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少强专利>正文

一种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443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涉及防洪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基体,其上端开设有凹腔,所述基体的上端设置有摆页,且摆页与箱盖固定连接;所述基体的后侧通过调节结构设置有滑轮,且基体的上端设置有推把;所述凹腔被隔板一分为二,隔板前侧为条形滑槽,所述凹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推杆。该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设置有自动升降控制功能,能够利用水位传感器自动检测水位,从而利用电推杆带动延伸板上下移动,当延伸板上升时,其侧面的密封板自动弹出,与相邻的密封板贴合,形成无缝的对接,在延伸板中间设置有玻璃板,能够提高观赏水面的视觉效果,增加了实用性。增加了实用性。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洪设施
,具体为一种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工业排放加重,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导致城市降雨量增加,城市内涝严重,对保证防洪安全的标准越来越高,同时,近年来气候条件逐年恶化,极端气候条件频繁出现,暴雨和台风使河水位和潮水位急剧升高,时常会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会造成惊人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社会影响,传统的防洪挡土墙为保证安全,设计中为了满足防洪要求,不得不提高防洪标准,造成防洪挡土墙的不断加高,阻隔了人们的视觉延续,损害了滨水区的景观,同时现有的防洪挡土墙建造过程缓慢,面对大规模水涝洪灾,部分地区还是用传统的办法,靠人海战术堆砌防洪防涝堤坝,往往很难及时迅速地堵塞水涝洪水的侵害,目前现有的防洪堤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就比如:
[0003]如公开号为CN112482303A的水利工程防洪堤,其技术方案为:通过浇筑的方式将支墩固定在地面上,将防洪墙及支撑墙安装在防洪堤基座上,当洪水来临时,通过调节装置带动活动板运动到槽口处,提高了防洪墙的高度,用于抵挡洪水的冲击,通过控制开关使得电机工作,进而电机带动活动轴转动,使得活动轴带动齿轮运动,进而齿轮带动齿条运动,齿条的上下运动带动活动架运动,进而活动架的运动带动活动杆及活动板运动,进而活动杆带动活动板向下运动,将活动板与槽口接触,进而活动板卡在槽口的内侧,提高了防洪墙的高度,增加了其防洪效果;
[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0005]1.防洪墙占地面积大,其将防洪墙设置成“凹”字形,虽然能够通过控制活动板控制防洪墙的高度,然而由于“凹”字形设计,是的墙体高度较高,且受限于“凹”字形设计,活动板无法高于防洪墙本体,防护效果有限,此外该装置需要并列对齐,其并未设置对齐结构,导致安装时容易歪斜错位,间隙较大,防洪效果不佳;
[0006]2.缺少一种根据水位自动调节高度的机构,只能够人为控制,防洪效率较低,缺少移动机构,装置需要搬运到目的地,无法轻松快捷地运输装置。
[0007]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及其使用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防洪堤不便于运输、不便于对接、防洪效果差以及缺少自动升降控制结构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包括基体,其上端开设有凹腔,
[0010]所述基体的上端设置有摆页,且摆页与箱盖固定连接;
[0011]所述基体的后侧通过调节结构设置有滑轮,且基体的上端设置有推把;
[0012]所述凹腔被隔板一分为二,隔板前侧为条形滑槽,所述凹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推杆,且第一电推杆与延伸板中的钢化玻璃板固定连接,其中延伸板与钢化玻璃板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并且延伸板与条形滑槽滑动连接;
[0013]所述延伸板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活动柱连接,且活动柱与密封板连接;
[0014]所述基体的上端两侧固定设置有斜块板,且斜块板用于对密封板向下运动时施加向凹槽内运动的分力,使得密封板能够自动收缩;
[0015]所述基体的两侧设置有定位结构,从而方便多个基体之间并列对齐;
[0016]所述延伸板外侧与水位检测传感器固定连接,且水位检测传感器与延伸板相对高度可调。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防洪堤能够方便运输,能够轻易将装置运到目的地,现场可自行填入砂石增重,在基体侧面设置有对齐结构,方便使用时将多个基体进行并排对齐,此外装置能够利用水位传感器自动检测水位,从而利用电推杆带动延伸板上下移动,形成无缝的对接,在延伸板中间设置有玻璃板,能够提高观赏水面的视觉效果。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基体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与螺纹杆转动连接,并且螺纹杆与活动架表面的螺纹通槽螺纹连接;
