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50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所述下穿通道两侧壁上分别水平伸出有平台,所述平台沿所述下穿通道侧壁延伸,所述平台左右正对设置,所述平台上固定安装有避洪舱,所述避洪舱包括密封连接的四周侧壁及顶面,所述避洪舱下底面敞口,所述避洪舱扣罩在左右两侧所述平台上,所述平台及所述避洪舱靠近所述下穿通道顶部,所述避洪舱内设有供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下穿通道内被困人员的紧急避洪场所,伸缩爬梯及供氧装置无需电源启动,面对洪涝灾害时,安全指数高,实用性强,提高人员存活率,降低灾害伤亡和损失。降低灾害伤亡和损失。降低灾害伤亡和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交通隧道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内复合交通路口的下穿通道位于低洼地带,遭遇暴雨、洪水等灾害时,水不断聚积在下穿通道内,当水位短时间内急速上涨,通道内车辆、人员撤离不及时,或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公开号为CN115013046A的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隧道内涝逃生避险站,包括耐压壳体,收放爬梯,水位监测装置,供气均压装置,再生氧气装置以及电源设备,通过电性控制爬梯的收放以及氧气供应,提高被困人员存活率和救援成功率。但洪涝事故发生时,电源设备也成为一种隐患,一旦积水损坏电源,将导致收放爬梯、供气均压装置和再生氧气装置无法正常使用,极有可能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亟须开发一种更加安全的下穿通道避洪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其关键在于:所述下穿通道两侧壁上分别水平伸出有平台,所述平台沿所述下穿通道侧壁延伸,所述平台左右正对设置,所述平台上固定安装有避洪舱,所述避洪舱包括密封连接的四周侧壁及顶面,所述避洪舱下底面敞口,所述避洪舱扣罩在左右两侧所述平台上,所述平台及所述避洪舱靠近所述下穿通道顶部,所述避洪舱内设有供氧装置。
[0006]采用以上设计,五面密封的避洪舱以及平台为被困人员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当下穿通道内积水上升至一定高度时,供氧装置运作为舱内人员提供必需氧气,提高紧急状况下被困人员的存活率,降低伤亡和损失。
[0007]作为优选,所述平台内侧面分别设有伸缩爬梯,以供被困人员登上所述平台。
[0008]作为优选,所述平台上固定安装有一组所述避洪舱,一组所述避洪舱沿所述平台前后间隔排布,每个所述避洪舱前后侧均设有梁板,所述梁板平行于所述避洪舱侧壁设置,所述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上,所述梁板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穿通道的相应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避洪舱位于其前后侧的所述梁板,所述平台以及所述下穿通道两侧壁之间形成回形槽。
[0009]采用以上设计,可以根据下穿通道的实际长度设计一组避洪舱,提供更多躲避空间,前后梁板及下穿通道两侧壁将每个避洪舱的四周围起来形成回形槽,这样便于通过向回形槽内灌水,观察避洪舱内壁是否有漏水情况,来判断避洪舱的密封性。
[0010]作为优选,两侧所述平台上分别开设有漏水通道,所述漏水通道分别位于所述避洪舱左右侧壁与所述下穿通道侧壁之间。
[0011]采用以上设计,向封闭空间内灌水检测密封性后,通过漏水通道将水排出。
[0012]作为优选,所述梁板包括L形梁板和倒T形梁板,一组所述避洪舱的前端和末端分别设有所述L形梁板,相邻两个所述避洪舱之间设有所述倒T形梁板;
[0013]所述L形梁板包括安装板和挡水板,所述安装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所述挡水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挡水板和安装板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穿通道侧壁密封连接;
[0014]所述倒T形梁板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所述竖直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水平板中间,所述竖直板和水平板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穿通道侧壁密封连接;
[0015]所述避洪舱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和水平板上。
[0016]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和水平板上均设有长条状的凸台,所述凸台沿所述安装板和水平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台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宽度分别与所述避洪舱前侧壁和后侧壁厚度相适应,所述避洪舱前侧壁和后侧壁底部分别固定嵌设在所述凹槽中。
[0017]采用以上设计,便于定位固定避洪舱。
[0018]作为优选,所述避洪舱上顶面设有人形顶棚,所述人形顶棚两翼板分别与所述避洪舱上顶面边缘焊接固定,所述人形顶棚两翼板延伸至所述下穿通道侧壁并与其固定连接。
[0019]采用以上设计,人形顶棚能够减少避洪舱上顶面所受外部压力,保证避洪舱安全性,同时其形状有利于排水,避免水流聚积在顶棚上。
