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结构、减振器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59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结构、减振器总成及汽车,该阻尼结构包括油液管路、切换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活塞杆为空心活塞杆,所述油液管路安装在所述空心活塞杆内,连通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活塞杆为空心活塞杆,减轻了活塞杆的重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当空心活塞杆带着活塞阀在内往复移动时,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内的油液可以通过油液管路往复流动,控制组件与切换组件相连,用于控制切换组件的工作状态,用于切换油液管路处于流通状态或阻断状态,调节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中的油量;这样便于控制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内油液的变化量和变化速度,使阻尼结构产生不同的阻尼力。使阻尼结构产生不同的阻尼力。使阻尼结构产生不同的阻尼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结构、减振器总成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阻尼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阻尼结构、减振器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减振器的性能是不可调节的,特别是减振器的阻尼力是不可调节的。它的主要缺点是减振器所提供的阻尼力只对某一工作条件是理想的,对于远离规定工作条件的工况,达不到理想的减振效果。显然,最理想是所谓的主动或半主动悬架系统,其减振器的阻尼性能可进行实时地调节和控制,例如,可根据不同的路面条件,调节减振器的阻尼力,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振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0003]传统阻尼结构,只能实现单一模式下的舒适性调节,不能切换其他模式的舒适性能,采用实心活塞杆,质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结构,以解决现有阻尼结构只能实现单一模式下的舒适性调节,采用实心活塞杆,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一种阻尼结构,包括工作缸、活塞杆和活塞阀;所述活塞杆安装在所述工作缸内,所述活塞阀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活塞阀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结构,包括工作缸、活塞杆和活塞阀;所述活塞杆安装在所述工作缸内,所述活塞阀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活塞阀与所述工作缸内壁相抵接,分隔所述工作缸,形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内填充有油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为空心活塞杆;所述阻尼结构还包括油液管路、切换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油液管路安装在所述空心活塞杆内,连通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所述切换组件设置所述油液管路上,用于切换所述油液管路处于流通状态或阻断状态,调节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中的油量;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切换组件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切换组件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空心活塞杆内的电机、继电器和弹簧;所述电机与所述继电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电机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继电器的启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切换组件相连,根据所述继电器的启闭,确定所述切换组件的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泄流通道和阀芯,所述泄流通道装配在所述油液管路内,所述阀芯装配在所述泄流通道内;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阀芯相连,用于控制所述阀芯,使油液在所述油液管路内流通或阻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器和缸内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工作缸外,所述缸内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心活塞杆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遥樊义祥龚国军何家兴李奕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