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屏蔽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210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基体层,基体层的下侧设置有电磁屏蔽层,电磁屏蔽层的下侧设置有粘结层,电磁屏蔽层为螺旋形碳纳米管与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层。通过将螺旋碳纳米管与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提高了电磁屏蔽膜的抗拉伸性能,在电磁屏蔽膜受力变形时,螺旋碳纤维管弹性模量大,能够保证导电网络的完整性,提高电磁屏蔽膜的可靠性;通过在碳纳米管外镀镍,形成了高效的电磁传输双重网络通道,提升了电磁屏蔽膜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屏蔽膜


[0001]本技术涉及屏蔽膜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屏蔽膜。

技术介绍

[0002]电磁屏蔽膜是由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制成的薄膜,可将电磁波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电磁波从电磁屏蔽膜的一面耦合或辐射到另一面时受到抑制或衰减。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屏蔽膜被广泛应用于通信、IT、电力、医疗、银行、证券、政府、军队等民用和国防等领域。
[0003]金属材料是最常用的散热和电磁屏蔽材料,但其热导率上限只有429W/(m
·
K)(银),且存在密度大、柔韧性差等缺点,在受力拉伸时导电填料间隙变大,导电网络受损,电磁屏蔽效能变差,很难满足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特别是柔性电子器件的应用需求。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一种电磁屏蔽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屏蔽膜,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基体层,基体层的下侧设置有电磁屏蔽层,电磁屏蔽层的下侧设置有粘结层,电磁屏蔽层为螺旋形碳纳米管与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层。
[0006]进一步地,碳纳米管为镀镍碳纳米管。
[0007]进一步地,基体层为聚酯膜、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聚丙烯膜的一种。
[0008]进一步地,粘结层为有机硅胶粘结层、环氧树脂粘结层、丙烯酸酯粘结层的一种。
[0009]进一步地,粘结层的下侧设置有离型层。
[0010]进一步地,离型层为单硅离型膜、聚脂离型膜、聚苯醚离型膜、聚四氟乙烯离型膜、聚乙烯离型膜、复合离型膜的一种。
[00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2]1、通过将螺旋碳纳米管与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提高了电磁屏蔽膜的抗拉伸性能,在电磁屏蔽膜受力变形时,螺旋碳纤维管弹性模量大,能够保证导电网络的完整性,提高电磁屏蔽膜的可靠性;
[0013]2、通过在碳纳米管外镀镍,形成了高效的电磁传输双重网络通道,提升了电磁屏蔽膜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标识:1、基体层;2、电磁屏蔽层;3、粘结层;4、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基体层1、电磁屏蔽层2、粘结层3和离型层4,电磁屏蔽层2设置在基体层1的下侧,粘结层3设置在电磁屏蔽层2的下侧,离型层4设置在粘结层3的下侧。
[0019]具体来说,基体层1为聚酯膜、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聚丙烯膜的一种,用于对电磁屏蔽层2进行保护。电磁屏蔽层2为螺旋形镀镍碳纳米管与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层,电磁屏蔽层2通过四氟胶粘接在基体层1的下侧。粘结层3为有机硅胶粘结层、环氧树脂粘结层、丙烯酸酯粘结层的一种,用于将电磁屏蔽膜粘接到所需物品表面。离型层4为单硅离型膜、聚脂离型膜、聚苯醚离型膜、聚四氟乙烯离型膜、聚乙烯离型膜、复合离型膜的一种,用于对粘结层3进行保护并方便撕除。优选的,粘结层4的一侧贴附有易撕贴纸。
[0020]其中,镀镍碳纳米管的制备工艺为:
[0021]碳纳米管镀前预处理:通过微波法或球磨法使碳纳米管变短,促使团聚的碳纳米管分散;
[0022]镀前氧化处理:借助于如浓硝酸、浓硫酸或混酸或重铬酸钾等强氧化性溶液对碳纳米管进行提纯,除去碳纳米管中的无定形碳和催化剂杂质,提高其纯度,并且在表面接枝官能团,改变其表面状态,提高其分散性;
[0023]表面敏化与活化:将氧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放入由氯化亚锡与稀盐酸构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进行敏化,后将碳纳米管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再放入氯化钯与稀盐酸构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进行活化处理;
[0024]镀镍:将经过敏化与活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放入硫酸镍与磷酸氢钠溶液中进行化学镀镍,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镀镍碳纳米管。
[0025]通过在碳纳米管表面镀镍,实现了保持金属系电磁屏蔽涂料较高的屏蔽效能且能够降低涂层密度的目的;同时碳纳米管使得电磁屏蔽膜具备较高的导热性能。
[0026]螺旋形镀镍碳纳米管与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层的制备工艺为:
[0027]将镀镍碳纳米管、水和分散剂按8:90:2的比例混合,超声分散15min,得到镀镍碳纳米管分散液;
[0028]将30份镀镍碳纳米管分散液加入70份聚四氟乙烯乳液中,超声分散30min,滤除液体后通过真空热压机热压制得镀镍碳纳米管与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层。
[0029]聚四氟乙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力学强度,而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使得在拉伸时,能够有效地减小导电网络受损,保证电磁屏蔽膜的屏蔽性能。
[0030]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0031]1、通过将螺旋碳纳米管与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提高了电磁屏蔽膜的抗拉伸性能,在电磁屏蔽膜受力变形时,螺旋碳纤维管弹性模量大,能够保证导电网络的完整性,提高电磁屏蔽膜的可靠性;
[0032]2、通过在碳纳米管外镀镍,形成了高效的电磁传输双重网络通道,提升了电磁屏蔽膜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
[003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的下侧设置有电磁屏蔽层,所述电磁屏蔽层的下侧设置有粘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层为螺旋形碳纳米管与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镀镍碳纳米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为聚酯膜、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聚丙烯膜的一种。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震王天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思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