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97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包含机台,机台上设置有下盖半成品上料工位、第一转盘机构、移动片上料工位、转移工位、第二转盘机构、镜头座上料工位、组装工位、卸料工位;第一转盘机构包含第一转盘、若干第一料座;下盖半成品上料工位可将下盖半成品放在第一料座上;移动片上料工位可将移动片放在位于第一料座的下盖上;第二转盘机构包含第二转盘、若干第二料座;镜头座上料工位可将镜头座放在第二料座上;转移工位可将装有移动片的下盖半成品推入镜头座的插槽中;组装工位可将下盖组装到镜头座上;卸料工位可将成品从第二料座上取出卸料,可以减少人力投入,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加工质量稳定。确保产品加工质量稳定。确保产品加工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滤光片切换器组装设备
,尤指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0002]双滤光片切换器是一种用在摄像头上的装置,其作用是用于修正白天偏色问题,提升夜晚亮度。如附图14所示,为双滤光片切换器的结构图,主要由下盖半成品90、移动片91、镜头座92组成,下盖半成品90则包括下盖和组装在下盖上的驱动机构,在双滤光片切换器的组装过程中,一般先将下盖半成品90组装起来先,再将移动片91组入下盖的活动槽900上,再将下盖的插板901插装到镜头座92的插槽93上,从而完成双滤光片切换器的组装。目前,下盖半成品、移动片、镜头座的装配需要人手操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增加了人工成本,并且组装效率较低,组装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组装效率。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要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包含机台,机台上设置有下盖半成品上料工位、第一转盘机构、移动片上料工位、转移工位、第二转盘机构、镜头座上料工位、组装工位、卸料工位;第一转盘机构包含第一转盘、若干等分设置于第一转盘上的第一料座;下盖半成品上料工位可将下盖半成品放在第一料座上;移动片上料工位可将移动片放在位于第一料座的下盖上;第二转盘机构包含第二转盘、若干等分设置于第二转盘上的第二料座;镜头座上料工位可将镜头座放在第二料座上;转移工位可将装有移动片的下盖半成品推入镜头座的插槽中;组装工位可将下盖组装到镜头座上;卸料工位可将成品从第二料座上取出卸料。
[0005]优选地,第一转盘机构、第二转盘机构均还包含设置于机台底部的转盘驱动电机、设置于机台顶部且与转盘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分割器、固定圆盘,分割器包含固定支撑法兰、输出法兰,输出法兰固定连接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上,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中心均贯穿设置有通孔,固定支撑法兰通过通孔固定连接在固定圆盘底部中心,第一料座、第二料座均包含底座、垫块,底座顶部设置有与垫块匹配的容纳槽,垫块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容纳槽中,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容纳槽连通,垫块与第一定位槽相对一侧面设置有卡位橡胶柱;第一转盘机构侧的固定圆盘上设置有用于将下盖压入第一料座的第一定位槽中的第一压入工位,第二转盘机构侧的固定圆盘上设置有第二压入工位、第三压入工位,第二压入工位、第三压入工位用于将镜头座压入第二料座的第一定位槽中,第一压入工位、第二压入工位、第三压入工位均包含设置于固定圆盘上的第一立板、设置于第一立板上的第一纵向驱动气缸、与第一纵向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压块。
[0006]优选地,下盖半成品上料工位包含第一料仓、第一取料机构;第一料仓包含设置于
机台顶部的第一X轴向同步带滑台、与第一X轴向同步带滑台驱动连接的第一托板、若干放置在第一托板上的第一料盘;第一取料机构包含设置于机台顶部的第二立板、设置于第二立板上的Y轴向同步带滑台、与Y轴向同步带滑台驱动连接的第二纵向驱动气缸、与第二纵向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第一气动夹爪。
[0007]优选地,移动片上料工位包含第二料仓、Y轴向平移翻转机构、X轴向平移机构、第二取料机构;第二料仓包含设置于机台顶部的第一X轴向丝杆滑台、与第一X轴向丝杆滑台驱动连接的第二托板、若干放置在第二托板上的第二料盘;Y轴向平移翻转机构包含设置于机台顶部的龙门架、设置于龙门架上的Y轴向丝杆滑台、与Y轴向丝杆滑台驱动连接的第三纵向驱动气缸、与第三纵向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旋转气缸、与旋转气缸驱动连接的第二气动夹爪;X轴向平移机构包含滑动连接在机台顶部的X轴向滑块、设置于机台上且与X轴向滑块驱动连接的X轴向驱动气缸、设置于X轴向滑块顶部的气动卡盘;第二取料机构包含设置于机台顶部的第三立板、滑动连接在第三立板上的第一Y轴向滑块、设置于第三立板上且与第一Y轴向滑块驱动连接的第一Y轴向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一Y轴向滑块上的第四纵向驱动气缸、与第四纵向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的真空吸头。
[0008]优选地,镜头座上料工位包含第三料仓、第三取料机构;第三料仓包含设置于机台顶部的Y轴向同步带滑台、与Y轴向同步带滑台驱动连接的第三托板、若干放置在第三托板上的第三料盘;第三取料机构包含设置于机台顶部的第四立板、设置于第四立板上的第二X轴向同步带滑台、与第二X轴向同步带滑台驱动连接的第五纵向驱动气缸、与第五纵向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第三气动夹爪。
[0009]优选地,转移工位包含第一支撑平台、第四取料机构、导向机构,第四取料机构包含设置于第一支撑平台顶部的第五立板、设置于第五立板上的第二X轴向丝杆滑台、与第二X轴向丝杆滑台驱动连接的第六立板、设置于第六立板上的纵向丝杆滑台、与纵向丝杆滑台驱动连接的第四气动夹爪、设置于第六立板上的第六纵向驱动气缸、与第六纵向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第五气动夹爪、设置于第一支撑平台顶部的放料座;导向机构包含设置于机台顶部的第七立板、固定连接在第七立板顶部的第六气动夹爪,安装在第六气动夹爪的两个夹爪上的第一导向臂和第二导向臂,第一导向臂底部和第二导向臂顶部分别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上设置有导向斜面。
[0010]优选地,组装工位包含设置于机台顶部的第八立板、设置于第八立板顶部的横向驱动气缸、与横向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推板。