[0020]作为优选,所述避洪舱采用槽钢和钢板制成,所述人形顶棚采用工字钢和钢板制成。
[0021]采用以上设计,减轻了避洪舱的重量,保证了人形顶棚的承重能力与抗弯强度。
[0022]作为优选,所述供氧装置包括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固定安装在任一侧所述平台内侧面,所述密封壳体底部与所述平台底面平行,所述密封壳体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浮球,所述密封壳体内装有制氧药剂,所述密封壳体顶部开设有氧气通道,所述氧气通道出口处设有压力阀,所述氧气通道出口正对所述避洪舱。
[0023]采用以上设计,当积水上涨平台底部,浮球受到浮力上浮,水进入密封壳体内与制氧药剂发生反应,氧气通过氧气通道进入避洪舱内实现供氧。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避洪舱、伸缩爬梯以及供氧装置均无需电源设备启动,面对洪涝灾害时,安全指数更高,实用性更强。
[0026]2、根据下穿通道实际长度设计一组前后间隔排布的避洪舱,紧急情况下为被困人员提供可选择的躲避空间,提高人员生存率,为救援争取更多时间。
[0027]3、设计梁板便于检测避洪舱密封性,提高避洪舱安全性。
[0028]4、设计人形顶棚承压,减小避洪舱顶部所受压力,同时人字形结构利于导流,避免水聚积在顶棚上。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避洪舱仅含轮廓);
[0030]图2为本下穿通道避洪结构中将人形顶棚(9)和避洪舱(3)顶面(10)向上位移与平台(2)侧壁和避洪舱(3)左右侧壁向避洪舱(3)外位移的立体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的横向剖面图;
[0032]图4为本技术的纵向剖面图;
[0033]图5为供氧装置(4)的侧视图;
[0034]图6为图5的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6]如图1~6所示的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所述下穿通道1两侧壁上分别水平伸出有平台2,所述平台2沿所述下穿通道1侧壁延伸,所述平台2左右正对设置,所述平台2上固定安装有避洪舱3。具体地,所述避洪舱3包括密封连接的四周侧壁及顶面10,所述避洪舱3下底面敞口,所述避洪舱3扣罩在左右两侧所述平台2上,所述平台2及所述避洪舱3靠近所述下穿通道1上顶部。这样设计,当遭遇洪涝灾害时,被困人员可以躲避到高处避洪舱3扣罩的平台2上,由于避洪舱3内有空气,即使积水上升至平台2高度也难以进入避洪舱3,保证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地,所述避洪舱3内设有供氧装置4,当积水上升至限定位置时,供氧装置4运行,向避洪舱3内输送氧气,防止被困人员出现缺氧状况。
[0037]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出,所述平台2内侧面分别设有伸缩爬梯5。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穿通道(1)两侧壁上分别水平伸出有平台(2),所述平台(2)沿所述下穿通道(1)侧壁延伸,所述平台(2)左右正对设置,所述平台(2)上固定安装有避洪舱(3),所述避洪舱(3)包括密封连接的四周侧壁及顶面(10),所述避洪舱(3)下底面敞口,所述避洪舱(3)扣罩在左右两侧所述平台(2)上,所述平台(2)及所述避洪舱(3)靠近所述下穿通道(1)顶部,所述避洪舱(3)内设有供氧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内侧面分别设有伸缩爬梯(5),以供被困人员登上所述平台(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上固定安装有一组所述避洪舱(3),一组所述避洪舱(3)沿所述平台(2)前后间隔排布,每个所述避洪舱(3)前后侧均设有梁板(6),所述梁板(6)平行于所述避洪舱(3)侧壁设置,所述梁板(6)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2)上,所述梁板(6)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穿通道(1)的相应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避洪舱(3)位于其前后侧的所述梁板(6),所述平台(2)以及所述下穿通道(1)两侧壁之间形成回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穿通道紧急避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6)包括L形梁板(61)和倒T形梁板(62),一组所述避洪舱(3)的前端和末端分别设有所述L形梁板(61),相邻两个所述避洪舱(3)之间设有所述倒T形梁板(62);所述L形梁板(61)包括安装板(61a)和挡水板(61b),所述安装板(61a)水平设置在所述平台(2)上,所述挡水板(61b)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61a)上,所述挡水板和安装板(61a)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穿通道(1)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倒T形梁板(62)包括水平板(62a)和竖直板(62b),所述水平板(62a)水平设置在所述平台(2)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霄舟周微之赵立张棋玲秦如心谭婧孙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