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用辅助减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356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用辅助减速装置,涉及市政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减速带和用于配合减速带使用的配合带,所述配合带设置在减速带的一侧,还包括用于对行驶车辆进行速度判定的速度检测机构,用于辅助减速带对汽车速度进行减速的辅助减速机构,用于将辅助减速机构和速度检测机构进行连接安装的安装机构。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速度检测机构可以对通过汽车的车身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辅助减速机构介入工作,且速度检测机构会实时对行驶车辆进行检测,只要当速度下降到合适范围,汽车就可以正常通过,当辅助减速机构介入过程中,此时可以持续对行驶车辆进行减速,从而达到强制减速的作用,而不是需要通过人为主观通过刹车进行减速。行减速。行减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用辅助减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用辅助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减速带也叫减速垄,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人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降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
[0003]但是现有的减速带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减速带虽然叫减速带,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减速带并没有减速的效果,当将减速带设置在学校、小区等路段时,此时当司机行驶到减速带面前时,需要司机进行主动减速,此时汽车速度的减速全部依靠的都是通过司机进行脚踩刹车做到的,使得减速带实际上提供的是警示的作用,并不具有减速的作用,提醒驾驶到减速带面前的司机需要减速,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多司机驾驶汽车行驶到减速带上时,此时司机不踩油门,也不踩刹车,虽然汽车仍然会产生一定的颠簸,但是减速带并没有将汽车速度有效进行减速,通过的汽车速度仍然会较快,由于减速带不具有主动减速功能,使得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很多快速通过减速带的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用辅助减速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学校及小区门口虽然设置有减速带,但是现有的减速带没有主动减少功能,当司机驾驶到减速带面前时,虽然没有踩油门但是通过减速带的速度可能仍然会较快1,从而存在一定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用辅助减速装置,包括减速带和用于配合减速带使用的配合带,所述配合带设置在减速带的一侧,还包括用于对行驶车辆进行速度判定的速度检测机构,用于辅助减速带对汽车速度进行减速的辅助减速机构,用于将辅助减速机构和速度检测机构进行连接安装的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端均设置有配合盒,所述配合盒内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与配合板连接,两个所述配合盒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配合板分别设置在减速带的两侧,所述配合带转动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配合板中。
[0006]进一步,所述配合盒呈中空设计,且配合盒长度与安装架长度相同,所述配合板与安装架之间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配合带和减速带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配合带表面设置若干凹凸块。
[0008]进一步,所述辅助减速机构包括摩擦轴,所述摩擦轴设置在配合带的下方,所述摩
擦轴外设置有第一配合套,所述第一配合套外转动连接有第二配合套,所述摩擦轴端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摩擦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与第二配合套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配合套中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端部设置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呈中空设置,所述连接盒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连接盒内壁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块外侧设置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滑动社会在安装盒内,所述配合块与安装盒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柱,所述配合块外设置有限制块,所述安装盒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安装盒之间设置有弹簧柱架,所述弹簧柱架中设置有缓冲阻尼,所述卡块与配合块之间连接有连接绳。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配合套和第二配合套呈中空设置,且第一配合套外部中间位置和第二配合套内部中间位置采用软性材质。
[0010]进一步,所述卡块端部呈弧面,且卡块外径与卡槽内径相对应。
[0011]进一步,所述辅助减速机构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设置在减速带端部,所述减速带中间位置贯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端部设置有移动控制块,所述移动控制块安装在安装架中,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若干个限制槽,所述安装架与移动控制块之间设置有减速复位弹簧,所述转动盘和转动轴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配合盘和第一配合盘。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配合盘和第二配合盘呈中空设置,且第一配合盘外部中间位置和第二配合盘内部中间位置采用软性材质,所述第二配合盘与连接盒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辅助减速机构可以配合减速带对汽车的行驶速度进行强制减速,使得通过减速带的汽车速度在合适范围,避免人为主观意识进行刹车减速时,此时行驶速度仍然会过快,对行人造成安全隐患,当司机驾驶汽车行驶到减速带面前时,此时虽然会取消油门,但是由于司机不喜欢踩刹车或者踩刹车力度过轻,导致汽车行驶的速度仍然会过快,此时不仅仅会造成汽车经过减速带时,颠簸力度过大,同时行驶过快的汽车经过学校、小区等地方时也会对经过的人产生安全隐患,但是此时通过辅助减速机构,当取消油门的汽车通过减速带时,此时汽车会推动减速带进行移动,并且减速带跟随轮胎会进行转动,使得轮胎出现打滑现象,但是由于减速带最终通过减速复位弹簧连接,此时减速带还会对行驶的汽车产生反作用力,给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力,从而对汽车起到减速的作用,并且在通过辅助减速机构对汽车进行减速时,此时不是让汽车进行瞬间减速而是让汽车有一个减速过程,从而可以避免汽车速度瞬间下降导致汽车出现巨大惯性,对汽车内驾驶人员造成危险,而且由于该装置可以复位,使得该装置可以进行重复循环使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其二,通过速度检测机构可以对通过减速带的汽车车速进行判断,判断其车速是否过快,是否需要对其进行辅助减速,并且在速度减速机构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持续对汽车车速进行检测,如果汽车车速过快,辅助减速机构会持续介入工作,当汽车车速减速到合适范围内时,此时减速带限制,使得汽车可以正常通过,避免汽车在缓慢通过减速带时,此时减速带还会对汽车进行减速,导致通过的汽车速度过慢,影响通过速度,并且当汽车速度下降过低,此时汽车恢复正常行驶速度时,需要消耗的能量过多,并且在利用辅助减速机构对汽车进行减速时,此时只要当汽车减速到合适范围,汽车就可以正常通过,不需要移动到固
定位置才可以进行通过,不仅仅降低了汽车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综上所述,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速度检测机构可以对通过汽车的车身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辅助减速机构介入工作,且速度检测机构会实时对行驶车辆进行检测,只要当速度下降到合适范围,汽车就可以正常通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当辅助减速机构介入过程中,此时可以持续对行驶车辆进行减速,从而达到强制减速的作用,而不是需要通过人为主观通过刹车进行减速。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用辅助减速装置,包括减速带(23)和用于配合减速带(23)使用的配合带(311),所述配合带(311)设置在减速带(23)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行驶车辆进行速度判定的速度检测机构(3),用于辅助减速带(23)对汽车速度进行减速的辅助减速机构(2),用于将辅助减速机构(2)和速度检测机构(3)进行连接安装的安装机构(1),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两端均设置有配合盒(13),所述配合盒(13)内设置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端部与配合板(11)连接,两个所述配合盒(1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6),所述安装架(12)上开设有若干卡槽(17),所述配合板(11)分别设置在减速带(23)的两侧,所述配合带(311)转动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配合板(1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用辅助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盒(13)呈中空设计,且配合盒(13)长度与安装架(12)长度相同,所述配合板(11)与安装架(12)之间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用辅助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带(311)和减速带(23)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配合带(311)表面设置若干凹凸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用辅助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减速机构(2)包括摩擦轴,所述摩擦轴设置在配合带(311)的下方,所述摩擦轴外设置有第一配合套(31),所述第一配合套(31)外转动连接有第二配合套(32),所述摩擦轴端部设置有安装块(312),所述安装块(312)与摩擦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312)与第二配合套(3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312)与安装架(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配合套(32)中设置有第三连接管(33),所述第三连接管(33)端部设置有连接盒(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伟王辉辉苏鹏郭超马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