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防侧翻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758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防侧翻装置及控制方法,防侧翻装置设置在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上并承载混泥土搅拌车的搅拌系统和液压系统,包括承载板、调节模块、锁紧模块、感应模块、开关阀、安全阀、三位四通电磁阀、二位三通电磁阀和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承载板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搅拌车的行车安全。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搅拌车的行车安全。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搅拌车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防侧翻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防侧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防侧翻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车车身重心高,行驶稳定性差,车辆本身要求边行驶、边搅动,特别是满载行驶时,搅拌桶内的混凝土不停地翻动,造成整车重心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引发偏心振动,在行驶过程中有发生翻车事故的危险。
[0003]梁鹏等设计了一种搅拌车防侧翻系统(专利号202221468585.6),该装置包括转向盘转角感应器、重力感应器、车载控制器、空气压缩机、储气筒、高度控制阀和空气悬架。通过重力感应器感应轴荷的变化,转向盘转角感应器感应方向盘转角、转动方向和转动角速度变化来调节空气悬架的升降,保证轴荷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确保不会有任意一轴轴荷降为零而导致侧翻。但是该系统未考虑到搅拌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搅拌桶的安装本身要求较高,且该系统轴荷调节范围有限。
[0004]赵天育等设计了一种防侧翻混泥土搅拌车(专利号201821341314.8),该装置车头、罐体护壳、水泥罐和支撑杆,混凝土罐车发生倾斜时,由于支撑杆受到重力作用绕转动座转动,一直保持垂直向下,当混凝土罐车倾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支撑杆能够支撑到地面上,因此能够支撑住罐体护壳不会倾倒到地面上。该装置发生侧翻后虽然不会倾倒,但是也不能立即恢复行驶,且如果遇到倾斜的转弯道路,支撑杆可能无法拥有很好的效果。
[0005]和少伟等设计了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车(专利号201721689257.8),该装置防侧翻副车架由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组成,前副车架的右侧设有滑道,后副车架的左侧设有滚轮,前副车架通过螺栓固定于后副车架的下方,后副车架的滚轮固定于前副车架的滑道中,后副车架和前副车架高低错位固定可降低搅拌车的质心,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螺栓的半刚性连接时产生的相对滑移解决了扭转力矩的传递问题,从而防止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的扭转力矩过大而产生扭转变形,解决了搅拌车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但该装置在遇到转弯和斜坡时,仍具有侧翻的可能。
[0006]虞君雨等设计了一种防侧翻混泥土搅拌车(专利号201720432670.X),该装置防侧翻轮包括轮毂、轮胎和若干个用于调节防侧翻轮轮径的调节杆,当混泥土搅拌车转弯时,两侧的防侧翻轮形成高度差使得混泥土搅拌车向转弯方向倾斜,混泥土搅拌车的重力沿倾斜方向的分力承担部分向心力,减小了混泥土搅拌车转弯时发生侧翻的概率。但该装置未考虑到直线行驶可能发生的侧翻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防侧翻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防侧翻装置,设置在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上并承载混泥土搅拌车的搅拌系统和液压系统,包括承载板、调节模块、锁紧模块、感应模块、开关阀、安全阀、三位四通电磁阀、二位三通电磁阀和控制模块;所述承载板为长方形,通过调节模块设置在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上,其长度方向和混泥土搅拌车的车身方向平行,用于承载混泥土搅拌车的搅拌系统和液压系统;所述调节模块包含双活塞杆液压缸、第一至第二导板、第一至第二滚柱组、第一至第二滚轮组、以及第一至第二挡板;所述双活塞杆液压缸固定在承载板下端面的中心,其两端活塞杆同轴、均垂直于承载板的长度方向;第一导板、第二导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双活塞杆液压缸的两侧,均和承载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且均平行于所述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的活塞杆;所述第一至第二滚柱组、第一至第二滚轮组、以及第一至第二挡板均设置在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上;第一滚柱组、第二滚柱组均包含n个通过支架固定在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上、能够自由转动的滚柱,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其中,第一滚柱组中n个滚柱的轴线均共线,等距均匀设置;第二滚柱组中n个滚柱的轴线均共线,等距均匀设置;第一滚柱组、第二滚柱组对称设置在双活塞杆液压缸的两端,其内滚柱的轴线均垂直于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的活塞杆;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均包含m个转轴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垂直固连的滚轮,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其中,第一滚轮组中m个滚轮的转轴共面,等距均匀设置;第二滚轮组中m个滚轮的转轴共面,等距均匀设置;第一滚轮组中m个滚轮的外壁均和第一导板远离第二导板的一面相抵,第二滚轮组中m个滚轮的外壁均和第二导板远离第一导板的一面相抵;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垂直固连,对称设置在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且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垂直于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的活塞杆;所述承载板架在第一滚柱组、第二滚柱组上,和第一滚柱组、第二滚柱组中各个滚柱的柱面相抵,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的下端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之间留有空隙,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上端和承载板之间留有空隙,使得双活塞杆液压缸能够通过对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施力使得承载板相对第一滚柱组、第二滚柱组在垂直于混泥土搅拌车的车身方向上自由滚动;所述锁紧模块包含第一锁紧单元和第二锁紧单元;所述第一锁紧单元、第二锁紧单元结构相同,均包含缸体、滑块、q个复位弹簧、以及q个动力筒,q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缸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柱体,其封闭端设有q个和动力筒一一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滑块为和缸体内壁相配合的柱体,设置在缸体内,和缸体密闭滑动相连,能够在缸体内自由滑动,且滑块远离缸体封闭段的一面设有摩擦层;所述动力筒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动力筒;q个动力筒的开口端和缸体封闭端q个安装通孔一一密闭垂直固连;
