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216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7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其包括沿左右分布的两根纵梁,两根纵梁之间共同连接有沿前后分布的两根横梁,每根纵梁、横梁的上表面均平齐,且每根纵梁、横梁的下表面均平齐;每根纵梁的前部和后部均各设置有一对固定板,每对固定板均包括同时固定于纵梁的上表面和相邻横梁的上表面的固定板Ⅰ、同时固定于纵梁的下表面和相邻横梁的下表面的固定板Ⅱ,每对固定板的固定板Ⅰ与固定板Ⅱ均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每块固定板Ⅰ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基础节螺栓孔;解决了现有地面设置塔机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空间限制无法满足施工需要、调整位置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桥梁施工中,塔机是常用的吊装施工机械,尤其在高墩、大跨径桥梁施工中广泛使用,通过塔机将建桥材料从地面吊至桥梁施工部位或桥面上,节约施工周期,节省人力,方便施工;目前塔机常设置于靠近桥梁的地面上,安装前需要将钻孔灌注桩埋设于地面以下作为塔机基础,然后将塔机基座与钻孔灌注桩采用地脚螺栓进行锚固连接,安装时随着施工桥墩或桥塔高度的增加,还需要在桥墩与塔机之间采用钢构件进行水平连接,以保证塔机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塔机施工时发生倾覆危险。

2、然而实践表明,现有地面设置塔机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塔机设置于桥梁附近,常常会位于桥墩的纵、横桥向范围内,随着施工进度的不断推进,桥墩结构的空间位置便会占据塔机垂直升高的空间位置,使塔机吊装无法满足施工需求;若塔机设置在桥墩纵、横桥向范围外,塔机作业半径又会大大缩小,适应性降低,导致横向钢构件无法设置,塔机稳定性也无法保证,此时便需要对塔机进行空间位置的挪移,然而塔机拆卸不便,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从而造成延长施工周期、增加工程造价的问题。

3、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地面设置塔机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空间限制无法满足施工需要、调整位置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

2、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包括沿左右分布的两根纵梁,两根纵梁之间共同连接有沿前后分布的两根横梁,每根纵梁、横梁的上表面均平齐,且每根纵梁、横梁的下表面均平齐;每根纵梁的前部和后部均各设置有一对固定板,每对固定板均包括同时固定于纵梁的上表面和相邻横梁的上表面的固定板ⅰ、同时固定于纵梁的下表面和相邻横梁的下表面的固定板ⅱ,每对固定板的固定板ⅰ与固定板ⅱ均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每块固定板ⅰ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基础节螺栓孔,每块固定板ⅱ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地脚螺栓孔。

4、进一步地,每根纵梁均包括沿左右分布的一块内侧板和一块外侧板,每根纵梁的内侧板和外侧板的顶部均共同固定有一块顶板ⅰ,每根纵梁的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底部均共同固定有一块底板ⅰ,每根纵梁的内侧板、外侧板、顶板ⅰ、底板ⅰ的前端均共同固定有一块前板,每根纵梁的内侧板、外侧板、顶板ⅰ、底板ⅰ的后端均共同固定有一块后板。

5、进一步地,每根横梁均包括沿前后分布的一块前侧板和一块后侧板,每根横梁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均共同固定有一块顶板ⅱ,每根横梁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底部均共同固定有一块底板ⅱ。

6、进一步地,每对固定板的固定板ⅰ与固定板ⅱ之间均连接有一组腹板ⅰ和一组腹板ⅱ,每组腹板ⅰ均包括固定于对应的外侧板的外表面且沿前后均匀分布的三个腹板ⅰ,每组腹板ⅱ均包括固定于对应的内侧板的外表面的两个腹板ⅱ,且每组腹板ⅱ的两个腹板ⅱ分别位于相邻横梁的前侧和后侧。

