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505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一种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其中电池冷却系统包括动力电池、连接机构以及冷却机构,所述动力电池安装于车辆的承托平台下方,所述连接机构安装于所述承托平台上,且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冷却机构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池及所述连接机构之间,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腔,所述冷却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使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动力电池之间形成一冷却腔,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的冷却效果,且提升冷却机构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安装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布置电池冷却系统。便于布置电池冷却系统。便于布置电池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冷却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通过动力电池提供整车的动力,而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若散热不及时,会导致动力电池发热,长期处于高温高热的工作环境下,动力电池的寿命会受到影响,因此动力电池的散热性能会直接影响整车的续航能力。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车辆上设置电池冷却器,通过冷却器的介质管道为动力电池提供液冷散热,此种方式依赖于介质管道输送冷却液,通过冷却液与动力电池的外壁接触,冷却液在介质管道中形成循环,实现动力电池的物理散热,因此,电池冷却器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若电池冷却器的稳定性不够,会导致车辆的振动较大,影响车辆的NVH性能,严重时会导致电池冷却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包括动力电池、连接机构以及冷却机构,所述动力电池安装于车辆的承托平台下方,所述连接机构安装于所述承托平台上,且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冷却机构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池及所述连接机构之间,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腔,所述冷却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使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动力电池之间形成一冷却腔。
[000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撑部、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支撑部的Z向高度高于所述安装部的Z向高度,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撑部用于与所述冷却机构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所述承托平台连接。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主体和介质管道,所述介质管道包括第一介质管和第二介质管,冷却液在所述介质管道内部流通,所述介质管道的端部设有连接件,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连件配合的第一装配件,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连接件自上至下穿过所述避让槽与所述第一装配件连接,所述动力电池上端设有接口,所述主体下端设有与所述接口配合的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二装配件用于与所述接口连接。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平台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机构及所述冷却机构安装于所述连接槽上方,所述安装腔与所述连接槽配合形成一缓冲腔。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管道设有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装入所述安装腔内,且从所述安装腔的另一端穿出,并自上至下穿过所述避让槽与所述主体连接。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板包括第一托件、第二托件以及第三托件,所述第一托件与所述
第一连板连接,所述第二托件位于所述第一托件和所述第三托件之间。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板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108.65
°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件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144.32
°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托件及所述第三托件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108.65
°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的安装方法,用于上述的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在车辆的承托平台上开设连接槽,使动力电池的接口位于连接槽内;
[0015]S2、将冷却机构的主体的第二装配件与所述接口连接;
[0016]S3、将所述连接机构安装于所述连接槽上方,使所述连接机构的安装腔与所述连接槽配合形成缓冲腔;
[0017]S4、将所述冷却机构的主体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
[0018]S5、将所述冷却机构的介质管道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主体的第一装配件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通过冷却机构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通过连接机构,将冷却机构安装于承托平台上,连接机构能够增加冷却机构设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减少冷却机构的抖动现象,确保车辆的NVH性能;连接机构包括安装腔,安装腔用于设置冷却机构,通过安装腔的设置,使连接机构与动力电池之间形成一冷却腔,冷却机构在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的同时,能够与冷却腔进行热量交换,使冷却腔内的温度低于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可对动力电池起到二次冷却的作用,且能够减缓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向车身内部扩散的速度,保证动力电池的冷却效果,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002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的安装方法,能够实现电池冷却系统的快速安装,操作简单,提升了电池冷却系统的布置效率。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承托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冷却机构与连接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0

承托平台;101

第一安装孔;102

连接槽;11

车身地板;12

腔体;13

动力电池;131

接口;
[0034]20

连接机构;201

安装腔;21

支撑部;211

避让槽;212

固定孔;213

第一安装凸台;214

减重槽;215

加强筋;216

卡槽;22

连接部;221

第一连板;2211

卡孔;222

第二连板;2221

第一托件;2222

第二托件;2223

第三托件;23

安装部;231

第二安装孔;23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13)、连接机构(20)以及冷却机构(30),所述动力电池(13)安装于车辆的承托平台(10)下方,所述连接机构(20)安装于所述承托平台(10)上,且所述连接机构(20)将所述冷却机构(30)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池(13)及所述连接机构(20)之间,所述冷却机构(30)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13)进行冷却,所述连接机构(20)包括安装腔(201),所述冷却机构(3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01)内,所述安装腔(201)使所述连接机构(20)与所述动力电池(13)之间形成一冷却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0)包括支撑部(21)、连接部(22)和安装部(23),所述支撑部(21)的Z向高度高于所述安装部(23)的Z向高度,所述安装部(23)位于所述支撑部(21)的两侧,所述连接部(22)用于连接所述支撑部(21)和所述安装部(23),所述支撑部(21)用于与所述冷却机构(30)连接,所述安装部(23)用于与所述承托平台(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30)包括主体和介质管道(31),所述介质管道(31)包括第一介质管(311)和第二介质管(312),冷却液在所述介质管道(31)内部流通,所述介质管道(31)的端部设有连接件(32),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件(32)配合的第一装配件(33),所述支撑部(21)上开设有避让槽(211),所述连接件(32)自上至下穿过所述避让槽(211)与所述第一装配件(33)连接,所述动力电池(13)上端设有接口(131),所述主体下端设有与所述接口(131)配合的第二装配件(34),所述第二装配件(34)用于与所述接口(13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平台(10)上开设有连接槽(102),所述连接机构(20)及所述冷却机构(30)安装于所述连接槽(102)上方,所述安装腔(201)与所述连接槽(102)配合形成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益飞童国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睿蓝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