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主梁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91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种用于地震易发位置的悬挂内顶板,主梁之间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的假想线将内顶板分割为在地震期间相互独立移动的片段,从而限制内顶板动量的积累。设定连接件中的槽形鱼尾板以在地震前相对缺口保持主梁末端的稳定,并且在地震期间相对缺口可滑动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结构内顶板下面延伸的悬挂镶板内顶板是已知的。这种内顶板具 有主梁和横梁的栅格,所述主梁和横梁相互连接从而构成矩形开口。栅 格通过悬挂绳从结构内顶板悬挂。镶板支撑在梁柱法兰上的栅格开口 中。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地震易发位置的这种悬挂内顶板的设计。
技术介绍
用于地震事件的悬挂内顶板设计的 一个要素是内顶板的动量。在地 震时,悬挂的内顶板受到力矢量的作用,所述力矢量在沿主梁以及与主梁垂直的横梁的方向上产生振动。一^:地,所连接的内顶板的面积越大, 内顶板的质量越大,则在地震时内顶板质量所产生的动量积累就越大。 如果这种动量积累超过某个限制,则内顶板就有可能倒塌。为了控制与动量积累相关的内顶板面积的大小,建筑规范一般将受 到地震作用的悬挂内顶板中具有固定连接的栅格的最大内顶板片段面 积限制为2500平方英尺(sq.ft)。使用各种方法来将超出这一限制的内 顶板分隔为200平方英尺的片段或面积更小的片段,这些片段在地震中 相互独立地移动,例如2006年9月12日提交的美国未决专利申请No. 10,592,614以及2007年8月27日提交的美国未决专利申请No. 11/895,986中所公开的,这些专利申请引入本说明书作为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沿着垂直于一组平行主梁的方向上的一条 线被插入,从而将悬挂内顶板分隔为各个片段,所述各个片段在地震期 间相互独立地震动。在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中,在通常情况下, 一对所连接的主梁的主梁端部相对于端部之间的缺口得以稳定。在地震中,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 梁连接件允许所连接的一对主梁的端部相对于缺口在纵向方向上相互 独立地振动,地震所产生的作用力不会穿过缺口传递。为了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悬挂内顶板,首先以现有技术中的方式构造 具有固定主梁连接件的内顶板。然后,沿着垂直于主梁方向的所固定的 主梁连接件的线,每个主梁固定连接件被切割出来,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地震 主梁连接件被插入。在通常情况下,在所插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 连接件中的每个地震主梁连接件将所连接一对主染的端部保持为相对 于一对所连接的主梁的端部之间的缺口在纵向方向上相互连接。然而, 在地震事件期间,主梁对的端部可以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缺口相向或相 背离地移动。这样,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的所述假想线的一侧上的 主梁可以在纵向方向上振动,并且独立于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的假 想线的另 一侧上的主梁发生振动。当在原来固定的连接件被切割以形成缺口之后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 接件被插入在一对所连接主梁的端部之间的位置上时,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 梁连接件被设定以便维持稳定直至发生地震。为了设定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 梁连接件,这种地震主梁连接件的一个元件上的轮辋被插入在所述地震 主梁连接件的另一个元件上的孔洞中。当地震事件发生从而在纵向方向 上施加足够大的作用力在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连接的一对 主梁上从而使得轮辋脱离孔洞时,所连接的主梁对的端部自由地在主梁 的纵向方向上振动,而不会沿着这种所连接的主梁传递任何纵向方向上 的作用力。通过允许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的线的 一侧上的主梁独立于本发 明的地震主梁连接件的另 一侧上的主梁进行移动,内顶板能够被分割为 独立的片段,从而在地震期间,内顶板质量中的动量积累能够得到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的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的剖^L图。图3为插入地震主梁连接件之前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主梁连接件的正视图。图4为表示图3中移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主梁连接件的一部分的 正视图。图5为插入在图3中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主梁连接件中的本发 明的地震主梁连接件的正视图。