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绝缘元件安装在结构元件上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614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绝缘元件(16)安装在机动车的结构元件(12、14)上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提供的绝缘元件(16)、转移元件(30)、中间站(29)、机器人(8)和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2、14)。所述转移元件(30)构造用于将所提供的绝缘元件(16)设置在中间站(29)中,并且绝缘元件(16)在中间站(29)中设置在预定义的空间位置和方位中,以用于由机器人(8)取出。机器人(8)构造用于分别将各单个绝缘元件(16)从中间站(29)取出并将该绝缘元件设置在结构元件(12、14)上。14)上。14)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将绝缘元件安装在结构元件上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绝缘元件安装在机动车中的结构元件上的系统。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这种绝缘元件安装在结构元件上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许多情况下,组件(例如交通和运输工具、尤其是水上交通工具或陆上交通工具或空中交通工具的车身和/或框架)具有带空腔的结构,以能够实现轻量化结构。但这些空腔引起各种问题。根据空腔的类型,必须将其密封以防止可导致组件腐蚀的水分和污物进入。通常还希望显著增强空腔和因此组件,但保持低的重量。通常还需要使空腔和因此组件稳定,以减少否则会沿着空腔或穿过空腔传递的噪声。这些空腔中的许多空腔具有不规则的形状或窄小的尺寸,使得其难以正确密封、增强和阻尼。
[0003]因此,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中以及飞机和船艇制造中使用密封元件(英文:baffle)来密封和/或在声学上隔离空腔,或使用增强元件(英文:reinforcer)来增强空腔。
[0004]在图1中示意性示出汽车的车身。车身10在此具有多个带空腔的不同结构、如柱14和梁或支撑体12。这种带空腔的结构元件12、14通常用绝缘元件16来密封或增强。
[0005]通常,这这种绝缘元件16被手动地安装在结构元件12、14上。但这种已知的手动方法的缺点在于,由此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并且还存在如下的风险:将绝缘元件安装在非预定的位置上,并且还将错误的绝缘元件安装在结构元件的位置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将绝缘元件安装在机动车中的结构元件上的改进的系统,该系统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该系统尤其是应具有改善的经济性以及尽可能防止错误安装的风险。
[0007]该任务首先通过一种用于将绝缘元件安装在机动车的结构元件上的系统来解决,该系统包括:多个提供的绝缘元件、一个转移元件、一个中间站、一个机器人和至少一个结构元件;所述转移元件构造用于将所提供的绝缘元件设置在中间站中;绝缘元件在中间站中设置在预定义的空间位置和方位中,以用于由机器人取出;并且机器人构造用于分别将各单个绝缘元件从中间站取出并将该绝缘元件设置在结构元件上。
[0008]在此提出的系统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绝缘元件自动安装在结构元件上大大降低了工作量。通过在此提出的将绝缘元件设置在中间站中,尤其是能够装载和准备系统或过程,使得系统或过程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自主工作。由于通常为每个机动车安装许多这种绝缘元件,所以这意味着大大节省人力劳动。
[0009]此外,将绝缘元件自动安装在结构元件上的优点是由此能够降低错误操作的风险。例如有时会将类似形状的绝缘元件安装在车身的不同位置处。尤其也存在在车身的左侧和右侧使用镜像的绝缘元件的情况。在这样的和类似的情况下,在手动安装绝缘元件时分别存在在某个位置使用错误的绝缘元件或混淆左侧和右侧绝缘元件的风险。通过将这一
过程自动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这种不正确的操作。
[0010]此外,在此提出的系统尤其是具有这样的优点,即,通过在中间站中预定义地设置绝缘元件,能够更有效且低成本实施自动化。通过在中间站中在空间位置和方位方面预定义地设置绝缘元件,由机器人夹持绝缘元件的过程得以简化并且更有效。
[0011]术语“绝缘元件”在本专利技术范围中包括用于对结构元件进行隔离和/或密封和/或封闭和/或增强和/或绝缘的元件。这种绝缘元件的这些不同特性在此能够单独或相互组合地出现。
[0012]术语“上侧面”和“下侧面”在本专利技术范围中分别表示绝缘元件的两个主表面或两个最大的侧面。由于绝缘元件设计用于封闭结构元件中的横截面,因此这意味着,上侧面和下侧面在使用状态中分别基本上位于一个待绝缘的横截面的平面中。在此上侧面或下侧面也能够具有阶梯形的特征,也就是说,上侧面或下侧面并非必须构造成完全平坦的。
[0013]在本专利技术范围中,与多个相同的绝缘元件的堆垛中的绝缘元件的布置有关的术语“平行”意味着相同绝缘元件的相应相同的表面和/或棱边分别基本上彼此平行地设置。
[0014]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绝缘元件分别包括:载体;和设置在载体上的可膨胀材料,所述绝缘元件具有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上侧面和下侧面在使用状态中基本上在结构元件的待绝缘的横截面的平面中定向。
