端盖4、电机轴17、线圈绕组10、磁钢组15、下端盖13和叶轮12;所述机壳1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端盖4和下端盖13,机壳11内居中设置有环形的磁钢组15,在磁钢组15内设置有线圈绕组10;所述上端盖4上设置有尼龙盘3;所述尼龙盘3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转接座2;所述控制器1固定在控制器转接座2上;所述电机轴17的下端穿过下端盖13与叶轮12连接,电机轴17的上端穿过上端盖4后与尼龙盘3转动连接;所述控制器1与线圈绕组10电性连接;所述上端盖4上设置有呼吸阀16,呼吸阀16的下端与机壳11内腔连通。通过在增氧机中的机壳11中设置呼吸阀16,对由于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造成内部反冲力增大进行卸压,保证增氧机的稳定性,避免在反冲力下造成增氧机的倾覆,大大减少进水的风险。
[0018]作为优先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尼龙盘3的上表面型腔中设置有轴套31,增加耐磨性能,防止增氧机在高速运转下,电机轴17的磨损过大,造成频繁更换零件的成本增加,下表面设置有与尼龙盘3整体成型的防护筒32;所述电机轴17的上端穿过防护筒32后与轴套31转动连接,可以对电机轴17外露部分进行防护和密封,防止进水,提高电机轴17的使用寿命。
[0019]作为优先实施例,所述轴套31上设置有止转垫片8;所述止转垫片8中设置有锁紧螺母7,通过锁紧螺母7将止转垫片8固定在轴套31,对电机轴17的上端进行限位。
[0020]作为优先实施例,位于机壳11内的电机轴17部分通过第一轴承9与上端盖4连接;所述上端盖4从下向上设置有套在机械密封件6和骨架油封5;位于上端盖4内的电机轴17的部分通过机械密封件6和骨架油封5进行密封,通过机械密封件6和骨架油封5进行密封,提高电机轴17的密封性能。所述电机轴17的下端与下端盖13通过第二轴承14连接。所述控制器转接座2与尼龙盘3的上表面通过锁紧螺丝18进行固定连接。
[0021]本技术通过在增氧机中的机壳11中设置呼吸阀16,对由于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造成内部反冲力增大进行卸压,保证增氧机的稳定性,避免在反冲力下造成增氧机的倾覆,大大减少进水的风险,而在尼龙盘3的上表面型腔中设置轴套31,可以增加耐磨性能,下表面设置的防护筒32可以对电机轴17外露部分进行防护和密封,防止进水,提高电机轴17的使用寿命。
[0022]尽管上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与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技术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增氧机,包括控制器、机壳、上端盖、电机轴、线圈绕组、磁钢组、下端盖和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机壳内居中设置有环形的磁钢组,在磁钢组内设置有线圈绕组;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尼龙盘;所述尼龙盘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转接座;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控制器转接座上;所述电机轴的下端穿过下端盖与叶轮连接,电机轴的上端穿过上端盖后与尼龙盘转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线圈绕组电性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呼吸阀,呼吸阀的下端与机壳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盘的上表面型腔中设置有轴套,下表面设置有与尼龙盘整体成型的防护筒;所述电机轴的上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锡成汪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