[0019]所述基体的后侧固定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中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活动架固定连接,并且滑块与滑轮连接。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装置具备调节结构,方便调节滑轮的高度。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设置有转柄,且转柄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螺纹杆方便转动,转动时更加省力。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支架,且连接支架与光伏发电板转动连接,从而方便转动光伏发电板调节角度迎合光照。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装置具备续航功能,能够为电力设备提供能量。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其固定设置在所述钢化玻璃板的表面,且固定块表面开设有孔,孔中设置有固定螺栓,并且固定螺栓与延伸板内侧固定连接。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装置可将玻璃板稳定地设置在延伸板中,提高延伸板的透光效果,方便观赏水面。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共设置有8个,延伸板前后侧各4个固定块,且固定块关于延伸板的中心上下左右对称设置。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玻璃板能够稳定地被固定在延伸板中,不会松动脱落。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凹陷槽,其开设在所述基体一侧,且基体的另外一侧设置有与定位凹陷槽吻合的定位插入体。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装置具备定位结构,方便在使用时将多个基体对
齐,避免安装时错位。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基体一侧,且基体的另外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密封圈吻合的第二密封圈。
[00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装置具备较好的密封效果,基体对齐后缝隙较小,减少水泄露的情况。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一、手握推把并推动滑轮将装置运到目的地,手摇转柄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带动活动架上升,从而带动滑块在滑轨中上升,进而使得滑轮缩回,基体底部稳定贴合地面;
[0035]步骤二、将多个基体并排设置,确保其中基体侧面的定位凹陷槽和定位插入体相互贴合对齐,同时第一密封圈罩住第二密封圈,从而使得基体之间间隙较小;
[0036]步骤三、打开箱盖,倒入适量砂石进入凹腔中,起到为基体增重的作用,提高抵御洪水的力量,盖上箱盖,转动光伏发电板调节好角度,为装置储存电能;
[0037]步骤四、当时水位上涨到接触水位检测传感器时,水位检测传感器发出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包括基体(1),其上端开设有凹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上端设置有摆页(3),且摆页(3)与箱盖(4)固定连接;所述基体(1)的后侧通过调节结构设置有滑轮(10),且基体(1)的上端设置有推把(12);所述凹腔(2)被隔板(201)一分为二,隔板(201)前侧为条形滑槽(202),所述凹腔(2)中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推杆(15),且第一电推杆(15)与延伸板(16)中的钢化玻璃板(17)固定连接,其中延伸板(16)与钢化玻璃板(17)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并且延伸板(16)与条形滑槽(202)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板(16)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块(20),且连接块(20)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1),并且凹槽(21)中设置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与活动柱(23)连接,且活动柱(23)与密封板(24)连接;所述基体(1)的上端两侧固定设置有斜块板(25),且斜块板(25)用于对密封板(24)向下运动时施加向凹槽(21)内运动的分力,使得密封板(24)能够自动收缩;所述基体(1)的两侧设置有定位结构,从而方便多个基体(1)之间并列对齐;所述延伸板(16)外侧与水位检测传感器(30)固定连接,且水位检测传感器(30)与延伸板(16)相对高度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基体(1)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架(5),且固定架(5)与螺纹杆(6)转动连接,并且螺纹杆(6)与活动架(8)表面的螺纹通槽(9)螺纹连接;所述基体(1)的后侧固定设置有滑轨(11),且滑轨(11)中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活动架(8)固定连接,并且滑块与滑轮(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的上端设置有转柄(7),且转柄(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支架(13),且连接支架(13)与光伏发电板(14)转动连接,从而方便转动光伏发电板(14)调节角度迎合光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升降调节功能的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18),其固定设置在所述钢化玻璃板(17)的表面,且固定块(18)表面开设有孔,孔中设置有固定螺栓(19),并且固定螺栓(19)与延伸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强陆德意
申请(专利权)人:刘少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