[0015]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提供的绝缘元件彼此堆叠地设置。
[0016]这首先具有这样的优点:由此提供了堆叠形式的绝缘元件。因此,这种绝缘元件能够彼此堆叠以用于运输并且在堆叠的状态中被包装和运输。这一方面带来运输成本上的节约,因为由此能够更节省空间地包装绝缘元件,使得在一定的体积中能够运输比在传统绝缘元件的情况下更多的绝缘元件。此外,这种绝缘元件的堆叠或者说堆垛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更简单地识别不同绝缘元件的混淆。例如如果一个第一绝缘元件被包装在具有多个第二绝缘元件的容器中,则这会被立刻注意到,因为第一绝缘元件通常不能与第二绝缘元件堆叠。由此能够大幅减少混淆。
[0017]以堆叠形式提供绝缘元件还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用于运输和储存的堆叠布置,各单个绝缘元件更不易损伤。如果如迄今为止那样在一个容器中松散地运输各单个绝缘元件,则绝缘元件之间会发生许多接触,在此有时可能会出现损伤。但如果绝缘元件以堆垛的方式运输,则绝缘元件彼此间机械接触的次数将大大减少。此外,绝缘元件能够这样构造,即,将预期的接触部位构造成坚固的或不易损伤的,和/或将绝缘元件的易损伤部位设置在受保护的位置处,该位置例如在堆叠时被相邻的绝缘元件遮盖。
[0018]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提供的绝缘元件设置在容器中。
[0019]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绝缘元件在上侧面和下侧面上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或至少三个接触位置,这些接触位置构造成,使得在多个相同的绝缘元件堆叠时分别相邻的绝缘元件通过这些接触位置上下靠置并且由此彼此平行地设置。
[0020]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绝缘元件在上侧面和下侧面上分别具有正好三个接触位置,这三个接触位置在相邻的绝缘元件堆叠时上下靠置。
[0021]在一种可选的扩展方案中,绝缘元件在上侧面和下侧面上具有正好四个或至少四个这样的接触位置。
[0022]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元件在上侧面和下侧面上具有正好五个或至少
五个这样的接触位置。
[0023]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侧面上的至少一个接触位置和下侧面上的分配给该接触位置的接触位置构造成,使得相邻的绝缘元件在沿竖直方向堆叠时被固定以防止水平移动。
[0024]在一种示例性扩展方案中,上侧面上的至少一个接触位置和下侧面上的分配给该接触位置的接触位置构造成,使得在堆叠时在相应的接触位置之间形成机械锁定。
[0025]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侧面上的接触位置构造为第一耦联元件并且下侧面上的分配给第一耦联元件的接触位置构造为第二耦联元件,在堆叠时第一耦联元件和第二耦联元件这样相互嵌接,使得由此实现相邻绝缘元件的暂时固定。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将绝缘元件(16)安装在机动车的结构元件(12、14)上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提供的绝缘元件(16)、转移元件(30)、中间站(29)、机器人(8)和至少一个结构元件(12、14);所述转移元件(30)构造用于将所提供的绝缘元件(16)设置在中间站(29)中;绝缘元件(16)在中间站(29)中设置在预定义的空间位置和方位中,以用于由机器人(8)取出;并且机器人(8)构造用于分别将各单个绝缘元件(16)从中间站(29)取出并将该绝缘元件设置在结构元件(12、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绝缘元件(16)分别包括:载体(11);和设置在载体(11)上的可膨胀材料(13);所述绝缘元件(16)具有上侧面(17)和下侧面(18),所述上侧面和下侧面在使用状态中基本上在结构元件(12、14)的待绝缘的横截面的平面中定向。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提供的绝缘元件(16)彼此堆叠地设置在容器(7)中。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转移元件(30)构造为机器人或协作机器人。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中间站(29)包括至少一个基础元件(2),该基础元件(2)包括用于将绝缘元件(16)定位在基础元件(2)上的定位元件,从而绝缘元件(16)或堆垛(1)能够以预定义的方式设置在基础元件(2)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中间站(29)包括至少一个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构造用于将绝缘元件(16)或堆垛(1)依次地输送到预定义的取出位置中。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中间站(29)包括至少一个支架(31),该支架能够容纳多个绝缘元件(16),并且该支架能够将绝缘元件(16)准备在预定义的取出位置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架(31)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该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
申请(专利权)人:SIKA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