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316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所属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渗滤液处理箱,还包括分别连通于渗滤液处理箱顶端和底端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渗滤液处理箱外壁安装有PLC控制器,出液管顶端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渗滤液处理箱内腔侧壁设置有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包括安装于渗滤液处理箱内腔右侧壁的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渗滤液的产生多少来决定第一电动阀开关状态,进而实现渗滤液自动排出或集中中和的功能,避免渗滤液在渗滤液处理箱内腔满溢或难以充分中和的缺陷,同时能够根据渗滤液处理箱内腔酸碱度对应投放酸碱物质进行针对性中和,对渗滤液的中和作用更加准确和完善。渗滤液的中和作用更加准确和完善。渗滤液的中和作用更加准确和完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渗滤液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危废填埋场是一种用于处理危废垃圾的填埋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需要进行集中处理,防止肆意流淌污染周围的环境。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2427477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公开了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包括浇筑在土坑内的填埋池,填埋池顶部开凿有垃圾堆积槽,填埋池上开凿有集液槽,集液槽的槽底固定安装有水泵,填埋池上开凿有电机安装槽,填埋池内且位于电机安装槽和垃圾堆积槽的下方开凿有集液管道,集液管道的一端与集液槽连通,垃圾堆积槽相对内壁之间安装有四个固定条板,垃圾堆积槽相对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三个活动条板,垃圾堆积槽的槽底开凿有若干锥形渗液口,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本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活动条板转动,确保渗滤液进入集液槽时不会将大块危废垃圾带入集液槽,降低大块危废垃圾对水泵造成堵塞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其防堵塞性能”;
[0004]在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内腔缺少根据渗滤液的产生多少来实现自动排出的功能,若不断产生的渗滤液不及时排出,则会造成满溢,若渗滤液随产随排停留时间较短,不利于渗滤液的充分中和处理,因此现提出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内腔缺少根据渗滤液的产生多少来实现自动排出的功能,使用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能够根据渗滤液的产生多少来决定第一电动阀开关状态,进而实现渗滤液自动排出或集中中和的功能,避免渗滤液在渗滤液处理箱内腔满溢或难以充分中和的缺陷。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渗滤液处理箱,还包括分别连通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顶端和底端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外壁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出液管顶端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内腔侧壁设置有监测机构;
[0007]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内腔右侧壁的壳体,所述壳体由网状侧壁和上下两端的实心安装板组成,所述壳体上下两端的实心安装板分别安装有轻触开关,所述壳体内腔放置有浮球,且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渗滤液的密度;
[0008]其中,所述第一电动阀和所述轻触开关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内腔设置有中和机构;
[0010]所述中和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内壁底端的PH检测计,所述中和机构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顶端的投放罐,所述投放罐内腔中部竖直安装有隔板,借助所述隔板促使所述投放罐形成左右两个内腔,所述投放罐左右两个内腔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投料口和出料口,每个所述出料口内腔分别安装有第二电动阀;
[0011]其中所述PH检测计和所述第二电动阀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
[0013]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左侧壁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的一端,所述驱动轴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内壁右侧,所述驱动轴外壁由左向右等距设置有多组搅拌桨;
[0014]其中,所述电机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内腔设置有析出机构;
[0016]所述析出机构包括分别垂直安装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左右两侧壁的放置块,两个所述放置块顶端放置有过滤网,所述析出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右侧壁的清理口。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理口设置的位置与所述过滤网位置相对应。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渗滤液处理箱顶端安装有检查口。
[0019]本技术的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20]1、针对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内腔缺少根据渗滤液的产生多少来实现自动排出的功能,使用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PLC控制器、壳体、轻触开关和浮球的配合,能够促使浮球触碰底端轻触开关时驱动第一电动阀关闭,浮球触碰顶端轻触开关时驱动第一电动阀开启,以实现根据渗滤液的产生多少来决定第一电动阀开关状态,进而实现渗滤液自动排出或集中中和的功能;
[0021]2、本技术能够根据渗滤液处理箱内腔酸碱度对应投放酸碱物质进行中和,对渗滤液的中和作用更加准确和完善,通过PH检测计和PLC控制器能够对渗滤液处理箱内腔酸碱度进行实时监控,借助投放罐、隔板、投料口、出料口和第二电动阀的配合,能够针对性的实现投放罐左右内腔酸碱物质的分别投放;
[0022]3、本技术还设置有辅助中和的搅拌功能,促使渗滤液处理箱内腔渗滤液中和过程更加充分和完全,通过电机、驱动轴和搅拌桨的配合,能够对渗滤液处理箱内腔渗滤液和酸碱物质进行混合;
[0023]4、本技术借助放置块、过滤网的作用,能够对中和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进行析出,析出物质能够经由清理口向外侧清理,避免中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杂质堵塞出液管;
[0024]综上,本技术能够根据渗滤液的产生多少来决定第一电动阀开关状态,进而实现渗滤液自动排出或集中中和的功能,避免渗滤液在渗滤液处理箱内腔满溢或难以充分中和的缺陷,同时能够根据渗滤液处理箱内腔酸碱度对应投放酸碱物质进行针对性中和,对渗滤液的中和作用更加准确和完善。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渗滤液处理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投放管的主视剖面图;
[0027]图1

2中,1、渗滤液处理箱,2、进液管,3、出液管,4、PLC控制器,5、第一电动阀,6、
壳体,7、轻触开关,8、浮球,9、PH检测计,10、投放罐,11、隔板,12、投料口,13、出料口,14、第二电动阀,15、放置块,16、过滤网,17、清理口,18、电机,19、驱动轴,20、搅拌桨,21、检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

2所示,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用于危废垃圾填埋场渗出的渗滤液处理,包括渗滤液处理箱1,还包括分别连通于渗滤液处理箱1顶端和底端的进液管2和出液管3,渗滤液经由进液管2进入渗滤液处理箱1内腔进行中和处理后,经由出液管3向外侧排出,渗滤液处理箱1外壁安装有PLC控制器4,PLC控制器4为现有设备,其为一种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出液管3顶端设置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渗滤液处理箱(1),还包括分别连通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1)顶端和底端的进液管(2)和出液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1)外壁安装有PLC控制器(4),所述出液管(3)顶端设置有第一电动阀(5),所述渗滤液处理箱(1)内腔侧壁设置有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1)内腔右侧壁的壳体(6),所述壳体(6)由网状侧壁和上下两端的实心安装板组成,所述壳体(6)上下两端的实心安装板分别安装有轻触开关(7),所述壳体(6)内腔放置有浮球(8),且所述浮球(8)的密度小于渗滤液的密度;其中,所述第一电动阀(5)和所述轻触开关(7)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4)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1)内腔设置有中和机构;所述中和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1)内壁底端的PH检测计(9),所述中和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箱(1)顶端的投放罐(10),所述投放罐(10)内腔中部竖直安装有隔板(11),借助所述隔板(11)促使所述投放罐(10)形成左右两个内腔,所述投放罐(10)左右两个内腔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投料口(12)和出料口(13),每个所述出料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峰王丽佳王铁龙孟爽马晓杰刘巍孔欣桂英莲殷智慧刘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绿环固体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