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水冷电缆组成的新型电炉短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70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水冷电缆组成的新型电炉短网,旨在解决当前导线层内会有部分热量因空间小的问题延缓与金属圆管换热的技术问题,包括水冷电缆本体,所述水冷电缆本体包括导管、导线层、绝缘套管、套接头、连接管、导水块和接线板;导管;所述导管外圈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凹槽;导线层绕设于所述导管外圈壁;绝缘套管套设于所述导线层上;套接头套接于所述导管、导线层和绝缘套管组成的线缆端部;连接管固设于所述导管端部;导水块固设于所述连接管外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利用多个凹槽形成多个用来积蓄热量的空间,从导线层内圈散发出的热量部分进入凹槽进行换热,导线层外圈散发的热量可以继续朝向导管处传递,降低热量传递迟滞性的优点。传递迟滞性的优点。传递迟滞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水冷电缆组成的新型电炉短网


[0001]本技术涉及电炉短网
,尤其涉及一种由水冷电缆组成的新型电炉短网。

技术介绍

[0002]电炉是工业硅生产的主要工艺设备,在冶炼过程中,需要向炉内输送几十千安乃至上百千安的强大电流,这样大的电流就是靠短网输送的。短网也称大电流线路,是指从变压器二次出线端到电极(包括电极)的载流体的总称。
[0003]现有的电炉短网主要包括:穿墙硬母线段:包括由紫铜皮组成的温度补偿器、紫铜排或铜管组成的硬母线,以穿过墙壁,连接变压器与电炉;U型软母线段:由紫铜软线或铜皮组成,也称可挠母线,用挠性水冷电缆,以便于电极升降。其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集电环和可动集电环(或上、下导电连接板)与两端固定的硬母线(导电铜管或铜瓦)连接;炉上硬母线段:由铜管组成,在炉面上方把电流送至铜瓦;铜瓦和电极:是把电流输入炉内的特殊传导装置。
[0004]现有的电炉短网使用的水冷电缆中件是金属圆管,通过从金属圆管中流过水流来对电缆进行降温,由于金属圆管与导线层时紧密接触的,导线层内会有部分热量因空间小的问题延缓与金属圆管换热,影响对电缆冷却的效果。
[000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由水冷电缆组成的新型电炉短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由水冷电缆组成的新型电炉短网,以解决当前导线层内会有部分热量因空间小的问题延缓与金属圆管换热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由水冷电缆组成的新型电炉短网,包括水冷电缆组;
[0008]所述水冷电缆组由若干所述水冷电缆本体组成;
[0009]所述水冷电缆本体包括导管、导线层、绝缘套管、套接头、连接管、导水块和接线板;
[0010]导管;其中,所述导管外圈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凹槽;导线层绕设于所述导管外圈壁;绝缘套管套设于所述导线层上;套接头套接于所述导管、导线层和绝缘套管组成的线缆端部;连接管固设于所述导管端部;导水块固设于所述连接管外端;接线板固设于所述导水块外侧。
[0011]优选地,所述凹槽采用弧形结构设计;其中,两两所述凹槽互不连通,两两所述凹槽之间留有曲面的导管外圈壁。
[0012]优选地,所述导水块上开设有导水腔;其中,所述导水腔设成弯形,所述导水腔与所述导管内腔对应。
[0013]优选地,一个所述导水块的导水腔进水端布置有阻水组件;
[0014]其中,所述阻水组件包括连接环和阻水片;
[0015]连接环固设于所述导水腔进水端内壁;三个阻水片呈环形阵列布置于所述连接环内圈壁。
[0016]优选地,所述阻水片采用倾斜的弧形结构设计;其中,所述阻水片由弯曲片和斜片组成,三个所述阻水片形成的过水腔外口大、内口小。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导管和凹槽,具有在导管与导线层之间留出多个凹槽,形成多个用来积蓄热量的空间,从导线层内圈散发出的热量部分进入凹槽进行换热,导线层外圈散发的热量可以继续朝向导管处传递,降低热量传递迟滞性的优点,解决了导线层内会有部分热量因空间小的问题延缓与金属圆管换热的问题。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环和阻水片,具有对进入导水腔内的水流先一步的进行缓速,降低水流进入导管的初速度,延长水流在导管内流通的时间,提高对导线层的换热效果;在水流通过时利用倾斜的斜片对水流进行缓速,并且弯曲片可适当弯曲使得斜片适应水流,延长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水冷电缆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水冷电缆本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导管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导水块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水冷电缆组;2、水冷电缆本体;
