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13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裂缝修补领域,具体涉及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包括两个侧钢板和柔性填补层,在对裂缝处开出条形槽后,条形槽底将位于柔性基层内,两个侧钢板用于条形槽的两侧槽壁接触,每个侧钢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沉板,防沉板的底部与条形槽的槽底接触,柔性填补层位于两个侧钢板之间,用于对两个侧钢板之间的填补,柔性基层与侧钢板侧面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凹槽,防沉板的一端卡设于凹槽内,两个防沉板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处填补有石材,该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通过侧钢板和柔性填补层,对柔性基层提供支撑力,减缓柔性基层被挤压变形的速度,即进一步减缓裂缝的扩大的速度,使得修复后的路面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使得修复后的路面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使得修复后的路面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裂缝修补领域,具体涉及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路面包括柔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而该路面结构主要由至下而上的土基层、底基层、柔性基层、透层和面层构成,其中,增个路面主要用于分散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力的结构为柔性基层,而路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柔性基层被挤压下沉,导致面层出现裂缝。而对于路面出现裂缝时,针对不同的情况主要由三种处理方式,其一,看裂缝是否继续扩散增大,并且看裂缝出下沉深度是否增大,若是维持着一个平衡点,这路面短期内不进行修复,其二,若是裂缝短时间内持续扩大,则需要进行迅速进行修复,其三,若裂缝长度和深度已经达到无法修复的情况,则该区域将所有层面铲除进行重造。
[0003]而对于需要进行修复的路面,传统的修复方式是向裂缝处注入沥青,通过沥青对裂缝进行添堵,以对裂缝施加支撑力,减少裂缝扩大的速度,而这种修复方式,难以维持较长的时间,在经过一个月的车辆行驶,将会导致该裂缝继续扩大,而该裂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无法对裂缝处柔性基层提供侧向支撑力,使得柔性基层能够被挤压变形,进而导致面层裂缝扩大,因沥青为遇热即柔的材质。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能够对柔性基层提供侧面的支撑力,进一步减缓裂缝的扩大的速度,使得修复后的路面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包括两个侧钢板和柔性填补层,在对裂缝处开出条形槽后,条形槽底将位于柔性基层内,两个侧钢板用于条形槽的两侧槽壁接触,每个侧钢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沉板,防沉板的底部与条形槽的槽底接触,柔性填补层位于两个侧钢板之间,用于对两个侧钢板之间的填补。
[0007]进一步的,柔性基层与侧钢板侧面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凹槽,防沉板的一端卡设于凹槽内,两个防沉板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处填补有石材。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石材为多段式结构。
[0009]进一步的,侧钢板的顶部为多段式弧形结构。
[0010]进一步的,侧钢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侧钢板的减压孔。
[0011]进一步的,两个侧钢板的内侧设置有斜坡。
[0012]进一步的,柔性填补层的顶部高于面层的顶部,且柔性填补层的顶部与面层的衔接处为弧形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通过侧钢板和柔性填补层,对柔性基层提供支撑力,减缓柔性基层被挤压变形的速度,即进一步减缓裂缝的扩大
的速度,使得修复后的路面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5]图1为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的俯视图;
[0016]图2为混凝土路面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侧钢板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裂缝;2

面层;3

透层;4

柔性基层;5

底基层;6

土基层;7

侧钢板;7a

防沉板;7b

减压孔;7c

斜坡;8

柔性填补层;9

石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21]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包括两个侧钢板7和柔性填补层8,在对裂缝1处开出条形槽后,条形槽底将位于柔性基层4内,两个侧钢板7用于条形槽的两侧槽壁接触,每个侧钢板7的底部设置有防沉板7a,防沉板7a的底部与条形槽的槽底接触,柔性填补层8位于两个侧钢板7之间,用于对两个侧钢板7之间的填补,以达到对侧钢板7支撑的作用。推杆设置侧钢板7与柔性基层4接触,而不是采用柔性填补层8直接与柔性基层4进行接触,使得在车辆经过时,柔性基层4对侧钢板7所施加的推力将施加在整块侧钢板7上,使得推力能够均匀的散开,而推力被分散,将难以对柔性填补层8施加产生变形的推力。
[0022]而通过设置防沉板7a,在侧钢板7受到推力时,能够减缓倾斜的幅度。若是侧钢板7发生倾斜,将导致侧钢板7所能够支撑的区域缩小,进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并且,设置防沉板7a也能够避免柔性填补层8被压入到柔性基层4内,若是柔性填补层8被压入柔性基层4内,将会导致柔性填补层8产生较大的形变,即设置防沉板7a能够减少柔性填补层8的压缩变形。
[0023]柔性基层4与侧钢板7侧面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凹槽,防沉板7a的一端卡设于凹槽内,两个防沉板7a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处填补有石材9,而该间隙的设置是由于防沉板7a卡入时所需要的活动间隙,而通过石材对间隙进行填补,提高对侧钢板7的支撑力。其中石材可为大理石或石英石,石材主要为结构较硬,可为脆性材质。石材在被挤压碎裂后,由于柔性填补层8将被挤压下沉,对碎裂的石材间隙进行填补,并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0024]优选的,所述的石材9为多段式结构,而通过石材9不采用一整块结构,使得石材9成本能够降低,并且便于安装和运输。
[0025]侧钢板7的顶部为多段式弧形结构。而通过多段式弧形结构,使得侧钢板7的顶部所设置的高度能够距离面层2顶部的距离更高,因为即使汽车对侧钢板7顶部挤压突出后,由于侧钢板7顶部为弧形结构,不会与汽车轮胎产生尖型碰撞,避免将汽车轮胎刺破,并且,侧钢板7顶部突出时,只会突出一部分弧形,而想比于直线形,突出的面积较少,进一步保证
轮胎的安全性。
[0026]侧钢板7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侧钢板7的减压孔7b。而通过设置减压孔7b,在超载的货车经过时,能够使得柔性基层4内的柔性物质挤压穿过减压孔7b,减缓侧钢板7的受力。
[0027]两个侧钢板7的内侧设置有斜坡7c,而通过设置斜坡7c,使得在车辆轮胎对柔性填补层8的顶部施加向下的挤压力时,能够通过斜坡7c向外侧推动两个侧钢板7,以使得侧钢板7被向内挤压时,部分车辆经过时,也具有向外恢复情况,并且。柔性填补层8被频繁挤压,将使得整体的结构刚性更强,对复位后的侧钢板7能够提供更优的支撑力。
[0028]柔性填补层8的顶部高于面层2的顶部,且柔性填补层8的顶部与面层2的衔接处为弧形结构,使得车轮经过时,能够对柔性填补层8向下按压,对柔性填补层8的整体机构进行进一步的压缩增强,而弧形结构是为了避免将轮胎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侧钢板(7)和柔性填补层(8),在裂缝(1)处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底位于柔性基层(4)内,两个侧钢板(7)与条形槽的两侧槽壁接触,每个侧钢板(7)的底部设置有防沉板(7a),防沉板(7a)的底部与条形槽的槽底接触,柔性填补层(8)位于两个侧钢板(7)之间,用于对两个侧钢板(7)之间的填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柔性基层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柔性基层(4)与侧钢板(7)侧面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凹槽,防沉板(7a)的一端卡设于凹槽内,两个防沉板(7a)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处填补有石材(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袁成斌刘思彤霍延朋庄严刘传博王振河郭景新卢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