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45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所述雷达桅设于滚装船罗经甲板上方,包括位于罗经甲板正上方的第一层平台和第二层平台和筒体结构,所述第一层平台与罗经甲板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层平台位于第一层平台上方,与第一层平台平行错位设置;所述筒体结构向船尾方向倾斜设置,筒体结构的下端固定于第一层平台上,上端穿设第二层平台;在第一层平台和第二层平台上分别安装有“x”波段雷达桅杆和“s”波段雷达桅杆,“x”波段雷达桅杆和“s”波段雷达桅杆均位于筒体结构靠近船艏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桅杆主体结构设计改进为平台结构主体设计,提高了结构刚度和强度,结合振动有限元计算评估,该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抗振性。该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抗振性。该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抗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


[0001]本技术属于滚装船雷达桅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

技术介绍

[0002]滚装船普遍存在重心高度高,稳性控制难度大的特点。滚装船雷达桅平台及桅杆结构一般布置在船舶最上层罗经甲板,具体布置如图1所示。
[0003]滚装船舶“x”波段雷达与“s”波段雷达安装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间波束不能相对,即“x”波段雷达在20度夹角范围与“s”波段雷达30度夹角范围不能相互重叠。
[0004]雷达桅平台及桅杆结构通常采用碳钢制造,重量较大,不利于控制滚装船重心高度及稳性。此外,雷达桅结构长期暴露在航海环境中,钢制材料容易受到腐蚀,需要定期涂装维护。由于钢制材料是磁性材料,对雷达信号存在一定的干扰。
[0005]传统的雷达桅主体结构采用桅杆结构设计,多存在振动问题,严重时过大的振动会导致雷达设备损坏,甚至出现雷达桅的断裂情况。
[0006]雷达桅结构同时会兼做信号灯桅杆,传统雷达桅设计方案不利于攀爬维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所述雷达桅设于滚装船罗经甲板上方,包括位于罗经甲板正上方的第一层平台和第二层平台和筒体结构,所述第一层平台与罗经甲板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层平台位于第一层平台上方,与第一层平台平行错位设置;所述筒体结构向船尾方向倾斜设置,筒体结构的下端固定于第一层平台上,上端穿设第二层平台;在第一层平台和第二层平台上分别安装有“x”波段雷达桅杆和“s”波段雷达桅杆,“x”波段雷达桅杆和“s”波段雷达桅杆均位于筒体结构靠近船艏的一侧。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筒体结构内腔与第一层平台和第二层平台连通,在筒体结构内腔内设有梯道。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平台与筒体结构之间的夹角为65
°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筒体结构靠近船尾的一侧,在筒体结构与第一层平台之间的夹角内设有向船艏方向倾斜的筒体肘板,筒体肘板的两端分别与筒体结构和第一层平台连接。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层平台的下端面与筒体结构靠近船艏的一侧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相对第二层平台下端面向第一层平台倾斜的第二层平台肘板。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层平台与罗经甲板之间垂直设有围壁结构,围壁结构的上端与第一层平台连接,围壁结构的下端与罗经甲板连接。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层平台的下端面与围壁结构靠近船艏一侧的侧壁之间设有
相对第一层平台下端面向罗经甲板倾斜的第一层平台肘板。
[0016]进一步的,在第一层平台肘板的下端面与围壁结构靠近船艏一侧的侧壁之间设有相对第一层平台肘板向罗经甲板倾斜的第一层平台圆管。
[0017]进一步的,所述围壁结构、筒体结构、第一层平台、第二层平台、“x”波段雷达桅杆和“s”波段雷达桅杆均采用铝合金制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传统的桅杆主体结构设计改进为平台结构主体设计,提高了结构刚度和强度,结合振动有限元计算评估,该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抗振性;主体结构采用铝合金代替碳钢进行雷达桅平台及桅杆结构设计制造,与采用碳钢材料相比,由于铝合金密度仅为钢材的1/3,减少了结构重量和船舶重心高度;本技术采用筒体及平台复合结构,筒体内设置梯道,便于人员对雷达桅及信号设备进行维护,提高工作安全性;本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钢制雷达桅结构,还具有其它优势,铝合金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比钢制材料好,在航海环境中,明显减少维护成本;铝合金还具有非磁性,也可减少对滚装船雷达仪器的干扰。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滚装船铝制雷达桅平台及桅杆结构三维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滚装船铝制雷达桅平台及桅杆结构侧示图;
[0021]图3是第一层平台俯视图;
[0022]图4是第二层平台俯视图。
[0023]其中,1

围壁结构,2

第一层平台,3

第二层平台,4

筒体结构,5
‑“
s”波段雷达桅杆,6
‑“
x”波段雷达桅杆,7

筒体肘板,8

第二层平台肘板,9

第一层平台肘板,10

第一层平台圆管,11

罗经甲板。
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所述雷达桅设于滚装船罗经甲板11上方,包括位于罗经甲板11正上方的第一层平台2和第二层平台3和筒体结构4,所述第一层平台2与罗经甲板11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层平台3位于第一层平台2上方,与第一层平台2平行错位设置;所述筒体结构4向船尾方向倾斜设置,筒体结构4的下端固定于第一层平台2上,上端穿设第二层平台3,第一层平台2与筒体结构4之间的夹角为65
°
,在筒体结构4内腔与第一层平台2和第二层平台3连通,在筒体结构4内腔内设有梯道;在第一层平台2和第二层平台3上分别安装有”x”波段雷达桅杆6和”s”波段雷达桅杆5,”x”波段雷达桅杆6和”s”波段雷达桅杆5均位于筒体结构4靠近船艏的一侧。
[0026]在所述筒体结构4靠近船尾的一侧,在筒体结构4与第一层平台2之间的夹角内设有向船艏方向倾斜的筒体肘板7,筒体肘板7的两端分别与筒体结构4和第一层平台2连接;在第二层平台3的下端面与筒体结构4靠近船艏的一侧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相对第二层平台3下端面向第一层平台2倾斜的第二层平台肘板8;在所述第一层平台2与罗经甲板11之间垂直设有围壁结构1,围壁结构1的上端与第一层平台2连接,围壁结构1的下端与罗经甲板11连接,在所述第一层平台2的下端面与围壁结构1靠近船艏一侧的侧壁之间设有相对第一层
平台2下端面向罗经甲板11倾斜的第一层平台肘板9,在第一层平台肘板9的下端面与围壁结构1靠近船艏一侧的侧壁之间设有相对第一层平台肘板9向罗经甲板11倾斜的第一层平台圆管10;所述围壁结构1、筒体结构4、第一层平台2、第二层平台3、”x”波段雷达桅杆6和”s”波段雷达桅杆5均采用铝合金制作。
[0027]所述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所述雷达桅设于滚装船罗经甲板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罗经甲板正上方的第一层平台和第二层平台和筒体结构,所述第一层平台与罗经甲板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层平台位于第一层平台上方,与第一层平台平行错位设置;所述筒体结构向船尾方向倾斜设置,筒体结构的下端固定于第一层平台上,上端穿设第二层平台;在第一层平台和第二层平台上分别安装有“x”波段雷达桅杆和“s”波段雷达桅杆,“x”波段雷达桅杆和“s”波段雷达桅杆均位于筒体结构靠近船艏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结构内腔与第一层平台和第二层平台连通,在筒体结构内腔内设有梯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平台与筒体结构之间的夹角为6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装船用雷达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结构靠近船尾的一侧,在筒体结构与第一层平台之间的夹角内设有向船艏方向倾斜的筒体肘板,筒体肘板的两端分别与筒体结构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金祎于东权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