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支架限位及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316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灯多模组联动调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动支架限位及导向装置,包括壳体;调光电机上设有能够前后伸缩的连接头;联动支架上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与连接头铰接;第一调光支架一端与壳体铰接,另一端与联动支架铰接;第二调光支架一端与壳体铰接,另一端与联动支架铰接;手动调光机构设于壳体上,手动调光机构调节第一调光支架和第二调光支架的角度,手动调光机构的输出端采用金属材料。通过手动调光机构来调节第一调光支架和第二调光支架的角度,进而改变车灯的初始角度,保证调光电机调整时的精准度,同时可以消除使用中产生的误差,减少手动调光因零件变形而发生误差和影响驱动力的可能,提升调光的有效驱动力、运动精度和稳定性。运动精度和稳定性。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动支架限位及导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灯多模组联动调光
,尤其涉及一种联动支架限位及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照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灯采用多模组组合实现汽车的照明功能,因此多模组联动的调光装置也随着该方案的使用应运而生。
[0003]目前多模组联动调光主要的实现方式为:单模组分别具有微调组件,再通过联调支架将单模组连接为一体,通过推动联调支架实现整个模组的调光。为了保证联调支架的运动稳定性,需要对联调支架进行限位,目前主要的限位方式为联调支架与壳体采用导轨连接,保证联调支架只存在一个方向的自由度,因此对联调支架限位处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而现在车灯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导致模组重量不断增加,从而对联调支架的强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考虑到成本因素,目前主要采用在材料中加入玻纤的方式提高联调支架的强度。然而,由于玻纤材料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易变形的特性,导致联调支架在满足强度要求后尺寸精度不能满足要求,经常出现由于零件的变形所引起的调光卡滞现象。目前由于联调支架变形导致的调光卡滞现象,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增大限位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支架限位及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调光电机(5),所述调光电机(5)设于壳体(1)上,所述调光电机(5)上设有能够前后伸缩的连接头(51);联动支架(4);所述联动支架(4)上设有连接座(41),所述连接座(41)与连接头(51)铰接;第一调光支架(2),所述第一调光支架(2)一端与壳体(1)铰接,另一端与联动支架(4)铰接;第二调光支架(3),所述第二调光支架(3)一端与壳体(1)铰接,另一端与联动支架(4)铰接;手动调光机构(6),所述手动调光机构(6)设于壳体(1)上,所述手动调光机构(6)的输出端与联动支架(4)铰接,以沿联动支架(4)与壳体(1)的连线方向调节联动支架(4)的角度,进而调节第一调光支架(2)和第二调光支架(3)的角度,所述手动调光机构(6)的输出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支架限位及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支架(4)上设有转动孔(48),所述转动孔(48)内穿设有旋转轴(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支架限位及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调光机构(6)包括第一调光螺钉(64),所述第一调光螺钉(64)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光螺钉(64)与旋转轴(42)螺纹连接;第二调光螺钉(65),所述第二调光螺钉(65)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光螺钉(65)与旋转轴(42)螺纹连接;第一圆柱齿轮(61),所述第一圆柱齿轮(61)转动连接于壳体(1)上;第二圆柱齿轮(62),所述第二圆柱齿轮(62)固定连接于第一调光螺钉(64)上,所述第二圆柱齿轮(62)与第一圆柱齿轮(61)啮合;第三圆柱齿轮(63),所述第三圆柱齿轮(63)固定连接于第二调光螺钉(65)上,所述第三圆柱齿轮(63)与第一圆柱齿轮(61)啮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秀丽陈佳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