[0011]优选地,卸料工位包含设置于机台顶部的第二支撑平台、第五取料机构,第五取料机构包含设置于第二支撑平台顶部的第九立板、滑动连接在第九立板上的第二Y轴向滑块、设置于第九立板上且与第二Y轴向滑块驱动连接的第二Y轴向驱动气缸、设置于第二Y轴向滑块上的第七纵向驱动气缸、与第七纵向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第七气动夹爪。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通过在机台上设置下盖半成品上料工位、第一转盘机构、移动片上料工位、转移工位、第二转盘机构、镜头座上料工位、组装工位、卸料工位,可以自动完成下盖半成品上料、移动片的上料和组装、材料转移、镜头座的上料、镜头座和下盖的组装、成品卸料的过程,可以减少人力投入,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加工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0013]图1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2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例示了本专利技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例示了本专利技术下盖半成品上料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五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料仓、Y轴向平移翻转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例示了本专利技术X轴向平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例示了本专利技术转移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例示了本专利技术图8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例示了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包含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置有下盖半成品上料工位、第一转盘机构、移动片上料工位、转移工位、第二转盘机构、镜头座上料工位、组装工位、卸料工位;所述第一转盘机构包含第一转盘、若干等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转盘上的第一料座;所述下盖半成品上料工位可将下盖半成品放在所述第一料座上;所述移动片上料工位可将移动片放在位于所述第一料座的下盖上;所述第二转盘机构包含第二转盘、若干等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转盘上的第二料座;所述镜头座上料工位可将镜头座放在所述第二料座上;所述转移工位可将装有移动片的下盖半成品推入镜头座的插槽中;所述组装工位可将下盖组装到镜头座上;所述卸料工位可将成品从第二料座上取出卸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机构、第二转盘机构均还包含设置于所述机台底部的转盘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机台顶部且与所述转盘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分割器、固定圆盘,所述分割器包含固定支撑法兰、输出法兰,所述输出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上,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中心均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支撑法兰通过所述通孔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圆盘底部中心,所述第一料座、第二料座均包含底座、垫块,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垫块匹配的容纳槽,所述垫块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垫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一侧面设置有卡位橡胶柱;所述第一转盘机构侧的所述固定圆盘上设置有用于将下盖压入所述第一料座的所述第一定位槽中的第一压入工位,所述第二转盘机构侧的所述固定圆盘上设置有第二压入工位、第三压入工位,所述第二压入工位、第三压入工位用于将镜头座压入所述第二料座的所述第一定位槽中,所述第一压入工位、第二压入工位、第三压入工位均包含设置于所述固定圆盘上的第一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上的第一纵向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一纵向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压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半成品上料工位包含第一料仓、第一取料机构;所述第一料仓包含设置于所述机台顶部的第一X轴向同步带滑台、与所述第一X轴向同步带滑台驱动连接的第一托板、若干放置在所述第一托板上的第一料盘;所述第一取料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机台顶部的第二立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板上的Y轴向同步带滑台、与所述Y轴向同步带滑台驱动连接的第二纵向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二纵向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第一气动夹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成品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片上料工位包含第二料仓、Y轴向平移翻转机构、X轴向平移机构、第二取料机构;所述第二料仓包含设置于所述机台顶部的第一X轴向丝杆滑台、与所述第一X轴向丝杆滑台驱动连接的第二托板、若干放置在所述第二托板上的第二料盘;所述Y轴向平移翻转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莘耀张学智高睿谢超刘晓邦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奥海纳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