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40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架,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所述底架杆的右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上横架杆。车架主体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第一支架杆、第二支架杆、前叉架杆、第一上横架杆、第二上横架杆和后叉架杆,其中,前后侧的前叉架杆右端相互连接,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上述结构构成车架整体,除了后叉轴外,均为焊接结构,强度高,前后侧的底架杆之间安装有油箱和发动机,油箱和发动机的安装方便,其次,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为支架的受力缓冲支撑件,提高车架整体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架。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和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和旅行车等。现有的摩托车车架构造,是由立管、托管及支架连接组合而成,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中重要的配件,是摩托中各个部件的支撑,摩托车车架的设计至关重要。目前,摩托车车架一般为单一的金属架,其受力后,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于材料本身和车架结构强度,但终究还是刚性支撑,所能承受的强度有限,不利于后续安装和使用安全性,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摩托车架,车架主体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第一支架杆、第二支架杆、前叉架杆、第一上横架杆、第二上横架杆和后叉架杆,其中,前后侧的前叉架杆右端相互连接,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上述结构构成车架整体,除了后叉轴外,均为焊接结构,强度高,前后侧的底架杆之间安装有油箱和发动机,油箱和发动机的安装方便,其次,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为支架的受力缓冲支撑件,提高车架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摩托车架,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所述底架杆的右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上横架杆,所述第一上横架杆的右端连接有前叉架杆,所述第一上横架杆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二上横架杆,所述第二上横架杆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后叉架杆,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前后侧的底架杆之间安装有油箱和发动机。
[000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所述气缸的下端内伸缩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头,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下连接头上穿设有连接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架杆的左端穿设有连接槽,所述下连接头置于连接槽内,所述后叉轴的前后端穿过连接孔和连接槽并固定连接有端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在前后侧的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发动机在油箱左侧安装。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为摩托车车架,车架主体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第一支架杆、第二支架杆、前叉架杆、第一上横架杆、第二上横架杆和后叉架杆,其中,前后侧的前叉架杆右端
相互连接,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上述结构构成车架整体,除了后叉轴外,均为焊接结构,强度高,前后侧的底架杆之间安装有油箱和发动机,油箱和发动机的安装方便,其次,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为支架的受力缓冲支撑件,提高车架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前叉架杆;2、第一上横架杆;3、第一支架杆;4、第二支架杆;5、底架杆;6、第二上横架杆;7、后叉架杆;8、缓冲件;81、上连接头;82、气缸;83、活塞杆;84、缓冲弹簧;85、限位板;86、下连接头;87、连接孔;9、后叉轴;10、油箱;11、发动机;12、端头;13、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请参阅图1~4,一种摩托车架,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5,所述底架杆5的右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所述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上横架杆2,所述第一上横架杆2的右端连接有前叉架杆1,所述第一上横架杆2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二上横架杆6,所述第二上横架杆6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后叉架杆7,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9,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8,前后侧的底架杆5之间安装有油箱10和发动机11。
[0018]本技术为摩托车车架,车架主体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5、第一支架杆3、第二支架杆4、前叉架杆1、第一上横架杆2、第二上横架杆6和后叉架杆7,其中,前后侧的前叉架杆1右端相互连接,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9,上述结构构成车架整体,除了后叉轴9外,均为焊接结构,强度高,前后侧的底架杆5之间安装有油箱10和发动机11,油箱10和发动机11的安装方便,其次,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8,为支架的受力缓冲支撑件,提高车架整体强度。
[0019]本实施例中的缓冲件8包括气缸82,所述气缸82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81,所述气缸82的下端内伸缩安装有活塞杆83,所述活塞杆83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5,所述限位板85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头86,所述活塞杆83的外表面套装有缓冲弹簧84,所述下连接头86上穿设有连接孔87。
[0020]上述中的上连接头81和后叉架杆7固定连接,当整个车架受到压力时,除了材料本身强度的承压以及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的承压之外,缓冲件8还起到缓冲功效,具体的,缓冲件8中的上连接头81受到来自车架上方的压力时,上连接头81及其连接的气缸82下移,此时,活塞杆83推入气缸82内,通过压缩气体吸收来自车架的重力,在此过程中,缓冲弹
簧84被压缩,配合气缸82实现对车架的缓冲支撑,提高整个车架的支撑强度。
[0021]本实施例中的底架杆5的左端穿设有连接槽13,所述下连接头86置于连接槽13内,所述后叉轴9的前后端穿过连接孔87和连接槽13并固定连接有端头12,缓冲件8的下端和底架杆5的左端以及后叉轴9的端部之间连接,拆装方便,便于后续维护。
[0022]本实施例中的油箱10在前后侧的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发动机11在油箱10左侧安装,油箱10和发动机11的安装方便,安装后的车架整体化效果好,强度高。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架,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杆(5)的右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所述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上横架杆(2),所述第一上横架杆(2)的右端连接有前叉架杆(1),所述第一上横架杆(2)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二上横架杆(6),所述第二上横架杆(6)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后叉架杆(7),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9),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8),前后侧的底架杆(5)之间安装有油箱(10)和发动机(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8)包括气缸(82),所述气缸(82)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华康朱礼军顾士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隆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