7、进一步地,每组基础节螺栓孔均包括沿前后均匀分布的两个基础节螺栓孔,每组地脚螺栓孔均包括沿前后均匀分布的四个地脚螺栓孔。

8、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塔机在混凝土桥面上的安装与作业,不仅解决了塔机作业时的空间限制问题,避免了桥墩结构占据塔机的垂直空间,满足了施工需要,而且桥面提供了更宽敞的操作空间,扩大了塔机的作业半径,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吊装作业,提高了施工适应性,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施工阶段的需求;同时增加了塔机的稳定性,有利于塔机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减少倾覆风险;进一步的,便于安装、拆卸,省时省力,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还降低了工程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分布的两根纵梁(1),两根纵梁(1)之间共同连接有沿前后分布的两根横梁(2),每根纵梁(1)、横梁(2)的上表面均平齐,且每根纵梁(1)、横梁(2)的下表面均平齐;每根纵梁(1)的前部和后部均各设置有一对固定板,每对固定板均包括同时固定于纵梁(1)的上表面和相邻横梁(2)的上表面的固定板Ⅰ(3)、同时固定于纵梁(1)的下表面和相邻横梁(2)的下表面的固定板Ⅱ(4),每对固定板的固定板Ⅰ(3)与固定板Ⅱ(4)均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每块固定板Ⅰ(3)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基础节螺栓孔(5),每块固定板Ⅱ(4)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地脚螺栓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纵梁(1)均包括沿左右分布的一块内侧板和一块外侧板,每根纵梁(1)的内侧板和外侧板的顶部均共同固定有一块顶板Ⅰ,每根纵梁(1)的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底部均共同固定有一块底板Ⅰ,每根纵梁(1)的内侧板、外侧板、顶板Ⅰ、底板Ⅰ的前端均共同固定有一块前板,每根纵梁(1)的内侧板、外侧板、顶板Ⅰ、底板Ⅰ的后端均共同固定有一块后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横梁(2)均包括沿前后分布的一块前侧板和一块后侧板,每根横梁(2)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均共同固定有一块顶板Ⅱ,每根横梁(2)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底部均共同固定有一块底板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对固定板的固定板Ⅰ(3)与固定板Ⅱ(4)之间均连接有一组腹板Ⅰ(7)和一组腹板Ⅱ(8),每组腹板Ⅰ(7)均包括固定于对应的外侧板的外表面且沿前后均匀分布的三个腹板Ⅰ(7),每组腹板Ⅱ(8)均包括固定于对应的内侧板的外表面的两个腹板Ⅱ(8),且每组腹板Ⅱ(8)的两个腹板Ⅱ(8)分别位于相邻横梁(2)的前侧和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基础节螺栓孔(5)均包括沿前后均匀分布的两个基础节螺栓孔(5),每组地脚螺栓孔(6)均包括沿前后均匀分布的四个地脚螺栓孔(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分布的两根纵梁(1),两根纵梁(1)之间共同连接有沿前后分布的两根横梁(2),每根纵梁(1)、横梁(2)的上表面均平齐,且每根纵梁(1)、横梁(2)的下表面均平齐;每根纵梁(1)的前部和后部均各设置有一对固定板,每对固定板均包括同时固定于纵梁(1)的上表面和相邻横梁(2)的上表面的固定板ⅰ(3)、同时固定于纵梁(1)的下表面和相邻横梁(2)的下表面的固定板ⅱ(4),每对固定板的固定板ⅰ(3)与固定板ⅱ(4)均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每块固定板ⅰ(3)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基础节螺栓孔(5),每块固定板ⅱ(4)上均开设有沿左右分布的两组地脚螺栓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桥面用塔机基座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纵梁(1)均包括沿左右分布的一块内侧板和一块外侧板,每根纵梁(1)的内侧板和外侧板的顶部均共同固定有一块顶板ⅰ,每根纵梁(1)的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底部均共同固定有一块底板ⅰ,每根纵梁(1)的内侧板、外侧板、顶板ⅰ、底板ⅰ的前端均共同固定有一块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伟宋磊满冠峰郭月哲郑海田董阳阳程耀烜李群锋郭华筝杨琪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