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26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缠绕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包括地轨、地轨车、缠绕模具、挤出装置、挤出模具、压辊组和加热装置,所述地轨车上设置有托辊和用来驱动托辊的转动电机,地轨车共有两个且分别为载模车和脱模车,载模车用来承托缠绕模具和缠绕罐产品,载模车上设置有托罐机构,缠绕模具包括空心外轴、空心内轴、设置在空心内轴上的传动连接机构和与传动连接机构配合的收缩机构,收缩机构的远心端设置有多个弧形模板,弧形模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气道,缠绕模具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机构和电磁离合器,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本装置设计合理、脱模效率较高、占空较小且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适合大规模推广。广。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缠绕罐生产设备
,涉及一种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PPH(聚丙烯)缠绕罐采用聚丙烯颗粒状原料,用混料设备室温搅拌均匀,进入挤出机,经过高温塑化后,挤出熔融状PPH塑料高温粘条,宽度约10cm,高温粘条在圆柱形模具上均匀排列,一根压一根,一圈一圈缠绕,直至缠绕到需求长度,根据设计厚度要求,再缠第二圈,第三圈,直至要求厚度。缠绕设备在缠绕罐模具外侧缠绕完毕之后,冷却脱模,将脱模下来的圆筒修剪两边,根据客户设计图纸,焊接上两端底盖、中间法兰和人孔等。
[0003]目前,多数缠绕模具在缠绕流程完毕之后会随产品一起吊装到其它位置进行脱模,而这样的话就需要大量的模具,所以不论模具还是产品均在车间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再者,缠绕模具在脱模的过程中与产品的间隙较小,特别是抽出模具的时候会对产品的内部造成一定的摩擦磨损,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缠绕罐生产设备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脱模效率较高、占空较小且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包括地轨和地轨车,所述地轨车上设置有至少两对托辊,所述托辊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托辊的支撑侧设置有缠绕模具,所述缠绕模具的外侧设置有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的挤出端设置有挤出模具和压辊组,所述挤出模具的一侧设置有用来对缠绕模具进行预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地轨车共有两个且分别为载模车和脱模车,所述载模车用来承托缠绕模具和缠绕罐产品,所述载模车上设置有托罐机构,所述托罐机构与缠绕罐产品活动支撑并用来将缠绕罐产品转移溜出载模车,所述缠绕模具包括空心外轴和设置在其内部的空心内轴,所述空心内轴上设置有传动连接机构,所述传动连接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脱模驱动电机,所述空心外轴上设置有与传动连接机构配合的收缩机构,所述收缩机构的远心端设置有多个弧形模板,所述弧形模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气道,所述冷却气道的气源输入端设置有气管和冷却气源站,所述缠绕模具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与空心外轴传动连接的电磁离合器,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为固定端。
[0006]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连接机构包括一对与空心内轴连接的传动臂,所述空心外轴上设置有与传动臂配合的活动口,所述传动臂的远心端设置有传动圈,所述收缩机构包括多个与空心外轴铰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远心端设置有与传动圈连接的活动圈,所述活动圈上设置有多个呈圆形阵列分布的组合臂。
[0007]作为优选,所述组合臂包括第一调节臂,所述第一调节臂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臂,所
述第二调节臂的远心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沉口,所述沉口与相邻连接板上的延伸部配合。
[0008]作为优选,所述气管从空心内轴中贯穿连接传动臂和传动圈并连接至弧形板的内壁。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气道由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S形气道组成,相邻弧形模板的冷却气道互相连通。
[0010]作为优选,所述托罐机构包括与载模车连接的固定托板,所述固定托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其铰接的活动托板,所述活动托板的底部设置有铰支座,所述铰支座的中心设置有铰轴,所述铰轴上设置有弯臂,所述弯臂远离铰轴的一端设置有与载模车连接的伸缩缸。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托板上设置有固定托槽,所述活动托板上设置有活动托槽,所述固定托槽和活动托槽活动对接呈两端起弧的托槽。
[0012]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托板远离固定托板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斜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缠绕模具的空心外轴可在伸缩机构和电磁离合器的控制下保持不转,而由脱模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连接机构和收缩机构可引起缠绕模具的张开直径变小,再加上冷却气道的冷却作用,能够提高本装置的脱模效率;载模车和脱模车可作相对移动,令缠绕模具留在脱模车上,而缠绕罐产品则可落在托罐机构上并由托罐机构有效转移,这样既提高了脱模效率,由减少了缠绕模具的投入数量,所以提高了车间的空间利用率。
[0015]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其托罐机构一方面可以将缠绕罐产品导出之外,另一方面还能在加热装置对缠绕模具进行预热时遮挡缠绕模具与车间空气的交流频率,提高预热效率,而且可提高缠绕模具以及热塑条的热传导均匀性,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
[0016]本装置设计合理、脱模效率较高、占空较小且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的工作图;
[0019]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托罐机构的展开工作图;
[0020]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无脱模车)的轴测图;
[0021]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的主视图;
[0022]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连接机构和收缩机构的轴测图;
[0023]图6为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连接机构和收缩机构在另一方向上的轴测图;
[0024]图7为实施例提供的弧形模板的展开示意图;
[0025]以上各图中,1、地轨;2、载模车;3、脱模车;4、托辊;5、转动电机;6、缠绕模具;61、
空心外轴;611、活动口;62、空心内轴;63、传动连接机构;631、传动臂;632、传动圈;64、脱模驱动电机;65、收缩机构;651、连接臂;652、活动圈;653、组合臂;653a、第一调节臂;653b、第二调节臂;653c、连接板;653d、沉口;653e、延伸部;66、弧形模板;67、冷却气道;7、挤出装置;8、压辊组;9、加热装置;10、托罐机构;101、固定托板;102、活动托板;103、铰支座;104、弯臂;105、伸缩缸;106、托槽;107、斜面;11、伸缩机构;12、电磁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包括地轨和地轨车,所述地轨车上设置有至少两对托辊,所述托辊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托辊的支撑侧设置有缠绕模具,所述缠绕模具的外侧设置有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的挤出端设置有挤出模具和压辊组,所述挤出模具的一侧设置有用来对缠绕模具进行预热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轨车共有两个且分别为载模车和脱模车,所述载模车用来承托缠绕模具和缠绕罐产品,所述载模车上设置有托罐机构,所述托罐机构与缠绕罐产品活动支撑并用来将缠绕罐产品转移溜出载模车,所述缠绕模具包括空心外轴和设置在其内部的空心内轴,所述空心内轴上设置有传动连接机构,所述传动连接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脱模驱动电机,所述空心外轴上设置有与传动连接机构配合的收缩机构,所述收缩机构的远心端设置有多个弧形模板,所述弧形模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气道,所述冷却气道的气源输入端设置有气管和冷却气源站,所述缠绕模具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与空心外轴传动连接的电磁离合器,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为固定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罐生产车间自动缠绕与脱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接机构包括一对与空心内轴连接的传动臂,所述空心外轴上设置有与传动臂配合的活动口,所述传动臂的远心端设置有传动圈,所述收缩机构包括多个与空心外轴铰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远心端设置有与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孙琰张哲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九州阿丽贝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