[0026]201、绝缘套管;202、导线层;203、导管;204、套接头;205、连接管;206、导水块;207、接线板;208、阻水组件;
[0027]2031、凹槽;
[0028]2061、导水腔;
[0029]2081、连接环;2082、阻水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一种由水冷电缆组成的新型电炉短网,参见图1至图5,包括水冷电缆组1;水冷电缆组1由若干水冷电缆本体2组成;水冷电缆本体2包括导管203、导线层202、绝缘套管201、套接头204、连接管205、导水块206和接线板207;导管203;其中,导管203外圈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凹槽2031;导线层202绕设于导管203外圈壁,导线层202含有隔热层和屏蔽层;绝缘套管201套设于导线层202上;套接头204套接于导管203、导线层202和绝缘套管201组成的线缆端部;连接管205固设于导管203端部;导水块206固设于连接管205外端;接线板207固设于导水块206外侧。本技术通过设置导管203和凹槽2031,具有在导管203与导线层202之间留出多个凹槽2031,形成多个用来积蓄热量的空间,从导线层202内圈
散发出的热量部分进入凹槽2031进行换热,导线层202外圈散发的热量可以继续朝向导管203处传递,降低热量传递迟滞性的优点,解决了导线层202内会有部分热量因空间小的问题延缓与金属圆管换热的问题。
[0032]具体的,凹槽2031采用弧形结构设计;其中,两两凹槽2031互不连通,两两凹槽2031之间留有曲面的导管203外圈壁,不影响导线层202的缠绕。弧形结构的凹槽2031散热面更大,并且水冷电缆弯曲时弧形的凹槽2031弯曲性更好。
[0033]进一步的,导水块206上开设有导水腔2061;其中,导水腔2061设成弯形,导水腔2061与导管203内腔对应。弯形的导水腔2061对通入冷却的水流进行缓速,降低水流进入导管203的初速度,延长水流在导管203内流通的时间,提高对导线层202的换热效果。
[0034]再进一步的,一个导水块206的导水腔2061进水端布置有阻水组件208;其中,阻水组件208包括连接环2081和阻水片2082;连接环2081固设于导水腔2061进水端内壁;三个阻水片2082呈环形阵列布置于连接环2081内圈壁,阻水片2082采用倾斜的弧形结构设计;其中,阻水片2082由弯曲片和斜片组成,三个阻水片2082形成的过水腔外口大、内口小。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环2081和阻水片2082,具有对进入导水腔2061内的水流先一步的进行缓速,降低水流进入导管203的初速度,延长水流在导管203内流通的时间,提高对导线层202的换热效果。
[0035]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的装置,水冷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水冷电缆组成的新型电炉短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电缆组;其中,所述水冷电缆组由若干水冷电缆本体组成;所述水冷电缆本体包括:导管;其中,所述导管外圈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凹槽;导线层,绕设于所述导管外圈壁;绝缘套管,套设于所述导线层上;套接头,套接于所述导管、导线层和绝缘套管组成的线缆端部;连接管,固设于所述导管端部;导水块,固设于所述连接管外端;接线板,固设于所述导水块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水冷电缆组成的新型电炉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采用弧形结构设计;其中,两两所述凹槽互不连通,两两所述凹槽之间留有曲面的导管外圈壁。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志乾陈元广汉震巍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河西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