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振林专利>正文

干化污泥链条炉排焚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76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干化污泥链条炉排焚烧装置,属有害废弃物焚烧设备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飞灰粉额小、炉膛出口烟温高的干化污泥链条炉排焚烧装置。其技术要点是:链条炉排(3)上方的炉膛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纵截面为F形的前拱(6)和纵截面为横置Y形的后拱(5),F形前拱的水平段上枝紧贴炉顶,其水平段下枝位于横置Y形后拱的上、下枝之间,后拱出口到前拱之间的空间形成主燃烧区;二次风系统中风道(4)的喷口贴壁置于后拱的后部,炉膛出口处与出口烟窗(8)之间设有辐射冷却室(7)。实现了高温焚烧有害固体废弃物彻底无害化的两个基本条件:极低飞灰粉额和极高炉膛出口烟温,且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是有害废弃物焚烧的理想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害废弃物的焚烧装置,特别是一种在火床炉内焚烧污泥的 装置。
技术介绍
有害固体废弃物,如各种垃圾和污泥,经过高温焚烧处理后,可以彻底杀灭 细菌和病毒,消除恶臭类、二噁英类、包含苯并芘在内的多环芳烃类等有害物质, 同时可以使得重金属组分充分固化(高温烧结可以大幅度降低重金属在水中的可 溶出量),因此高温焚烧是一种将有害固体废弃物彻底无害化的有效手段。在已有的燃煤装置内直接掺烧,是成本最低的湿污泥焚烧方式。对于高水分 含量的湿污泥,水分蒸发大量吸热,理论燃烧温度极低,因此通常需要使用高热 值辅助燃料(柴油或天然气),才能获取稳定的炉膛高温,以致焚烧处理费用特 别昂贵,即使在有公共财政补贴的条件下,达到真正的高温焚烧时运营经济性也 非常差。减少高热值辅助燃料的消耗,会使得炉膛温度降低,不能达到有害废弃 物真正的无害化。受经济性的驱动,仅仅依靠被动监督无法完全解决运营中无害 化不彻底的问题。因此,未经干化处理的污泥,无其他特殊技术措施时,直接焚 烧不具备可行性,直接在燃煤锅炉的炉膛内掺烧也不具备彻底无害化的条件。只 有经过预先干化的污泥或垃圾,才可能通过焚烧处理真正实现无害化。对于预干化后的污泥的焚烧,目前主要有循环流化床、鼓泡流化床等燃烧方 式,预干化一般使用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作为干化的原始热源,干化后的污泥在燃煤锅炉中直接焚烧或与煤掺烧。中国专利200810224995. 4和200510102966. 7 利用循环流化床作为焚烧装置,尾部烟道中设置热交换器吸热进一步作为湿污泥 的干化热源,干化乏气作为二次风,炉膛温度850 900°C;中国专利 200720039539.3提出添加生物质燃料后对污泥进行干化的焚烧装置,烟道中设 置热交换器吸热进一步作为湿污泥的干化热源,干化乏气循环使用并作为二次3风;中国专利200510111467.4利用鼓泡流化床作为焚烧装置,燃烧产生的高温 烟气用于加热导热油进一步作为湿污泥的干化热源;中国专利200710176475.6 利用水泥回转窑作为干化装置并使得干污泥直接焚烧;中国专利200510084351. 6 提出使用部分干化污泥与湿污泥混烧等。为了避免使用高热值辅助燃料并提高燃 烧温度,中国专利200610130413. 7提出使用富氧燃烧的方法。通过高温焚烧实现有害固体废弃物彻底无害化,有两个基本条件必须同时得 到满足足够高的焚烧温度以及在高温环境中足够长的停留时间。比如二噁英 类在700°C以上开始分解,在S5(TC的条件下完全分解需要21秒以上的停留时间, 在120(TC的条件下完全分解需要2秒左右的停留时间;恶臭类物质和多环芳烃 类物质在高温焚烧时的分解特性与二噁英类物质类似;重金属组分高温烧结的固 化的条件则更加苛刻,需要120(TC以上的高温和千秒量级的停留时间。对于不使用高热值辅助燃料(柴油或天然气)或富氧助燃的干化污泥焚烧装 置(包括纯污泥焚烧装置和干污泥掺烧固体燃料的装置)而言,现有的各种燃烧 技术不足以同时满足焚烧温度和停留时间两个条件对于气相产物(焚烧产生的 烟气),各种焚烧装置的炉内总停留时间大约在2 3秒左右,其中在高温区的停 留时间约占总停留时间的一半,所以只有在炉膛出口温度达到120(TC以上时才 能保证气相中的主要毒性污染物彻底无害化;对于固相产物(焚烧掺烧的灰渣和 飞灰),其中含有重金属组分并吸附有大量气相有毒污染物,要保证重金属和吸 附的有害气体完全无害化,则必须保证燃烧室内有足够的高温同时固相物质在炉 内有千秒以上的停留时间。 '不同的燃烧方式的固相炉内停留差异极大,火室燃烧(主要是煤粉炉中掺烧 污泥)主要产生飞灰,停留时间最短(约2 3秒),循环流化床次之(约4 6 秒),鼓泡流化床和火床炉中,灰渣的炉内停留时间在千秒以上、飞灰的停留时 间大约为2 3秒。