所述q个复位弹簧一一对应设置在q个动力筒内;复位弹簧的一端和其对应动力筒的封闭端固连,另一端和滑块固连,呈拉伸状态;所述动力筒封闭端的中心均设有液压进口;所述第一锁紧单元、第二锁紧单元对称设置在双活塞杆液压缸两侧,缸体均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固连,其中,第一锁紧单元用于在注入液压时通过其滑块上的摩擦层抵住第一导板从而锁定承载板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第二锁紧单元用于在注入液压时通过其滑块上的摩擦层抵住第二导板从而锁定承载板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所述开关阀的P口通过油管与混泥土搅拌车液压系统的液压泵出口连接,A口通过油管与二位三通电磁阀的P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的P口分别和混泥土搅拌车液压系统的液压泵出口、安全阀的进口通过油管连接,T口通过油管和混泥土搅拌车的液压系统的油箱进口连接,A口通过油管和双活塞杆液压缸一侧的腔室连接,B口通过油管和双活塞杆液压缸另一侧的腔室连接;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的P口通过油管和开关阀的A口连接,T口分别和混泥土搅拌车液压系统的油箱进口、安全阀的出口通过油管连接,A口通过油管分别和第一锁紧单元、第二锁紧单元中各个动力筒上的液压进口连接;所述感应模块包含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流量计、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车身高度传感器和第二车身高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表设置在三位四通电磁阀的B口和双活塞杆液压缸之间的油管上,用于测量其所在处的液压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压力表设置在三位四通电磁阀的A口和双活塞杆液压缸之间的油管上,用于测量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防侧翻装置,设置在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上并承载混泥土搅拌车的搅拌系统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调节模块、锁紧模块、感应模块、开关阀、安全阀、三位四通电磁阀、二位三通电磁阀和控制模块;所述承载板为长方形,通过调节模块设置在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上,其长度方向和混泥土搅拌车的车身方向平行,用于承载混泥土搅拌车的搅拌系统和液压系统;所述调节模块包含双活塞杆液压缸、第一至第二导板、第一至第二滚柱组、第一至第二滚轮组、以及第一至第二挡板;所述双活塞杆液压缸固定在承载板下端面的中心,其两端活塞杆同轴、均垂直于承载板的长度方向;第一导板、第二导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双活塞杆液压缸的两侧,均和承载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且均平行于所述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的活塞杆;所述第一至第二滚柱组、第一至第二滚轮组、以及第一至第二挡板均设置在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上;第一滚柱组、第二滚柱组均包含n个通过支架固定在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上、能够自由转动的滚柱,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其中,第一滚柱组中n个滚柱的轴线均共线,等距均匀设置;第二滚柱组中n个滚柱的轴线均共线,等距均匀设置;第一滚柱组、第二滚柱组对称设置在双活塞杆液压缸的两端,其内滚柱的轴线均垂直于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的活塞杆;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均包含m个转轴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垂直固连的滚轮,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其中,第一滚轮组中m个滚轮的转轴共面,等距均匀设置;第二滚轮组中m个滚轮的转轴共面,等距均匀设置;第一滚轮组中m个滚轮的外壁均和第一导板远离第二导板的一面相抵,第二滚轮组中m个滚轮的外壁均和第二导板远离第一导板的一面相抵;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垂直固连,对称设置在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且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垂直于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的活塞杆;所述承载板架在第一滚柱组、第二滚柱组上,和第一滚柱组、第二滚柱组中各个滚柱的柱面相抵,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的下端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之间留有空隙,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上端和承载板之间留有空隙,使得双活塞杆液压缸能够通过对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施力使得承载板相对第一滚柱组、第二滚柱组在垂直于混泥土搅拌车的车身方向上自由滚动;所述锁紧模块包含第一锁紧单元和第二锁紧单元;所述第一锁紧单元、第二锁紧单元结构相同,均包含缸体、滑块、q个复位弹簧、以及q个动力筒,q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缸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柱体,其封闭端设有q个和动力筒一一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滑块为和缸体内壁相配合的柱体,设置在缸体内,和缸体密闭滑动相连,能够在缸体内自由滑动,且滑块远离缸体封闭段的一面设有摩擦层;所述动力筒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动力筒;q个动力筒的开口端和缸体封闭端q个安装通孔一一密闭垂直固连;所述q个复位弹簧一一对应设置在q个动力筒内;复位弹簧的一端和其对应动力筒的封闭端固连,另一端和滑块固连,呈拉伸状态;
所述动力筒封闭端的中心均设有液压进口;所述第一锁紧单元、第二锁紧单元对称设置在双活塞杆液压缸两侧,缸体均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固连,其中,第一锁紧单元用于在注入液压时通过其滑块上的摩擦层抵住第一导板从而锁定承载板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第二锁紧单元用于在注入液压时通过其滑块上的摩擦层抵住第二导板从而锁定承载板和混泥土搅拌车的底盘;所述开关阀的P口通过油管与混泥土搅拌车液压系统的液压泵出口连接,A口通过油管与二位三通电磁阀的P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的P口分别和混泥土搅拌车液压系统的液压泵出口、安全阀的进口通过油管连接,T口通过油管和混泥土搅拌车的液压系统的油箱进口连接,A口通过油管和双活塞杆液压缸一侧的腔室连接,B口通过油管和双活塞杆液压缸另一侧的腔室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智林孔钧涛杨一冰曹世龙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