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钻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55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工件毛坯面或者斜面锪孔及铣沉孔的刀具。所述钻铣刀包括刀体、刀片、排屑槽,过渡结构、刀头,所述刀片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渡结构上,所述过渡结构与所述刀体一体成型,所述刀头与所述过渡结构一体加工成型,所述排屑槽设置在所述刀头上,所述排屑槽为螺旋槽,所述刀片相对于所述刀体中心线偏心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产品斜面或者毛坯面上加工加工沉孔铣孔的过程中或沉孔频繁换刀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刀具。通过该刀具,可以使倾斜毛坯面上的沉孔一次加工完成,减少刀具更换次数,从而达到减少其他刀具的使用频率,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钻铣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工件毛坯面或者斜面锪孔及铣沉孔的刀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也越来越精巧,其中很多产品都存在在斜面或者毛坯面上加工通孔或者沉孔的情况。按照传统经验,在斜面或者毛坯面上加工通孔或沉孔,需先使用立铣刀或者方肩铣将斜面或毛坯面锪成垂直与刀具回转中心的平面,然后使用中心钻打定位,最后使用钻头进行钻孔。如此加工需频繁的更换刀具,不仅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工效率,甚至会由于频繁对刀产生质量问题。
[0003]现有钻铣刀设计可加工的深度一般为10

20mm,极为有限,无法一次加工到位,需使用U钻或其他刀具进行二次加工方能加工到位,未能从根本上改善频繁换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钻铣刀的结构,将两片刀片采用偏心设置的结构来实现高效加工沉孔铣孔的过程中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钻铣刀,所述钻铣刀包括刀体、刀片、排屑槽,过渡结构、刀头,所述刀片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渡结构上,所述过渡结构与所述刀体一体成型,所述刀头与所述过渡结构一体加工成型,所述排屑槽设置在所述刀头上,所述排屑槽为螺旋槽,所述刀片相对于所述刀体中心线偏心设置。
[000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刀片包括第一刀片及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设置于靠近排屑槽的一端,所述第二刀片设置于远离所述排屑槽与所述第一刀片相对应的另一端。
[000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片的水平切屑刃与所述刀体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一刀片的竖直切屑刃与所述刀体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一刀片的竖直切屑刃位置超过所述中心线。
[000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刀片的水平切屑刃与所述刀体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二刀片的竖直切屑刃与所述刀体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二刀片的竖直切屑刃位置超过所述螺旋槽的投影面。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刀片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过渡结构上。
[00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结构为顶部是圆台的锥形结构,所述顶部为靠近所述刀片的一端。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结构的底部直径与所述刀体直径相同。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部直径比所述底部直径大2mm。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片与所述第二刀片的加工直径部分重合。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刀头设置有环形卡槽结构,所述卡槽结构为倒T型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产品斜面或者毛坯面上加工加工沉孔铣孔的过程中或沉孔频繁
换刀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刀具。通过该刀具,可以使倾斜毛坯面上的沉孔一次加工完成,减少刀具更换次数,从而达到减少其他刀具的使用频率,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多功能铣刀结构示意图;
[0017]100

刀体、110

排屑槽、200

过渡结构、300

第一刀片、400

第二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一种多功能钻铣刀,所述钻铣刀包括刀体100、刀片、排屑槽110,过渡结构200、刀头,所述刀片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渡结构200上,所述过渡结构200与所述刀体100一体成型,所述排屑槽110设置在所述刀头上,所述刀头与所述过渡结构200一体成型加工而成,所述排屑槽110为螺旋槽,所述刀片相对于所述刀体中心线偏心设置。所述刀片包括第一刀片300及第二刀片400,所述第一刀片300设置于靠近排屑槽110的一端,所述第二刀片400设置于远离所述排屑槽110与所述第一刀片300相对应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刀片300及所述第二刀片400的刀体大部分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排屑槽的投影面中,未超过所述投影面的范围,在加工沉孔铣孔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刀片300及所述第二刀片400的刀刃得到排屑槽结构的保护,大大降低了加工过程中刀刃崩断的概率,减少了换刀片的次数提高了加工效率。所述第一刀片300的水平切屑刃与所述刀体100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一刀片300的竖直切屑刃与所述刀体100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一刀片300的竖直切屑刃位置超过所述中心线。所述第一刀片300有一部分刀片结构超过所述中心线,故所述第一刀片300和所述第二刀片400在刀体旋转加工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重合,从而达到可以加工沉孔铣孔的过程中的目的。所述第二刀片400的水平切屑刃与所述刀体100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二刀片400的竖直切屑刃与所述刀体100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二刀片400的竖直切屑刃位置超过所述螺旋槽的投影面。所述第二刀片400有一部分超出所述螺旋槽的投影面,在加工沉孔时,沉孔的加工直径可以通过调换不同尺寸的刀片实现调整,同时,所述第一刀片300及所述第二刀片400相对
于所述中心线偏心设置,在加工沉孔时,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刀片300及所述第二刀片400的位置来调整加工沉孔铣孔的过程中的直径,但需强调的是,所述第一刀片300的加工尺寸与所述第二刀片400的加工尺寸需始终保持部分重合。进一步对所述第一刀片300及所述第二刀片40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所述第一刀片300的加工直径为预设长度d2,所述第二刀片400的加工直径为D1,实际可加工沉孔的直径为D1,即为保证所述沉孔加工后为通孔,所述第一刀片300与所述第二刀片400的加工直径必须部分重合。所述刀头上设置多个安装螺纹孔,所述第一刀片300及所述第二刀片400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刀头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刀片300及所述第二刀片400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刀头上,所述第一刀片300和所述第二刀片400采用可拆卸式设计,刀片材质根据加工材质不同灵活更换,同时,若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崩刃的情况,也可通过跟换刀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钻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铣刀包括刀体、刀片、排屑槽,过渡结构、刀头,所述刀片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渡结构上,所述过渡结构与所述刀体一体成型,所述刀头与所述过渡结构一体加工成型,所述排屑槽设置在所述刀头上,所述排屑槽为螺旋槽,所述刀片相对于所述刀体中心线偏心设置。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钻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包括第一刀片及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设置于靠近排屑槽的一端,所述第二刀片设置于远离所述排屑槽与所述第一刀片相对应的另一端。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钻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的水平切屑刃与所述刀体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一刀片的竖直切屑刃与所述刀体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一刀片的竖直切屑刃位置超过所述中心线。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钻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片的水平切屑刃与所述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宝董兆鹏贾满银马涛王双庆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