要保证焚烧过程能达到彻底无害化的效果,以下两个条件必须要满足其一, 炉膛出口烟温(注意不是炉内最高温度)大于.120(TC;其二,固相在炉内的停 留时间在千秒以上。现有的各种焚烧技术很难完全满足这两个苛刻要求,相对而言火室燃烧方式(煤粉炉)可以达到高的炉膛出口烟温,但飞灰粉额在90% 以上,飞灰不能达到无害化;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炉膛出口烟温低于煤粉炉,飞 灰粉额在70%以上,烟气和飞灰都难以达到无害化;鼓泡流化床的炉膛出口烟 温低、飞灰粉额大于50%,虽然灰渣停留时间长,灰渣可以彻底无害化,但烟 气和飞灰都难以达到无害化;火床燃烧方式,特别是链条炉排,在所有的燃烧设 备中具有最小的飞灰份额和很长的灰渣停留时间,因此最适合作为污泥的焚烧设 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灰粉额小、炉膛出口烟温高的干化污泥链条炉 排焚烧装置。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干化污泥链条炉排焚烧装置,包括炉膛、煤斗、煤闸门、 链条炉排和炉排风、二次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链条炉排上方的炉膛内设置有相 互配合的纵截面为F形的前拱和纵截面为横置Y形的后拱,F形前拱的水平段 上枝紧贴炉顶,其水平段下枝位于横置Y形后拱的上、下枝之间,后拱出口到前 拱之间的空间形成主燃烧区;二次风系统中风道的喷口贴壁置于后拱的后部,炉 膛出口处与出口烟窗之间设有辐射冷却室。上述二次风系统中的二次风,采用高二次风率和高二次风速,其空气量占总 入炉空气量的30 60%。其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干化污泥链条炉排焚烧装置,由于采用长后拱结构和特殊的后拱出口形状,使得二次风贴壁并经过后拱的引导到达火床的挥发分析出区,可以有效防止二次风短路飞出炉膛。且横置Y形后拱的下枝反倾斜设置, 还可以减小后拱出口的烟气通流面积,结合二次风的贴壁效应,能够获取高的后 拱出口流速,强化主燃烧区的湍流强度,横置Y形后拱的上枝则可以防止主燃烧 区的烟气过早地飞出炉膛;第二,采用纵截面为F形的前拱,可以有效防止火床 的挥发分析出区析出的挥发分短路飞出炉膛;且F形前拱和横置Y形后拱相互配 合,在高度方向上,F形前拱的下枝位于賴置Y形后拱的上下枝之间,对烟气形 成强烈的搅拌,从而充分保证了主燃烧区内有足够高的燃烧强度、足够长的烟气停留时间,以及足够高的燃烧效率,保证了气相有害组分(恶臭类、二噁英类、多环芳烃类)的完全分解;第三,通过燃料的粒度控制和大幅度降低炉排风量而 加大二次风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飞灰份额(飞灰份额小于5%),显著降低 飞灰的粒径,粒径显著降低和小份额的飞灰在穿越高温的主燃烧区时,使飞灰中 吸附的毒性气体组分彻底分解,从而保障了固相产物的无害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 干化污泥链条炉排焚烧装置,实现了高温焚烧有害固体废弃物彻底无害化的两个 基本条件极低飞灰粉额和极高炉膛出口烟温,且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是有 害废弃物焚烧的理想设备。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 一个处理量为每小时1吨的干化污泥的链条炉排焚烧装置,包 括炉膛、煤斗、煤闸门、链条炉排和炉排风、二次风系统。链条炉排3的长度为 3米,炉排宽度为2米。链条炉排上方的炉膛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纵截面为F形 的前拱6和纵截面为横置Y形的后拱5。后拱水平投影长度为2米,后拱下枝反 倾斜,倾角为30度;上枝正倾斜,倾角为60度,后拱下枝端点与炉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化污泥链条炉排焚烧装置,包括炉膛、煤斗、煤闸门、链条炉排和炉排风、二次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链条炉排(3)上方的炉膛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纵截面为F形的前拱(6)和纵截面为横置Y形的后拱(5),F形前拱的水平段上枝紧贴炉顶,其水平段下枝位于横置Y形后拱的上、下枝之间,后拱出口到前拱之间的空间形成主燃烧区;二次风系统中风道(4)的喷口贴壁置于后拱的后部,炉膛出口处与出口烟窗(8)之间设有辐射冷却室(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林宋渝曹磊
申请(专利权)人:宋振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