图6为图3中的6-6线上所取的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主梁连接件的截 面图。图7为显示图4中的7-7线上所取的被切割的现有技术的固定主梁 连接件的截面图。图8为图5中的8-8线上所取的截面视图。 图9为图8中的9-9线上所耳又的俯^L图。 图IO为图8中的10-10线上所取的俯^L图。 图11为图8中的11-11线上所取的俯视图。 图12为图8中的12-12线上所取的俯^L图。图13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将内顶板分割为片段的示意 性平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用在悬挂内顶板24的栅格21中的反转的T形梁20在其横截面中包 括球状部分23、从球状部分23向下延伸的连接板25以及法兰26和27,这种栅格21具有形成在主梁28和横梁29中的T状梁20。 如图3所示,在悬挂内顶板24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主梁28以及 在连接件30处与主梁28交叉连接的横梁29形成矩形栅格开口 31,所 述矩形栅格开口 31通常具有2英尺乘以4英尺的大小。矩形栅格开口 31支撑矩形镶板,所述矩形镶板置于主梁28和横梁29的法兰26和27 上。在地震中,在内顶板24中栅格21通过悬挂绳从结构内顶板悬挂, 内顶板24震动并振动,在内顶板24中产生动量积累,从而导致内顶板 24发生倒塌。为了在地震期间在内顶板中控制所形成的动量积累,建筑规范将地 震易发地段的悬挂内顶板限制为在地震期间独立震动的内顶板片段,所述内顶板片段的面积为2,500平方英尺或更小。因此,在面积超过2,500 平方英尺的内顶板中,内顶板被分割为2,500平方英尺的片段或面积更 小的片段,这些片段在地震期间相互独立地进行震动。如图13所示,例如7,500平方英尺的悬挂内顶板24可以分割为三个 2,500平方英尺的片段33, 34和35,通过沿假想线36和37插入本专利技术 的地震主梁40,这些片段在地震期间独立地发生震动。主梁28在第一 方向上从壁体41和42延伸并且固定到壁体41和42上,横梁29在垂 直于主梁28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固定到壁体47及与之相对的壁 体上。横梁29在连接件30处连接到主梁28。主梁28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40在纵向方向上沿假想线36 和37连接。剩余的主梁28的连接件是根据现有技术安装类型的主梁连 接件,例如在名称为"Main Beam Connection"(主梁连接件)的美国专 利No.6,523,313中所/>开的主梁连接件,该美国专利引入本说明书作为 参考。横梁29和主梁28之间的连接件30可以是固定类型,或者可以是地 震横梁连接件,例如,如前面所述的美国未决专利申请No. 10,592,614 以及No. 11/895,986中所示。如果希望在壁体47及其相对壁体之间的方 向上穿过横梁29的线上进一步分割悬挂内顶板24,则这种地震横梁连 接件可以有选择地插入在主梁28和横梁29之间的连接件30处。在地震中,由于在地震期间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40不会穿过地 震主梁连接件40的假想线36和37传递受力,所以内顶板各片段区域 33、 34和35在主梁28的纵向方向上相互独立地发生震动。为了安装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40,首先使用固定的主梁连接件 57构造悬挂内顶板的内顶板栅格21,所述主梁连接件的类型如名称为 "Main Beam Connection"(主梁连接件)的美国专利No.6,523,313中所 述。内顶板栅格21到位之后,如前所述将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主梁连接件40 沿假想线36和37插入到主梁28之间的每个现有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主梁连接件(40),所述地震主梁连接件(40)位于悬挂内顶板(24)的内顶板栅格(21)中相对齐的主梁(28)的一对主梁(62,63)之间,主梁(28)在其横截面中包括: a)球状部分(23), b)从所述球状部分(23 )向下延伸的连接板(25),以及 c)在相反方向上从所述连接板(25)的底部延伸的一对法兰(26,27);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包括, 对齐主梁28的所述一对主梁(62,63)的端部之间的缺口(64);以及 穿过所述缺口(64)延伸 的鱼尾板(65), a)所述鱼尾板(65)固定到所述一对主梁(28)的一个主梁(62)的端部, b)所述鱼尾板(65)具有在所述主梁(28)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狭槽(69), c)螺钉通过狭槽(69)延伸并且固定在所述一对主 梁(28)的另一个主梁(63)中;以及 d)所述鱼尾板(69)中凸起的轮辋(76),所述轮辋(76)位于所述一对主梁(28)的另一个主梁(63)中的孔洞(77)中; 其中, 在所构造的地震主梁连接件(40)中,主梁(28) 的所述一对主梁(62,63)相对缺口(64)是稳定的,所述鱼尾板(69)上的所述轮辋76位于所述一对主梁的另一个主梁(63)中的孔洞(77)中;并且 在地震中,当地震的作用力使得鱼尾板(69)中的轮辋(76)从主梁(28)的所述一对主 梁(62,63)的另一个主梁(62)中的孔洞(77)中脱离出来时,主梁(28)的所述一对主梁(62,63)相对所述缺口(64)在纵向方向上自由地相向及相背离地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廉J普拉特
申请(专利权)人:沃辛顿阿姆斯特朗风险投资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