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789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该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连接有上模具,且与所述上模具之间形成有用于汽车内饰成型的注塑腔,所述注塑腔的底部滑动贯穿有顶杆,所述顶杆底部安装有与所述下模具底部连接的弹性机构。通过在下模具底部安装弹性机构,弹性机构顶部安装顶杆,顶杆底部则能够延伸至注塑腔内,进而在上模具与下模具闭合后,能够向下按压弹性机构,使其弹性形变,进而顶杆顶部运动至注塑腔底部内,在注塑腔内汽车内饰注塑成型后,即可开模,进而弹性机构复位,会带动顶杆自动向上运动,以实现自动顶出注塑腔内的成型品,操作便利,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指注塑成型,汽车内饰是用于汽车内部的装饰,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
[0003]在汽车内饰注塑过程中,注塑模具内会设置顶针,用于开模后,将模具内的成型品顶出,以便取下成型品,而现有的注塑模具顶针结构,通过电推动方式,带动顶针运动,以实现顶出模具内的成型品,电推动方式虽然稳定,但是需要设置控制系统,才能控制顶针的运动,为了降低能源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汽车注塑模具电推动方式能源消耗高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连接有上模具,且与所述上模具之间形成有用于汽车内饰成型的注塑腔,所述注塑腔的底部滑动贯穿有顶杆,所述顶杆底部安装有与所述下模具底部连接的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顶部滑动贯穿所述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闭合后按压弹性机构。
[000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下模具呈内凹设置,所述顶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顶杆均与所述弹性机构连接设置,所述注塑腔与所述下模具的底部之间开设有两个贯穿孔,两根所述顶杆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贯穿孔,两个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上均嵌设有若干个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顶杆上。
[000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注塑腔底部开设有两个容纳腔,两个所述贯穿孔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容纳腔连通,两根所述顶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推块,两个所述推块能够分别进入两个所述容纳腔内。
[000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压力槽,两个所述贯穿孔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压力槽连通,两根所述顶杆上均套设有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分别滑动设于两个所述压力槽内。
[000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下模具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弹簧,所述连接板顶部安装有两根均滑动贯穿所述下模具底部的滑杆,所述上模具能够按压两根滑杆,所述顶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设置。
[00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两根所述限位管分别与两根所述滑杆对应,所述上模具底部固定安装有两根限位柱,两根所述限位柱分别与两根所述限位管对应,且能够按压两根所述滑杆。
[00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O型密封圈为耐高温密封圈。
[0012]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是:通过在下模具底部安装弹性机构,弹性机构顶部安装顶杆,顶杆底部则能够延伸至注塑腔内,进而在上模具与下模具闭合后,能够向下按压弹性机构,使其弹性形变,进而顶杆顶部运动至注塑腔底部内,在注塑腔内汽车内饰注塑成型后,即可开模,进而弹性机构复位,会带动顶杆自动向上运动,以实现自动顶出注塑腔内的成型品,操作便利,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主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

下模具;110

压力槽;120

限位管;20

上模具;210

限位柱;30

注塑腔;310

容纳腔;40

顶杆;410

推块;420

活塞;50

弹性机构;510

连接板;520

弹簧;530

滑杆;60

贯穿孔;610

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汽车注塑模具电推动方式能源消耗高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18]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包括下模具10,下模具10上连接有上模具20,且与上模具20之间形成有用于汽车内饰成型的注塑腔30,注塑腔30的底部滑动贯穿有顶杆40,顶杆40底部安装有与下模具10底部连接的弹性机构50,弹性机构50顶部滑动贯穿下模具10,上模具20与下模具10闭合后按压弹性机构50。
[0020]设置时,弹性机构50受到按压会弹性形变,以实现带动顶杆40向下运动,进而使顶杆40顶部运动至注塑腔30底部内,需要说明的是,下模具10和上模具20安装在现有的设备上,其具体安装结构为现有技术。
[0021]参阅图2和3,下模具10呈内凹设置,顶杆40设置有两根,两根顶杆40均与弹性机构50连接设置,注塑腔30与下模具10的底部之间开设有两个贯穿孔60,两根顶杆40分别穿过两个贯穿孔60,两个贯穿孔60的内壁上均嵌设有若干个O型密封圈610,O型密封圈610套设于顶杆40上,O型密封圈610为耐高温密封圈。
[0022]具体的,在贯穿孔60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若干个O型密封圈610则分别安装在若干个环形槽内,用于提高顶杆40与贯穿孔60之间的密封性。
[0023]参阅图2和3,注塑腔30底部开设有两个容纳腔310,两个贯穿孔60的顶部分别与两个容纳腔310连通,两根顶杆4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推块410,两个推块410能够分别进入两个容纳腔310内。
[0024]在顶杆40顶部固定安装推块410,推块410能够增大与成型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便于推动成型品移动,同时在注塑腔30底部开设容纳腔310,进而推块410能够进入容纳腔310内,以提高与注塑腔30底部接触面积,进而以提高密封效果。
[0025]参阅图2和3,下模具10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压力槽110,两个贯穿孔60的底部分别与
两个压力槽110连通,两根顶杆40上均套设有活塞420,两个活塞420分别滑动设于两个压力槽110内。
[0026]进一步的,顶杆40在向下运动时,会带动活塞420在压力槽110内向下运动,进而使活塞420上方空间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在上模具20与下模具10分离开模后,通过弹性机构50以及负压作用,以提供顶杆40向上的推力。
[0027]参阅图2和3,弹性机构50包括连接板510,连接板510与下模具10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弹簧520,连接板510顶部安装有两根均滑动贯穿下模具10底部的滑杆530,上模具20能够按压两根滑杆530,顶杆40与连接板510连接设置。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模具10上开设有两个孔,两个孔分别与两个限位管120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10),所述下模具(10)上连接有上模具(20),且与所述上模具(20)之间形成有用于汽车内饰成型的注塑腔(30),所述注塑腔(30)的底部滑动贯穿有顶杆(40),所述顶杆(40)底部安装有与所述下模具(10)底部连接的弹性机构(50),所述弹性机构(50)顶部滑动贯穿所述下模具(10),所述上模具(20)与所述下模具(10)闭合后按压弹性机构(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0)呈内凹设置,所述顶杆(40)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顶杆(40)均与所述弹性机构(50)连接设置,所述注塑腔(30)与所述下模具(10)的底部之间开设有两个贯穿孔(60),两根所述顶杆(40)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贯穿孔(60),两个所述贯穿孔(60)的内壁上均嵌设有若干个O型密封圈(610),所述O型密封圈(610)套设于所述顶杆(40)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腔(30)底部开设有两个容纳腔(310),两个所述贯穿孔(60)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容纳腔(310)连通,两根所述顶杆(4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推块(410),两个所述推块(410)能够分别进入两个所述容纳腔(31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柱张七洋李阿男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林伽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