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81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包括:模块分载结构、模块下部支墩结构和模块上部支墩结构,所述模块分载结构设置于船舶甲板上,所述模块下部支墩结构的底部与所述模块分载结构的顶部焊接连接,所述模块上部支墩结构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模块下部支墩结构的顶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独立设计的组合式支墩结构,能够很好地实现快速的安装、组合和拆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控制整体高度,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便捷以及可重复使用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降低了大型模块在海上运输绑扎加固的难度,大大地降低了海上大型模块的运输成本,极大地满足项目运输的安全绑扎和安装效率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支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模块货物在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模块设计、工艺和建造技术的不断成熟,模块化建造应用领域、数量、规模和形式等均产生非常大的变化。模块化的设计、建造和安装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工程项目建设的最佳选择,模块化装置单元正不断向大型化、重型化和集成化发展,其重量已经达到了数千吨,甚至数万吨。随之而来,模块的陆运、海运以及陆海无缝连接技术及能力成为模块化工程项目的关键。
[0003]大型模块化装置在工厂完成制造后,一般由SPMT( Self

propelled modular transporter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利用其自身液压升降的功能进入模块底部预定的位置将模块整体顶升实现模块的“自装”,而后陆运至码头前沿将模块滚装至大型甲板船舶设计的积载位置上,将模块降落至海运支墩上实现“自卸”。SPMT模块的承载位置是运输受力点,整个平面不允许有障碍,同样,制造、海运的模块支承位置也不允许有障碍,而模块设计中,模块的底梁下方布置有大量管路、小容器和定位柱等,高度从几十厘米至二、三米不等,就会形成密集的障碍,进而存在结构复杂、空间不足、高度受限、安装不便、结构受力位置、基础支承整体形成困难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障碍,有些厂家设计了运输框架梁,布置在模块底梁下方而形成制造、陆运和海运的空间,但这种方式下的运输框架梁重量超过百吨,有些可达数百吨,必然会出现浪费大量的材料的问题,也会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增加了模块海上运输绑扎加固的难度。同时,模块运输到目的地后,吊装安装前需要将框架梁进行切割解除,又增加了解除绑扎及船舶、吊装设备等待的大量成本。
[0004]另一方面,大型模块化装置还粗具有体积大、重量大、重心高和迎风面积大等特点,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由于船舶的运动产生横摇和纵摇等,使得模块产生较大横向力、纵向力、倾翻力和向上力等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存在着较高的海上运输绑扎加固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旨在能够降低海上运输绑扎加固的难度,提高其安装和运输的工作效率。
[0006]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包括:模块分载结构、模块下部支墩结构和模块上部支墩结构,所述模块分载结构设置于船舶甲板上,所述模块下部支墩结构的底部与所述模块分载结构的顶部焊接连接,所述模块上部支墩结构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模块下部支墩结构的顶部活动连接。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块分载结构采用H型钢结构,且所述模块分载结构与运输车辆通道错位设置。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块分载结构与运输车辆通道之间的间隙大于200mm。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块下部支墩结构包括下部支墩、下部支墩下板、第一加强筋板、第二加强筋板以及下部支墩上板,所述下部支墩下板和下部支墩上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下部支墩的底部和顶部,所述第一加强筋板设置于所述下部支墩和下部支墩下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筋板设置于所述下部支墩和下部支墩上板之间,所述下部支墩下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下部支墩上板的宽度。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块上部支墩结构包括上部支墩、上部支墩下板、第三加强筋板、第四加强筋板以及上部支墩上板,所述上部支墩下板和上部支墩上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支墩的底部和顶部,所述第三加强筋板设置于所述上部支墩和上部支墩下板之间,所述第四加强筋板设置于所述上部支墩和上部支墩上板之间。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部支墩上板的宽度不小于所述上部支墩下板的宽度。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部支墩下板的宽度不大于所述下部支墩上板的宽度。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设置于结构连接处,所述结构连接处包括模块分载结构与模块下部支墩结构之间、所述模块下部支墩结构与模块上部支墩结构之间、所述模块上部支墩结构的顶部与模块底部承载梁之间。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模块绑扎加固止推夹块,所述模块绑扎加固止推夹块设置于所述模块上部支墩结构的顶部。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块绑扎加固止推夹块的底部焊接于所述模块上部支墩结构的顶部,所述模块绑扎加固止推夹块的顶部设置有卡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独立设计的组合式支墩结构,能够很好地实现快速的安装、组合和拆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控制整体高度,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便捷以及可重复使用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降低了大型模块在海上运输绑扎加固的难度,大大地降低了海上大型模块的运输成本,极大地满足项目运输的安全绑扎和安装效率的要求,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所需的材料以及焊接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模块下部支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模块上部支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在模块吊离船舶甲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识:1

组合式支墩结构;11

模块分载结构;12

模块下部支墩结构;120

下部支墩;121

下部支墩下板;122

第一加强筋板;123

第二加强筋板;124

下部支墩上板;
13

模块上部支墩结构;130

上部支墩;131

上部支墩下板;132

第三加强筋板;133

第四加强筋板;134

上部支墩上板;2

船舶甲板;4

模块底部承载梁;5

运输车辆通道;6

SPMT运输工装;7

模块绑扎加固止推夹块。
实施方式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分载结构(11)、模块下部支墩结构(12)和模块上部支墩结构(13),所述模块分载结构(11)设置于船舶甲板上,所述模块下部支墩结构(12)的底部与所述模块分载结构(11)的顶部焊接连接,所述模块上部支墩结构(13)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模块下部支墩结构(12)的顶部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分载结构(11)采用H型钢结构,且所述模块分载结构(11)与运输车辆通道(5)错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分载结构(11)与运输车辆通道(5)之间的间隙大于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下部支墩结构(12)包括下部支墩(120)、下部支墩下板(121)、第一加强筋板(122)、第二加强筋板(123)以及下部支墩上板(124),所述下部支墩下板(121)和下部支墩上板(124)分别设置于所述下部支墩(120)的底部和顶部,所述第一加强筋板(122)设置于所述下部支墩(120)和下部支墩下板(121)之间,所述第二加强筋板(123)设置于所述下部支墩(120)和下部支墩上板(124)之间,所述下部支墩下板(121)的宽度大于所述下部支墩上板(124)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海上运输的组合式支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上部支墩结构(13)包括上部支墩(130)、上部支墩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军成海亮胡天勇康乐韩耀东何敏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